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欢)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再到现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从“一街一园”发展到如今拥有“一区十园”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其发展背后隐藏着一个能量巨大的“动力引擎”,即中关村企业逐年递增的核心技术专利。昨天(14日),本市首个针对近15年中关村示范区专利的分析报告通过本报独家发布,报告显示: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全年授权量已由1996年的83件增至去年的8834件,整整增长了105倍。
据统计,15年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739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7874件,占总申请量的64.8%;获得专利授权313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206件,占总授权量的32.5%。
“当前,中关村已驶上专利发展的快速路。”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局长徐正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中关村专利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读。他说,从专利申请增速上看,15年间,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5.9%,是同期全市企业年平均增长率的2倍。同时,中关村年度总收入从1996年的29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94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32.9%。“这与中关村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很吻合。”
同时,示范区企业的专利密度指数较高,科技创新异常活跃。仅去年一年,中关村每10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4.5件;到今年上半年,中关村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107件,是同期北京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的4.6倍。
作为专利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员,发明专利以绝对优势占据大半壁江山。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的数据显示:15年间,示范区企业共申请发明专利4787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206件,分别占总申请量的64.8%和总授权量的32.5%。“十一五”期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占比分别为33.8%和19.9%,足见中关村企业专利结构的全国领先地位。
作为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专利总量独占鳌头。15年来,海淀园共申请专利44953件,占示范区同期申请量的60.8%,获得授权专利19391件,占示范区同期授权量的61.8%。与总申请量排名第二的电子城的8256件和排名第三的丰台园的4749件相比,海淀园专利申请量是后两者之和的3.46倍。
15年间,海淀园共有3275家企业申请过专利,在示范区“一区十园”中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海淀园累计入园企业数的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