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 媒体担忧继任者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2011年08月17日07:52
王勇平在说“我反正信了”时还用力甩了甩头,他的表现立即引发网友和媒体的不满。
  王勇平在说“我反正信了”时还用力甩了甩头,他的表现立即引发网友和媒体的不满。CFP制图

  晨报记者 彭晓玲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昨晚,新华社英文报道的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关注。这位因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布会上一句“我反正信了”引发舆论风暴的发言人再次站到“风口浪尖”。和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一样,他曾被媒体认为是部委发言人中少有的个性直率、敢于说话的发言人。虽然曾引发争议,但对于王勇平的被免职,不少网友也开始担忧,今后接任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是否能做到重大新闻发布会现场新闻公开;而动车事故暴露中的种种体制弊端,会因为免去一个发言人就能有所解决吗?事情缘起:

  “我反正信了”引发抨击

  今年56岁的王勇平已经担任了8年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这位曾任广铁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长的高级政工师,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7月23日温州动车组事故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令他在随后的日子一直处于舆论风暴中心,担任的新闻发言人一职也走向终结。

  在这场被誉为“史上最混乱”的发布会上,王勇平在回答“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仍发现一名生还儿童小伊伊”时说:“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之后,被记者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时,他转述了现场铁路部门的解释:“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潭,施展开来很不方便,所以把那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目前他的解释理由是这样,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温州动车事故深深触痛了国人。可是在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这位铁路系统的高级官员却面带微笑,特别是说“我反正信了”时还用力甩了甩头,他的表现立即引发网友和媒体的不满。“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随后成为网络流行语,有人还将该句式称为“高铁体”。

  7月28日下午,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其博客上发表题为“写给勇平兄的一封信”的博文,批评王勇平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欠妥,指出他语态太强势,语调过于高亢,神态也不合适,更不该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不过,王旭明也说:“我干过这行,知道这行的苦处,有许多事儿,咱主宰不了。”他认为这场新闻发布会最好由铁道部部长召开,不应由新闻发言人独自担当。

  此后,王勇平虽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持认为自己在当时说的是真话,但他却开始以某种负面形象出现在一些场合。人民日报发文《中国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评论他“犯了一个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得知王勇平被免职,王旭明感到很吃惊。他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说:“他的发布会并不成功,但比那位死不开口的院长不知要强多少倍!我固执认为,勇平兄迈出了勇于张嘴的第一步,但如何张好可要学习啊。”记者印象:

  他敢于直面尖锐的问题

  这位热爱书法、诗歌和散文的新闻发言人,在其漫长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生涯中,历经了中国铁路从绿皮车到动车、高铁的快速发展,以及部长刘志军落马带来的铁路系统大地震,在多个重大铁路事件的发布会现场,总是会出现他忙碌的身影。

  王勇平善于主动和媒体沟通,他曾公开表示,自己将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视为“富有挑战性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敌人的关系”。尤其是每年春运来临前的时期,都会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并就铁路上的种种问题接受轮番“炮轰”。如2009年,他在人民网参加访谈,有网友问,是否有人请他帮忙购买火车票,王勇平坦率地说:“有一些熟人朋友确实希望从我这里买到车票,不仅是我,我相信很多铁路工作人员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同样会因为运力紧张而买票困难。”2010年春运,他又出现在滞留了上万人的北京南站,面对几十家中外媒体,直言“黄牛票”等春运难题。随后,再次在人民网参加访谈时,还主动调侃:“在访谈前有网友温馨提示我,多穿衣服,戴上安全帽。意思是告诉我,要有挨拍的足够心理准备。”

  在发言人任上,王勇平还多次为铁路系统一线员工的待遇呼吁。2007年,在一次宣布春运票价不再上浮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到“铁路职工怎么过年”时,他还在镜头下落泪,并说“铁路职工前一年的平均收入只有27000元”。

  媒体担忧:

  接任者可能趋于保守

  得知王勇平被免职的消息,昨天晚上,北京一位和王勇平有过多次接触的某媒体记者告诉晨报,王勇平给他的印象是比较沉稳老练,属于“挥洒自如”型的部委新闻发言人。和一些发布会结束后就马上离开的部委发言人不同,王勇平每次在铁道部的发布会结束后,都会再呆至少30分钟来继续回答记者的提问。对于各种尖锐问题,他也敢于用通俗的语言正面回答。“在我的印象中,王勇平和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一样,都是比较有个性,也敢于讲真话的部委发言人。”

  这位记者透露了一个令他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某次发布会结束后,铁道部领导并不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当时仅有王勇平留在发布会现场。对于王勇平的免职,这位记者感到有些遗憾,“以后接任的新闻发言人肯定会在各方面趋于保守,这样记者还能从部委发布会上获知更多百姓真正感兴趣的信息吗?”

  昨天晚上,诸多网友也认为,王勇平虽然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发布会上有言论不妥的地方,但此时他的免职未免成为铁道部的“替罪羊”,"铁老大"的问题,不是免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有网友这样评论。

  [王勇平简历] 1955年生于湖南衡阳,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 1973

  年参加工作,1992年至1997年任广铁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97年至1999年任羊城铁路总公司党委副书记,1999年至2003年任广州铁路公安局党组书记。 2003年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没有金刚钻,别做发言人

  晨报评论主笔 许莽

  王勇平被免职,乐见者有之,惋惜者有之,不解者必亦有之。

  来自铁道部的决定并未附加任何解释,也就是说,目前尚不清楚王勇平究竟因为犯了哪一项(或几项)具体的错误而遭到行政问责。但无疑,一切都与“7·23”动车事故有关。

  备受压力的铁道部需要做些什么,以给公众交代。除了道歉、努力善后、在系统内部进行反思并诉诸一系列整改措施,最能反映其“态度”的追责举措,在酝酿了约三个星期之后,终于出台。这次,他们选择了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这位内地最早一批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成员,在那个气氛空前紧张的夜晚,用两次创造性的即兴发言将他的单位置于窘境,并使自己迅速成为社会公众讥嘲的对象。

  他没能扮演好 “救火队员”的角色,他火上浇油;他没能平滑部门与公众的摩擦,他激化矛盾;他没能准确地把握“口径”,他自选动作……所以,他的遭际似乎注定不可避免。他在那天新闻发布会上没能起到的作用,通过今天的下课,部分地得到了补救。

  不过,不应忽视的细节是,那天他没有说过“无可奉告”,他没有照本宣科、拿准备好的稿子对付媒体,他也没有弄虚作假、编造谎言,换言之,他本可以采取更为安全稳妥的方式,但他试图表现得像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正如他当年在培训班学到的那样。真的很有些悲剧的意味,只能说,新闻发言人这个行当太难了,尤其是当部门面临重大危机或紧急关头,得需要多么灵活的头脑、多么机敏的反应、多么精确的判断、多么果断的决定,才能做到不失言、不失职、不失德啊。

  不愿宽恕王勇平那两句 “名言”的人们想必会抛下一句“咎由自取”,然而,可能也有人会困惑于“为什么是王勇平”。他显然不是事故责任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不是……

  犯低级错误的远不止王勇平

  人民日报:这是中国新闻发言人的现状

  虽然有时候说什么不说什么并不由自己决定,但可以做到“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掩盖真相只会引发官民对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据人民日报8月12日报道

  “应该说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一个新闻发言人能够不回避,能够坦然面对记者前所未有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由于缺乏媒体的从业经验和传播素养,也犯了一个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算得上王勇平的老师,在谈到王勇平“我反正信了”所引发的舆论风暴时如是说。

  但王勇平绝不是个例,而这正是目前中国发言人现状的集中体现。他们的一言一行经常成为报纸的头条,但他们也时常会卷入舆论的漩涡,遭来广泛的质疑;他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却也是信息的过滤器。他们有时是消防员救火队,有时却是适得其反火上浇油。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他们却总犯一些低级错误。这就是中国的新闻发言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认为,在中国从事新闻发言人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实行,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大多如履薄冰。很多地方新闻发布也只是形象工程,发言人名单和电话是公布了,但并无后续,甚至新闻发言人成为了某些政府官员拒绝媒体采访的盾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超认为,网络确实使新闻发言人面临极大挑战,而且微博用户通过互相“关注”、“转发”、“目标推送”,可以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模式下的“协作传播”,从而挖掘或逼近事实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如果不告知真相就会漏洞百出。

  史安斌认为,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忠实说,迅速说,首先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寻求部门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制造社会共识,而不是引发官民对立。有的发言人认为说什么不说什么并不由自己决定。但新闻发言人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却可以做到“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作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新闻发言人在避免对立、减少摩擦、消除误解、传递诚意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作者:彭晓玲 许莽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