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雷斯勒破案:比好莱坞大片更好看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11年08月11日17:19

  对罪犯分析丝丝入扣 与连环杀手斗智斗勇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沈湘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出了不少颇具传奇性的侦探大师,罗伯特•K•雷斯勒就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犯罪分析领域享有盛名,他的同事们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神奇:“只要雷斯勒到犯罪现场走一圈,他就能说出罪犯长着什么样的头发,开的是什么车。”

  雷斯勒同时也是众多有关连环杀手的书籍的作者,他多次深入狱中,面对面采访了100多位暴力罪犯,其中包括了36名连环杀手。前不久,他最有名的著作《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中文版上市,在国内侦探迷和心理分析迷当中引发热烈反响。

  心理分析术的开创者

  1978年1月2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北部的一个小警局接到报警电话,发生了一件恐怖的凶杀案。24岁的大卫•沃林当天下班后,回到了位于郊区的简陋出租屋,发现22岁的妻子倒在卧室内,早已断气,她怀有3个月身孕的下腹被人残忍地剖开了。当副警长进入案发现场时,也惊呆了。

  当地警方给当时正在FBI训练中心授课的雷斯勒打了电话,那是雷斯勒第一次到达现场为凶手做心理侧写——根据罪犯作案的手法、时间、地点,受害人的类型、数量等因素,并结合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推断出凶手的个性、职业、生活情况、作案风格等信息。雷斯勒分析出凶手可能是这样一个人:

  白人男性,25岁—27岁,体型瘦削。住所邋遢、凌乱,证物可能在住所内找到。有精神病史,服用过药物。个性孤僻,不喜与人交往,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待在家里。失业,可能领取残疾救助金。没有服过兵役,高中或职校辍学,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偏执妄想症。

  警察根据这些线索寻找嫌犯,结果,找到了罪犯理查德•特伦顿•蔡斯,他的实际情况与雷斯勒的分析高度一致。雷斯勒神奇的分析能力震惊警界。

  雷斯勒能做出这么精准的分析是有原因的。经验表明,在性犯罪的案件中,通常是同种族杀人,凶手尤其以20岁—30岁的男性为主,这起案子的被害人居住在白人社区,所以雷斯勒确定凶手是白人男性;至于猜测凶手患有偏执妄想症,则是基于雷斯勒对心理学的研究;而认为凶手的体型瘦削,是因为体型与精神状况密切相关,身材清瘦或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的症状;这种人通常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很难找到喜欢自己的人,由此,雷斯勒进一步推断出,凶手一个人居住,住所脏乱不堪,如果他有车的话,也一定是辆残破不堪、锈迹斑斑的破车,后座上堆满了速食的残屑;再加上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很懒散,不可能开车到其他地方作案,所以雷斯勒大胆推断凶手就住在被害人附近,犯下这桩残忍暴行之后就回到了家里。

  雷斯勒这一次大显神通时,犯罪心理侧写还是一门非常新奇的科学,而目前,这一领域已越来越系统和科学化,犯罪心理成为美国为罪犯定性的一个依据。在FBI内部,乃至在整个犯罪心理分析领域,都公认雷斯勒是这一学科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小时候就想当神探

  雷斯勒出生于芝加哥。1946年,雷斯勒只有9岁。他的父亲当时在《芝加哥论坛报》工作,家里经常堆满了报纸。那年夏天,他从报纸上读到了一篇一名中年妇女在公寓中被杀的新闻,次年12月又发生了一桩类似案件。《芝加哥论坛报》派出很多记者搜寻线索,不久,又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整个芝加哥市人心惶惶,人们都在猜测谁是凶手。小雷斯勒也整天思索着,想象如何才能抓到这个凶手。他和3个伙伴组建了一家名为PKPK的侦探社。雷斯勒把自己打扮得和联邦调查局密探一样,假装自己是国家英雄。每次看见邻居家的哥哥、叔叔拎着箱子或桶下车,就假定他们是凶手,然后跟踪他们回家,等其进屋后再到附近找个有利位置实施监视。

  高中毕业后,雷斯勒进入芝加哥的一所社区大学读了两年书,然后结婚、入伍,并被派往日本冲绳。在海外服役期间,他仍然经常阅读《芝加哥论坛报》。一天,雷斯勒在报上看到一篇密歇根州刑事学院的报道,写得非常生动,于是,他提交了一份入学申请,并幸运地被选上了。

  1967年,雷斯勒申请成为FBI的特工。在FBI工作期间,雷斯勒痴迷于对犯罪心理的研究,尤其是对连环杀手。按雷斯勒的话说,了解这些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人犯下重罪,但他们的动机和金钱无关,通常只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这和一般的犯罪案件有很大不同。

  采访连环杀手险遭不测

  在和连环杀手面对面交谈中,身为FBI特工的他,也曾险遭不测。

  雷斯勒访谈的杀人犯中,有一个人名叫艾德蒙•其普,长得非常魁梧,而且智商很高。少年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外祖父母杀了,因此被关进少年感化院住了4年,出来后又杀了7个人,包括他的亲生母亲。此前,雷斯勒曾经到加州的维卡维里监狱和他交谈过两次。第三次的时候,雷斯勒觉得没有什么危险,就一个人去了。雷斯勒和他会面的房间非常狭小,是死刑犯交代遗嘱的地方。这次面谈长达4个多小时,雷斯勒和他面对面坐在房间里,没有其他人在场。雷斯勒和狱警事先约定,等采访结束的时候会按警铃叫他。

  但当雷斯勒按照预定时间结束访谈按响警铃时,狱警没有出现。到雷斯勒第三次按警铃时,已经超过预定时间15分钟了,但那扇门还是没打开。

  雷斯勒极力保持镇静,但内心的焦急已经不可避免地反映到眼神中,而艾德蒙•其普又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大部分杀手都是如此),因而雷斯勒更加紧张起来。“放松点!现在是他们换班的时间,他们大概在安全区内交接枪支吧。”其普笑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如同一堵墙立在雷斯勒面前,“大概15分钟或20分钟后他们就会带你走的”。

  雷斯勒虽极力保持冷静,但也被他这一番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其普已经感觉到雷斯勒的紧张和不安。“如果我现在想越狱的话,你的麻烦就大了,对吧?我可以把你的头拧下来,放在桌子上欢迎等会儿过来的狱警!”

  雷斯勒愣住了,心里寻思着如果他真张着那双大钳子一样的臂膀向他扑来,自己能怎么办呢?雷斯勒故作镇定地对其普说,如果他胆敢那么做的话,一定会罪加一等。“还能怎样?不让我看电视吗?”其普毫不在乎地笑着说。

  雷斯勒血脉贲张、心跳加速,同时还得努力地思考说些什么话来缓和一下气氛。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最残暴的杀人魔头之一,而且几乎从未失手过!

  过了一会儿,雷斯勒终于使自己的情绪稍微冷静了一下,对其普说:“你不会真以为我来见你的时候毫无防备吧?”“别唬我,雷斯勒先生!监狱里不准外人携带武器进入!”雷斯勒说:“我是联邦探员,可不是一般的警察,有携带武器的特权。”“那你带着什么武器?难道你的笔有毒吗?”“也许吧!我们能携带的武器多了!”“那就是你带着火星人的武器?”其普若有所思,“还是你是柔道黑带?你觉得你是我的对手吗?”

  雷斯勒的脑袋一直在嗡嗡作响,一阵阵恐惧不断袭来。狱警终于来了,雷斯勒得以逃脱。

  为电影《沉默的羔羊》提供素材

  雷斯勒对连环杀手的采访,给好莱坞编剧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电影《动机杀人》的编剧伯肯坎普回忆:“有一天他交给我一摞录像带,这些都是他与连环杀手会面时的情景,实在是令人不安,因为我能想象到的远不及他们所做的,这些录像教给我,真实的生活是杜撰不出来的。”

  《红龙》、《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是犯罪心理分析题材的经典之作,而作家托马斯•哈里斯也正是根据雷斯勒提供的素材,写出了这三部悬疑惊悚小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更成为惊悚片中的经典之作。

  雷斯勒和他的同事们的真实生活,一点不比电影中的警探更安全、更正常。他和3名同事曾莫名其妙地在半年内瘦了十几公斤,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也无法肯定病因,只能确定这种病和工作压力过大有关。

  有一名探员更加离谱,他不准其他探员再去和他负责的那个杀人凶手接触,甚至把FBI的一些秘密告诉对方,教给对方逃脱死刑判决的方法。事后雷斯勒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这名探员之所以如此反常,是因为这个犯人对人性有非凡的洞察力,他能够凭借这种天赋操纵他人心理,并把探员变成了他的俘虏。

  面对这些特殊的罪犯,雷斯勒和他的同事们需要克服种种心理困境。他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提起尼采的那句名言:当你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着你。

  雷斯勒在FBI工作了20多年,直到1990年退休。有记者曾问他,如果不干这一行,他会干哪一行,他回答说,“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呃……我很可能是个园艺师。”当然,谁也不敢保证,身为“老特工”的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责任编辑:刘芬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