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福建历史文化名村现状堪忧 部分已沦为猪圈(图)

2011年08月05日13:46
  有些老宅内养起了猪
  有些老宅内养起了猪

  缺乏保护 部分老宅摇摇欲坠

  望着日渐颓败的古民居群,楼下村村主任心痛地说,由于猪肉价格高,养猪成了村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全村共养殖一万多头猪,一些村民干脆将猪圈建在老宅厢房之中。

  此外,因为年代久远,常年日晒雨淋,部分老宅的木结构出现虫蛀现象,其中有几幢老宅已经垮塌了一部分。另外在老宅周边,一幢幢红砖瓦房拔地而起,现代建筑给老宅带来巨大冲击。数百年的古民居面临岌岌可危的困境,村民保护意识不够,随意改建扩建,一些精美的木雕、屏风先后被盗卖,造就了古宅院之殇。

  “看着很心痛。”刘招莺是楼下村人刘氏第九代传人,也是古民居的守护者之一,他说,古民居现在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原本三十多幢宅院,而现在保存较好的宅院仅剩下20幢左右。

  刘招莺说,修缮动辄就是百万元,村里和地方政府都拿不出钱。

  “破损严重,但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刘招莺说,政府没有明确的保护机构,目前在保护古民居的,都是民间自发的组织,因此面对日渐残破的古民居,缺乏人手和资金都让刘招莺感到力不从心。另外,由于古宅大部分产权都属于私人,在管理上就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

  政府已着手古民居保护开发

  对于楼下村的古民居群现状,福安博物馆张馆长介绍,楼下村自2008年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后,政府已有采取措施保护古文物,但收效甚微。

  张馆长介绍,一方面由于古民居产权大部分属于私人,私人对住宅及民居内的文物都有处置的权利,政府在管理上存在困难。另外古民居高额的修缮费用,也是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已经着手古民居群的保护与开发。”对于楼下村古民居群的未来,溪柄镇副镇长黄迎春说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制订了保护和开发的方案。

  黄迎春说,镇里已经向各村下达了通知,禁止随意改建扩建古民居,对严重影响古民居遗产风貌环境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对于养猪对古民居造成破坏的,也会予以制止,还将对古民居的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并做好木屋的防火工作。

  “近日,福安市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将柏柱垟、楼下村古民居群、狮峰寺整合成‘柏柱垟红色文化旅游休闲区’,列为全市规划的四大景区之一。”黄迎春说,目前,他们已经将旧民居改造项目纳入政府工作议程,马上就要启动的就是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new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