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长春年轻人期待传统七夕节 礼物含“中国符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05日23:41
  中新社长春8月5日电 题:长春年轻人七夕节期待“中国符号”

  作者 梁娜

  “七夕”将至,吉林长春市许多年轻人开始琢磨为情侣送上一份什么礼物。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缘于一段“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如今七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不想只是接到玫瑰花。”24岁的曹云晴5日对记者说,她希望男朋友送给她的七夕节礼物更有“中国特色”。

  走在长春街头,发现许多商家早早就开始为“七夕商机”做准备。但这反而令曹云晴更加犯难:“你看商家为七夕节所促销的商品,无外乎是鲜花、巧克力、珠宝饰物,这和每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有什么区别?”

  曹云晴的想法很有趣。事实上,当前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内地的热度,要大大超过七夕节。而艳丽的玫瑰和美味的巧克力,确实已成为西方情人节标志性的符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曹云晴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年中可以过两个情人节,让这些年轻人感觉很甜蜜,但他们也希望,在代表不同文化的两个情人节里,他们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过现在七夕节显然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礼物,许多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在桂林路逛街的女孩李爽认为可以是荷包,因为“以前的女孩子会把荷包送给自己心仪的对象”,她身旁的同伴则认为送荷包有些老套。

  随后记者在微博和贴吧帮助曹云晴寻找答案,引来很多回应者。有人说送刺绣、剪纸,也有的说送一串葡萄,因为老人说,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他们的对话。

  甚至有人提议在七夕这一天,所有的情侣都穿上印有喜鹊的情侣衫,“如果真那样,街上的景色该多有意思。”

  吉林省知名民俗学家曹保明认为,在中国能代表七夕的礼物是极其丰富的,很难用一种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的。他也建议在七夕当天情侣们可以走出屋门到户外的葡萄藤下倾听一下“牛郎与织女的悄悄话”,既是一种浪漫,同时也是对自然与传统的一种尊重。
(责任编辑:UN9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