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积极应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难题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8月11日10:26
  新华网长春8月11日电(记者姚湜、宗巍、杜白羽)“孩子宁愿去学吉他,也不肯跟我学习吹奏洞箫。”家住吉林省图们市的朝鲜族老人金尚国向记者说。

  洞箫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尚国则是这一遗产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由于孩子不愿意跟随他学习,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传承人,他的“绝技”洞箫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集地。11日,在位于延边州图们市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金尚国为参观者表演了洞箫演奏《阿里郎》。据他介绍,在图们市会吹奏洞箫的人不超过10位。

  不仅在图们市,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普遍面临难题。

  日前,2011“延边之夏”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作为该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们论坛暨第二届图们江文化论坛也同时举行。来自国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把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他们认为,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急速变化,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缺少保护工作人才、经费及设施。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守护精神家园”。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民族自治区中有3个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法规。

  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现在,中国在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8个项目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到10项。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组建了包括传统歌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并制定了相应发展规划,一些广西少数民族歌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扶持与资助。政府还鼓励、支持传统“歌圩”活动,倡导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坚持扩大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目的就是积极推动“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提出了建立“图们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步规划,在发展思路、工作举措、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推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目前,朝鲜跳板秋千、长鼓舞等10个项目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悉,今年6月刚刚挂牌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非遗”展馆。这一展览馆的设立,也意在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项目名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祁庆富说。

  作者:姚湜 宗巍 杜白羽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