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华声在线
从义乌买进一批直径1厘米左右的玻璃珠,一粒只要5元,经过李东(化名)等人一鼓捣,居然可以卖到一粒6000元,当然玻璃珠摇身一变成了“夜明珠”,靠的是“演技+瞎吹”,利用的是人的贪欲。6日傍晚,李东在茶陵老家被天元警方抓获。
50-70岁的老大爷
只有小学文化的李东在家乡靠养鸭子为生,他之前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靠几句话就让人“心甘情愿”从口袋里掏钱出来。
2009年,李东说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和一男一女两个老乡来到了浙江省江山市,在这里,他们还物色到了关键角色——本地神秘人,“他是周某(茶陵老乡之一)的朋友,我们需要一个本地人。”李东说。
骗局这样分工——李东扮演古董收购商,本地人演托,负责“带笼子”,男老乡望风,女老乡则当货主。先上路物色目标:50-70岁的老大爷。
收购古董“带笼子”
李东先上阵,自称古董收购商,问老大爷这附近有没有私藏的“老东西”,老大爷摇头表示不知,这时本地人走了过来,用本地话跟老大爷嘀咕“我知道,这附近有个人藏了不少夜明珠,是好东西呢”。
老大爷来了兴趣,要李东先等着,自己去去就来。于是跟着负责“带笼子”的本地人来到事先安排好的货主那里,果然有不少“夜明珠”,先拿一个去问问古董收购商。古董收购商一看,眼睛顿时发光,连称“好东西”,当即表态“有多少要多少,出8000元/粒”。
本地人再次跟老大爷嘀咕:走,跟货主讲价去!再次来到货主处,讨价还价了一阵,以6000元/粒成交。李大爷二话没说就去取钱,一口气买了9颗,总共花了5.4万元。当然,李大爷再也无法找到那名“求珠若渴”的古董收购商,回头也不见了货主。
除了在浙江省江山市外,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在河北博野县获利8000元。两次诈骗中,李某一共分得1万多元。
尝试两次都成功
案发后,李东的几名同伙陆续被警方抓获,而他本人则回到了茶陵老家又过起了养鸭子的生活,自称没想过要重操旧业,估计警方也不会找到自己,毕竟两起案件的案发地点都离茶陵“十万八千里”。
但没想到的是,“清网行动”开展以来,天元公安刑侦大队把株洲籍的网上逃犯全部梳理了一遍,自己的身份也浮出水面,最终被警方抓获。
“我真的只参与了两起,找了两个大爷,居然都上当了,可能人真的都很贪心吧!”李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