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业内专家表示故宫目前没有修复古陶瓷方面专家

来源:山东商报
2011年08月04日10:18
受损前的瓷盘底部
故宫有“法”不依?
受损前的瓷盘底部

  ●因渎职造成藏品(特别是一级藏品)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规定,具体条文“不便对外”故宫的处理依据

  ●因渎职造成藏品(特别是一级藏品)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化部《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故宫公布宋瓷损坏事故处理结果

  直接责任人行政记大过

  商报综合消息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3日发布消息称,根据有关规定,故宫博物院对造成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事件责任人作出处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故宫表示,2011年7月4日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认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电脑输入数据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

  故宫承认,这次文物损坏事故,说明故宫在文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文物使用操作的细节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责任制落实、责任心培养上仍存在差距。故宫方面表示将汲取此次事件的教训,落实整改措施,完善有关制度和措施,严格责任制、问责制,并强化监督和检查,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本版据新华社、《北京晚报》、《新京报》

  对于故宫公布的事故处理结果,网民普遍表示不满,认为处理过轻。

  更高层领导

  应否受处分?

  有网民提问:为什么对相关责任人“语焉不详”,到底是谁承担这个责任?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只是“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受罚,是否合理?

  也有人表示:故宫应该通过这件事查找自己管理制度的漏洞。调查的重点应该在事件原因上。但在处理结果中,故宫对于原因只是说由于操作失误导致损坏,完全不提当时是否有专业人员在场监管,整个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建议彻底调查故宫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漏洞,如果损坏事件存在管理问题,就应该有更高层的领导接受处分。

  处理结果是否

  故宫说了算?

  还有人质疑这个处理过于“轻描淡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行政部门、文物收藏单位、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造成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从业资格的人员,自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从业资格之日起,十年内不得担任文物管理人员或者从事文物经营活动。

  损坏国家“一级文物”是否算“情节严重”?是否应该依法开除公职或吊销其从业资格?处理结果是否故宫“自己说了算”?

  渎职致损藏品

  或可追究刑责

  根据文化部1986年6月19日发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渎职造成藏品(特别是一级藏品)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的;

  (二)监守自盗藏品的或内外勾结、偷盗藏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从重制裁。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回应:

  处理有依据

  但不便对外公开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称,处理有条文依据,但不便对外公开。

  记者3日下午致电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了解故宫博物院对事故处理的依据。陈丽华副院长表示,此处理依据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第10章“奖励与惩罚”之第86条。

  记者试图进一步了解该条文具体内容,故宫有关方面表示,此为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规定,不便对外。

  业内专家称:

  故宫并没有

  古陶瓷修复专家

  商报综合消息 前日,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级修复工艺师蒋道银建议,成立专家修复组,一起讨论如何对故宫受损宋瓷进行修复。

  据介绍,古陶瓷方面的顶级修复专家非常少。蒋道银今年还将古陶瓷修复技艺申报了“非遗”。

  “现在没有看到东西,如果是碎得蛮‘巧’的话,修复后的相似度能够达到98%,可以肯定的是90%以上相似度没有问题。”蒋道银说,最难的是“开片”的修复。

  蒋道银解释说,“开片”是胎不裂、釉裂引起的,修复后效果不容易出来。

  他说,修复的时候会用到合成树脂、环氧树脂胶合剂,非常牢固。但修复后的瓷器要可解、可分、可还原,同时也环保。据他了解,故宫目前没有修复古陶瓷方面的专家。

  受损宋瓷

  无保险理赔

  商报综合消息 故宫宋代哥窑瓷器的破碎令许多人惋惜不已,但这样贵重的艺术品却没有保险进行理赔。

  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艺术品综合保险市场仍是乏人问津,少数投保者多以国外到中国展览的艺术品为主。记者了解到,国内大型保险公司都设立了艺术品综合保险,但由于缺乏第三方鉴定机构,价值和损失难以估计造成艺术品投保成了难题。

  根据调查显示,艺术品的损失比例大概为:40%的运送与装卸损失,38%的盗窃损失,18%的火灾、水渍、烟熏等损失,4%的光线、温湿度、诈骗、地震、暴风、闪电等损失。但目前,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美术馆,多数藏品都处于无保状态。

  故宫专家称文物出库手续很严

  提取文物

  光单据得一尺长

  商报综合消息 前日,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叶佩兰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认为,故宫损坏的瓷器全称应该为“哥窑葵瓣口折腰盘”,曾在故宫库房工作40余年的她,用手亲自摸过、用放大镜研究过这件文物。

  “目前,这件文物属于宋代还是元代,在业内还存有争议。”叶佩兰介绍说,这件文物是南京汪兴祖墓出土的,1970年出土了11件,其中两件在上个世纪70年代调拨到故宫。

  叶佩兰认为,损坏的瓷盘可以进一步看到胎体的原色,具有研究价值。“我不同意马上修复,对于研究是有帮助的。”

  作为故宫资深的专家,叶佩兰说文物出库手续非常严格,谁提出来的文物是有记录的。

  她比画了一下说,在故宫要提取文物,要填写的取出单和退回单子有一尺之长,上面有文物的名称、文物号、伤况、提取原因等等。在单子后面,还有提取人、提取的部门、院里的领导等等。

  “这件破损的是一级乙,是需要院长签字的。”叶佩兰介绍说,提取人要负责文物的安全。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