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贵州平坝千年洞葬探秘 专家称习俗源于思乡(图)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2011年08月09日14:19
 
“棺材洞”内安葬的棺材。
“棺材洞”内安葬的棺材。

桃花村歪梳苗。
桃花村歪梳苗。

棺材洞”内出土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资料图片)
棺材洞”内出土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资料图片)

  本报首席记者 徐荣锋

  摄影报道

  入土为安,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殡葬方式。然而,从唐朝中期至今的1200多年以来,生活在平坝县齐伯乡桃花村的苗族同胞并不这么想,他们有着极为独特的丧葬方式 洞葬,即人死后,亲人将逝者的遗体装棺入殓后,安葬在村子里的一个山洞中。

  现在,桃花村这个被称为“棺材洞”的山洞里,共有568具棺材。这些棺材中,最早的是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期安葬的,最近的,安葬于两个月前。

  “棺材洞”安葬了568具棺材

  桃花村距平坝县城有20多公里。出了平坝县城不久,越野车驶入一条便道,沿着蜿蜒盘旋的崎岖山路爬行约1个小时后,记者终于到了桃花村。

  桃花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栽种了大量的桃树。这让人感觉到,“桃花村”这个极富诗意的村名,是名副其实的。只可惜,时下正值盛夏,已过了花期。

  越野车停靠在入村后第一户村民家旁的便道旁。在平坝县委宣传部一位同志及一位村民向导的带领下,记者一行穿过几块玉米林,来到一座山的绝壁下。

  这座山名叫老熊山,四周群山环绕。在距地面约20米高的半山腰,数十棵大树掩映着一个若隐若现的山洞。向导说,1200多年来,桃花村的村民们去世后,遗体就是安葬在这个山洞中。这个山洞,因此也被村民称为“棺材洞”。

  “棺材洞”的底部,已被水泥砖块砌了围墙。通过围墙的一道门,进入一条“之”字形的唯一通往山洞的小径,不到10分钟,便到了凹进山体的山洞前,一具具码放成堆的棺材立即映入眼帘。

  在山外时,还感觉闷热难耐,但进入“棺材洞”后,一股股凉气阵阵袭来,不禁让人打起寒战。

  这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洞,洞的东西长45米,南北宽24米,最高处21米。洞中共安葬了568具棺材。这568具棺材,分四个区域堆放。

  这些棺材,都系桃花村刘姓人家安葬的。桃花村的刘姓村民都是苗族,属于歪梳苗支系。

  刘姓家族分别住在桃花村的桃花、鹅抱蛋、新寨、中寨4个村民组。按照不同的老祖公分支,从宋代至今,“棺材洞”内的棺材安放均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最左边的第一区域是桃花组的;第二区域是鹅抱蛋组的;第三区域是新寨和中寨两个组的;最右边第四个区域是集体“杂居”的,被村民们称为“自留地”。

  “自留地”里安放的,大多都是一些小型的棺材,棺材里都是一些早逝的小孩。据称,解放前的某年,因为瘟疫,村里一个私塾的30多个小孩几乎都死了,最后,这些孩子都被安葬在“自留地”里。

  桃花村的老人们讲,要不是发生了几次火灾,洞内的棺材可能早就超过1000具了。

  同行的村民刘朝凯说,最后一次火灾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场火灾,烧毁了数以百计的棺材。随后,子孙们经过商议,便在山洞下砌了围墙,修了门,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保管钥匙。清明上坟烧纸燃放鞭炮,一律在山下进行。

  山洞中的“苗族文物陈列馆”

  洞内的棺材不分男女老幼和尊卑,均按家庭分支排放在一个区域,并按死亡的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往上叠加。码放整齐的棺材中,最多的已叠放了10多层,越往下叠放的,棺木越陈旧,且形制独特,与现在的棺材不一样。可见,越往下叠放的棺材,年代越久远。

  早在1985年,经过文物专家普查后,桃花村“棺材洞”就被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专家根据棺木的形制,将它们分类为船形棺、圆木棺(亦称筒形棺)、栓棺、方形棺、梯形棺和普棺(现在农村流行的棺材)共6种。有专家在分析了洞内最早的棺材形制后,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第一具安葬在“棺材洞”内的棺材,是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期。

  据平坝县文联主席李再春先生介绍,船形棺取材为一段整木,经刀斧砍削后挖凿而成,形状就像一条船。而船形棺始见于秦,盛行于汉,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现在几近绝迹,属十分珍贵的文物。目前,洞内的船形棺仅存3具;圆木棺(筒形棺),同样取材于一截整木,整木锯开或劈开后,把中心部分掏空,将死者安放于内,将上、下两块木板合上,用山藤或篾条捆牢。据了解,用于制作圆木棺的整段树木不需剥皮,劈开掏空即成,非常古朴原始;栓棺大致相似圆木棺,只是用料和制作上要比圆木棺简易得多。栓棺内殓放的,大都是生活落魄,在家族中辈分较低者;方形棺和梯形棺与现在通常见到的棺材形制相差无几,是经木匠精心制作而成的,用料讲究,着紫黑色土漆。

  6种不同形制的跨越了数个朝代的棺材同时出现在“棺材洞”,这被许多文物专家认为是苗族丧葬习俗的一次集中展示。

  其实“棺材洞”内的“镇洞之宝”,当属安顺蜡染界一直津津乐道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

  198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棺材洞”内的文物进行清理。编号为415号的方形棺内,是一位成年女性死者,她的身上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彩色蜡染衣裙,即大名鼎鼎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裙身主题纹饰分三段,上、中二段为彩色蜡染,鹭鸟纹,空白处饰几何等纹饰,鹭鸟形态生动,线条优美流畅;中段纹饰为夹有花蕾的流云,色彩丰富,妙趣横生。下段纹饰由刺绣和挑花组成,上部饰“万”字纹,下部饰席纹,主题纹饰是类似树林、人物、走兽的刺绣,纹饰变化多端。

  当时,考古人员还在死者的袖口里发现了一把蜡染刀,由此,当年参与清理的专家熊水富先生认为,这个女姓死者生前一定是位蜡染高手,她身上穿的彩色蜡染裙可能就是她的作品。

  后来,这件“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经专家鉴定为宋代文物。专家称,平坝棺材洞发现的彩色蜡染服饰在我国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其彩色蜡染为我国最早,其工艺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对研究我国古代蜡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因此,堪称稀世珍宝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它就珍藏在贵州省博物馆内。

  有专家称,平坝“棺材洞”棺材数量如此众多,棺材形制复杂,出土文物如此珍贵,在全省乃至全国实为罕见,可称得上是一座“苗族文物陈列馆”,同时,还被专家称为研究民族历史、葬俗传统工艺重要“标本库”。

  洞葬是“进城”,土葬是“下乡”

  今年6月10日,桃花村里鞭炮齐鸣、哀乐声声。

  一队戴孝的人马扶着一具黑漆漆的棺材,缓步向村外的“棺材洞”走去。棺材里刚刚去世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刘兴斋,享年89岁。亲友们扶着棺材,到了老熊山下后,就用绳索系着棺材的一端,站在洞口,又用绳索的另一端背在一棵大树上,即用绳索把树木当支点,不停地拉绳索,山下扶着棺材的人不停向洞口抬送。约半小时后,棺材终于被送到了山洞。

  因为通往山洞的小径狭窄且陡峭,靠人力抬棺材的话,不好使劲,因此,千百年来,桃花村的人将逝者送到洞中时,都采用这种用绳索协助的方式。山洞前的几棵大树上,都留下了数道深深的勒痕。

  不久后,亲友们将刘兴斋老人的棺材安放到了洞口右侧最高处的数十具棺材旁。洞口右侧长眠的,是刘兴斋老人这一支系的先辈们。至此,刘兴斋老人成为自宋朝洞中安葬第一具棺材以来,目前最后一位安葬在“棺材洞”中的逝者。

  据称,以前,桃花村的村民去世后,无一例外都要安葬在“棺材洞”中,大约在清朝以后,有的村民开始不愿安葬在洞内,希望能像周围的汉人一样入土安葬。就这样,从那时开始,桃花村苗族同胞的丧葬方式变成了两种:洞葬和土葬。

  也就是从那时起,村民们开始将洞葬形象地称为“进城”,将土葬称为“下乡”。

  为何要称为“进城”和“下乡”?村里一位老人说,1200多年来,桃花村安葬在洞内的亡灵数以千计,一具具棺材就是亡灵们的“房屋”,洞内“房屋”分区域聚集且又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码放,就似冥界的一座城市,所以他们自然地将洞葬称为“进城”,将不愿“进城”的逝者土葬于洞外的荒郊野外,称为“下乡”也就不难理解了。

  专家称洞葬习俗源于思乡

  采访中,记者获悉,许多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专家把桃花村苗族同胞千余年来洞葬习俗的缘由,归结为苗族同胞先祖们的思乡情绪。

  在史学界,通常认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属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为其首领,在长期战乱中,由于节节败退,被迫长途迁徙。他们越过长江、黄河后,其中有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境内。定居后,由于苗族的先民们念念不忘故土,死后不是入土为安,而是交待亲人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山洞之中,期望有朝一日,亲人们扶柩还乡,叶落归根。有专家说,桃花村的洞葬习俗,便源于此。

  在桃花村定居后,这支苗族在这里安定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们思乡的情绪渐渐被淡化,而且,在心理上,他们已将第二故乡认定为第一故乡。

  记者曾开玩笑问桃花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想不想回黄河流域,他笑着说,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桃花村就是他的家乡。记者又问,如果他百年归天后,想安葬在哪儿?他立即严肃地回答说,他还是想“进城”,因为“城里”有他的爷爷、奶奶及父母,他想去那儿和他们作伴。

(责任编辑:news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