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标普强硬调降美国信用 三大硬伤引发公信力质疑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年08月08日01:14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8月5日做出历史性决定,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从顶级的A A A级下调至A A +级。并称,做出这样艰难且具争议的裁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次贷危机前对房产抵押债券严重高估、欧债危机中疑似起到落井下石作用,美国大型评级机构近年来饱受诟病,此番在已经出现严重计算误差争议的情况下,不惜以动摇全球金融市场标杆、引发混乱为代价,迫不及待地给本国政府信用降级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其公信力和动机的质疑。

  “强硬”降级引发全球关切

  降级消息公布前24小时,标普与美国政府为这项裁定的正当性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最终标普以强硬姿态发布出令美国政府极为不满的报告,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对此,标普发言人皮耶楚赫说,公司在宣布决定前,都会让债券发行者有机会检视其决定。“他们可以彻底检查,审查数字、看看估算结果,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援引熟悉这件事的官员说,标准普尔在快到5日下午2点时,通知了美国财政部这项决定。财政部要求标普给予一些时间检验其数据,但被告知,公众都很期待这项决定,不能再拖了。

  政府官员称当时白宫发现“标普分析存在严重且业余的错误”,报告所列数据与实际情况有“数以万亿计美元”出入,官员们现在说,“标普承认有一些错误,同意重新审核这份分析报告”。不过,快到晚上8点时,结论已定:美国信评遭降级。晚上8点13分,标普在网站上宣布这项决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标准普尔获知美国官员反应后,经与美国财政部讨论,调整了经济预测,并表示愿意再次研究其降级根据,但最后还是决定原样公布。他们的降级理由有二。

  第一,美国政府达成提高债务上限之争根本就不应该发生。标普执行董事兼主权信用评级委员会主席约翰·钱伯斯表示:“美国当初能做的,是及时提高债限,这样的话,争论根本就可以避免。”他指出,美国债限历来提高过六七十次,“从来不用这么多争辩”。

  第二,美国政府达成未来十年至少减赤2.1万亿美元,规模不足以稳定美国的负债处境,而且标准普尔预测在那之后增加减赤规模的机会渺茫。标准普尔在4月18日就警告政府要拿出“可信”的减赤计划,7月表示任何计划都必须以未来减赤4万亿美元为目标。

  针对标普“噩耗”似的信用降级报告,各国政要均表示了担忧和关切。

  奥巴马8月6日在白宫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领导人应当采取共同举措,来提振美国经济并加强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并向投资者表明,美国有能力和诚意来应对所面临的财政和经济挑战。

  标普调降美国债信等级,对亚洲政府不啻是一大噩耗。为对抗日元兑美元强劲升值,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仍将支持美元资产。日本官员表示日本将维持对美国国债的投资,也不会在外汇储备的投资政策上改弦易张。

  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6日说,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带来的局面是严峻的,印度将对此进行研判。

  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也希望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作出“适度反应”。她说,要看到目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公司仍维持对美国的A A A评级。

  菲律宾财政部长塞萨尔·普里西马则呼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他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表明有必要寻找美元以外的币值更加稳定的全球储备货币。

  英国、法国、韩国对美国降级反应则较为淡定,表示长期仍对美国抱有信心。英国商务大臣文森特·凯布尔说,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遭降“完全在预料之中”。几周前美国国会就调高债务上限问题争论不休而无法达成协议时,就已预示了这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鉴于目前协议已达成,美国现在已比较安全。

  由于标普宣布下调美国评级的消息是在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后发布的,其对市场进一步的影响预计将在8日开盘后有所体现。七国集团(G 7)轮值主席国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6日说,七国集团成员国财长保持密切接触。“我们将仔细关注事态发展,看看周一(8日)市场会发生什么。”

  从短期来看,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将使融资成本提高,导致整个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成本和预算上涨,并直接影响金融产品价格。

  三大硬伤引发公信力质疑

  欧盟执委会副主席日前主张,应该有独立的欧洲信评机构“欧洲不能允许三家美国私人公司把欧元搞垮”。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对美国评级公司的容忍度接近极限,意大利日前已经采取行动。据路透社4日报道,意大利检方从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在米兰的办公室带走文件,调查这两家公司的行为是否造成意大利股市异常波动。

  “难以相信,还有什么人比评级机构更缺乏判断美国(主权信用)的资质,那些人当年给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的证券评级,如今竟宣布他们可以判断财政政策?真的吗?”

  针对标普调降美国信用评级,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5日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质疑标普评估准确性。和他一样,许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以来劣迹斑斑的评级机构结论难以信服。

  此次事件首先引发争议的是标普在评估时技术上的巨大计算误差。标普将美国未来十年的赤字多算2万亿美元,这主要来自标准普尔错误估计了美国的可自由支配支出。

  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长约翰·贝洛斯6日在财政部网站发表文章说,美国政府早在5日下午就向标普提出其对美国主权信用的评级计算存在2万亿美元的错误,但标普仍然只是简单地更改了评级论据,继续作出了有缺陷的评定。

  贝洛斯说,由于标普选取了不同的债务“基准线”,所以导致了2万亿美元的计算错误。“所有参与财政讨论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数量级的更改将带来显著的后果。”他还表示:“然而,标普不认为这样一个数量级的错误足以让其重新考虑他们的评定,甚至不足以让他们用多一天的时间来仔细评估他们的分析。”

  贝洛斯指出,除了这个错误,没有正当的理由能让美国的信用评级被下调。“全球有众多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评估我们的信用,他们的一致判断就是,美国有办法也有政治意愿去履行自己的义务。”他还表示,这样一个数量级的错误以及匆忙的决定,也增强了外界对标普评级的公信力和整体性的质疑。

  标普在6日声明中“澄清”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所依据的假设。声明说:“主要关注点仍在于当前负债水平、作为经济一部分的债务(发展)轨迹和官员们明显缺乏意愿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美国中期财政展望。”声明强调,修正基准并没有改变这些关键因素的负面作用,不足以维持评级。标普说,这一评级机构在评估美国信用时采用的时间框架不是10年而是3到5年并在这个基础上预测。标普得出的结论是到2015年,美国净政府债务将达到14.5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9%,相比最初得出的结果仅有3450亿美元的差别。

  其次,标普对美国政治分析有欠妥当,太过强调达成债限提高协议的漫长政治争议,而且低估两党达成政治协议来解决问题的潜力。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一向微乎其微的违约风险如今已经消除。正因为此,穆迪(M oody’s)刚刚宣布说,它将维持对美国的A A A评级。而10年削减2.2万亿美元赤字的新法案的效力也是“无懈可击”的。可自由支配支出上限的制定,将使未来10年累计赤字预期值减少近1万亿美元。

  再次,评级结果与金融市场真实状况相悖。当今世上,一共有17个国家拥有A A A评级。如果信贷市场相信英国、法国或澳大利亚国债比美国国债更可靠,那么它的收益率将会低于美国国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康涅狄格州C R T资本集团政府债券高级策略师伊恩·林根说,标普需要解释的不只是可信度,因为眼下“没有任何理由显示美国国债缺少买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日一度降至2.34%,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同时处于历史低位。

  既然评级漏洞多且明显,为何标普还要抢先调降美国信用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标普此举是其内外双重压力的结果。一方面,刚刚公布的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率及房地产业恢复情况均低于预期;另一方面,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标普对欧洲许多国家的信用评级一直在降,而其对美国的评级始终维持在A A A水平。意大利等国家曾表示对这种“不公正”评级的不满。标普可能因为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而降低美国的信用评级,不排除是为了在欧美之间寻求平衡。

  此外,向松祚认为,在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的立场相对“激进”,此次突然下调美国主权评级也符合其一贯的行事风格。

  Q E3和弱势美元将成现实

  正如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在微博中指出的,标普宣布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创造了历史先例。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各国应对危机的积极扩张政策,使去杠杆化成了债务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的转移,主角从市场变成了政府。政府救市场,但谁来救政府?看来只有自救Q E3和弱势美元将成现实。

  在美债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8月1日至5日一周,纽约股市经历了多年未见的深跌。截至5日收盘,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7.19%,是自2008年10月以来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周。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本周下跌5.7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本周下跌8 .13%。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级”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会产生广泛影响,其冲击程度如何有待观察。

  首先,就国债本身而言,“降级”意味着国债风险的上升。标普称,降级后投资者将重新评估美国借贷风险,预期2013年起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50至75个基点。摩根大通公司的一份报告预计,受“降级”事件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中期可能上升0.6至0.7个百分点。这会导致先前买入美债避险的投资者遭受明显损失。

  而重要的是,美债风险上升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对市场的冲击更大。“一直以来,美国国债利率在市场中一直发挥基准利率的作用,此次评级的下调将动摇这一基准利率稳定性,加大整体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美债中有大约四成被用来作为各种金融市场交易的安全抵押品,评级调降意味着美国国债作为金融抵押品的资质受到怀疑和削弱,进而导致相关市场出现波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也指出,由于美国给其他国家和金融工具进行担保,评级级别调整之后,作为担保方的美国可靠性下降,也将引发一系列反应。

  而在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看来,此次下调国债评级对衍生品市场影响更大,因C D S(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产品对消息更加敏感,直接体现债务违约风险高低的美国信用违约掉期(C D S)利差可能会在先前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上扬。

  “市场的波动在所难免,但应该是短期的。标普此次下调美国债信评级并不太出意料,应该是顺势而为。这对美债会有所影响,但此前围绕美债上限上调时的争论市场已有所反应和消化。”赵庆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指出,就全球债券市场而言,美债市场是单一品种市场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在迅速增长,投资美债的需求很大。

  尽管美债“绝对风险”上升,但“相对风险”仍较低,因为相较其他资产而言,美债仍有吸引力。标普首席投资策略师萨姆·斯托瓦尔此前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即使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美债仍是最安全的投资品种”。琼斯·比利亚尔塔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托马斯·比利亚尔塔表示,过了这个周末(指8月6日至7日),外界就会冷静下来。“我甚至觉得,市场在下周将会有更好的表现,因为人们将冷静下来并重新评估形势。”他说。

  但赵庆明强调,美国根本上赖掉债务的可能性不存在,而美元贬值造成的美债实际购买力的下降才是中国外储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日前指出,因为美国处在二次探底的边缘,欧债危机处于关键时刻,意大利和西班牙将被债务市场所抛弃。“我们将迎来Q E 3,然后Q E 4还有Q E 5,美联储将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将10年国债收益率锁定在1.5%,其它什么都跌。”

  “这次事件再次警示我国,应该尽快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如果我国仍然持续国际收支顺差,就难以避免对美债的投资。”赵庆明说。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中国仍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

  主标尺变化冲击全球评级体系

  记者 张莫 北京报道

  标准普尔8月5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 A A下调至A A +震动全球市场。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称,标普此番下调由多重因素推动,是其在特定的背景下所做的选择。美国失去A A A评级将改变评级体系主标尺,或对全球金融体系和信用体系产生冲击。

  给美国金融和信用体系带来震荡

  “毫无疑问,美国的信用风险将传递给全世界,并产生长期的影响,这个长期影响会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增加国债成本。”关建中说。

  关建中指出,按照标普的评级理念,美国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确定美国国内其他信用等级的标尺,标尺一变,其他信用等级也应有所调整。换句话说,主标尺的变化,将使得标普要对其整体评级体系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一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它将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企业,这对美国的整体金融体系和整体信用体系将是剧烈的震荡,甚至是不小的破坏,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关建中说。

  他还指出,一般来讲,由于美国给其他国家和金融工具也进行担保,评级级别调整之后,作为担保方的美国可靠性下降,也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因为美国地方政府的信用不能高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因此此次下调对美国地方政府财政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调低评级保住标普声誉

  今年4月18日,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等级展望调至负面时发表声明表示,美未来十年减赤需要达到4万亿美元才可达到A A A的评级标准,而美国国会日前在上调债务上限时通过的减赤方案为十年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国会通过的决议,和标普负面展望不一致,那么标普必须予以反应。也就是说,标普之前已经做出了表态,那么它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次调低评级对美国有负面影响,但保住了标普自身的声誉。”关建中说。

  “除此之外,其他多重因素也推动标普做出了降级的抉择。”关建中说。美国债务危机显示了美国偿债违约的可能性在增大,全世界不再相信美国国债是最安全的投资产品。另外,美国国会通过上调国债上限方案,但市场担忧情绪仍在,全球市场大跌,也对美国投了不信任票。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等级也证明了两点:一是,美国国债不是没有风险的,二是大公对美国偿债能力下降趋势不可逆转的观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关建中说。

  美国偿债能力下降不可逆转

  关建中指出,美国财政赤字削减速度远低于新增债务增长速度,收不抵支的财政政策必然继续推动美国政府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国会通过的财政赤字削减目标与债务上限提高的规模相当,但年限相差八年之多,且减赤方案仅停留在框架协议上,缺乏可信及可行的政策支持。

  据大公测算,美国在5年内至少需削减4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才能维持现有负债规模。大公预计未来美国政府赤字水平仍然较高,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继续攀升,2012年底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关建中说,美国国会并没有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形成有建设性的决议,这表明美国政府不可能通过增加真实财富创造解决低经济增速和高财政赤字及债务持续攀升对偿债能力的根本性影响,国家偿债能力下降不可逆转。

  “下一步必然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将使世界经济陷入全面危机,在这一过程中美元地位亦将发生根本性动摇。”关建中说。

(责任编辑:UN019)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