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青岛8月4日电 (记者 张旭东) 承载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的“科学一号”科考船4日清晨返回青岛大港码头。我国科学家在此次科研活动中收回并布防了6100米深的潜标,为研究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和潜流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本次科考成功实施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的海试实验,取得了宝贵科学数据。实验中,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在西太平洋超过4000米的水深处连续多次下潜,各项指标均表现正常,滑翔机在实验后被成功回收。这项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在水下滑翔机方面的技术封锁即将被彻底打破。
这次海洋科学考察历时31天,航程超过7000海里。科考队员在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哈目黑拉岛以东至135°E以西的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区开展了系统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海洋仪器等多学科的综合观测和实验,完成了8个断面共56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任务,完成了所有预期研究目标。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袁东亮告诉记者,这个航次收回了“科学一号”在上一航次布放的两个深海潜标,其中一个为6100米,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在西太平洋投放的深度最大的潜标,并在原位布防了一个新的6000余米的潜标,在其他海域布防了两个3000余米的潜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院士胡敦欣说:“去年11月份,‘科学一号’在西太平洋海域投放了6000米深的潜标,并且通过声学办法获得了棉兰老潜流16天的流速数据,流速较大时约40厘米每秒。这次收回潜标携带的有关棉兰老潜流数据将长达7个多月,包括流速、附近海域的盐度、温度和深度等,为研究棉兰老潜流和上层棉兰老环流长时间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航次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海域连续三次使用抓斗式深海采泥器进行海底采泥,均一次取得成功。
在返航途中,考察队与基地科研人员密切沟通,通过卫星高度计资料发现在台湾东南部的22°N断面上并排存在冷、暖两个非常显著的中尺度涡旋。为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海洋现象,科考队赶在台风迫近之前,利用台风向东转向的时间空当,成功地在台湾以东海域22°N断面捕捉观测到这一涡旋对,获得了温度、盐度、水深、流速、溶解氧等研究黑潮区域中尺度涡结构变异特征的宝贵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数据。
新闻资料
水下滑翔机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能源消耗极小,只在调整净浮力和姿态角时消耗少量能源,并且具有效率高、续航力大(可达上千公里)的特点。虽然水下滑翔机的航行速度较慢,但其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并可大量投放等特点,满足了长时间、大范围海洋探索的需要。另外,水下滑翔机滑翔时由于无动力推进噪音极低,这个重要的特点使得其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由潜艇远程投放,以完成特定的目的,并且不易被发现。然而,由于单纯使用浮力驱动方式,水下滑翔机在水下只能做锯齿形和螺旋回转轨迹航行,其航迹控制和定位精度低,航速慢,在风浪较大的海面可能会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
水下滑翔机的发展在国外是非常迅速的。国内关于水下滑翔机研究的起步较晚,目前共有三家科研单位对此进行研究,分别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天津大学机器人与汽车技术研究所和浙江大学。
新闻链接
“蛟龙”号完成5次下潜返航
记者4日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领导小组获悉,“蛟龙”号在顺利完成本次海试全部实验任务后启程返航,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预计8月17至18日间抵达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蛟龙”号本次海试共进行了5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米、5057米、5188米、5184米和5180米。期间获得了大量的视像资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测量数据,检验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各项功能指标与作业性能。
7月21日,潜水器在位于东太平洋国际海域的E3区实施了第一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4027米,初步验证了经过技术改进后的潜水器水下性能,为随后冲击5000米深度奠定了基础。
7月26日,潜水器在E3区开展了第二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最大下潜深度达5057米,并在水下完成了多次坐底,开展了水下照相和摄像。
7月28日,潜水器在位于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的E2试验海区进行了第三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5188米。潜水器坐底作业时间长达210分钟,共进行了海底照相、摄像、地形地貌测量及取样等作业,获取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
7月30日和8月1日,到达中国大洋协会勘探合同区E1区后,潜水器分别进行了第四、五次下潜任务,开展了生物、微生物、沉积物、多金属结核取样,两次在海底成功布放标志物,进一步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和稳定性。(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