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上海雷暴天气持续六天 气象局称正常预报有难度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马丹
2011年08月19日17:44

  接连几天,雷暴天气“突袭”清晨上班的市民,上班之路变得湿搭搭。今天早晨5时,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再度触响,松江、青浦响雷声声,本市不少地区出现短时降雨。至此,申城已连续6天被“雷”。

  为何天天都有雷阵雨?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朱洁华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近期上海持续受到低压槽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共同影响,而且强对流天气在夏天本来就常见。“从近年来看,最近的持续雷阵雨天气还算不上异常。强对流天气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生消很快,具体何时会下、下在哪片区域比其他天气更难预报。”

  近期雷阵雨“非典型”

  以往,夏天的雷阵雨通常出现在午后或傍晚,可最近一周,雷阵雨却特别“勤劳”,每天清晨就“上班”。朱洁华说,强对流天气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导致的天气现象,最典型是出现在夏季午后的雷阵雨。“但强对流天气并非只有这一种。最近,本市处于副热带高压的北部边缘,暖湿空气充沛,但同时,在高空却处于低压槽的底部,能不断吸引冷空气向南扩散,如此大气环境容易引得冷暖空气剧烈‘交锋’,出现强对流天气。而且,从本月14日起,影响本市的低压槽移动得特别缓慢,因此,本市才会连续6天固定在上午或凌晨频发强对流天气。”

  据预报,今天起,副热带高压将有所加强,今明最高气温预计达34℃~35℃,雷阵雨将出现在午后,但21日起,副热带高压再次减退,同时受到接踵而至的南下冷空气影响,雷阵雨天气又将上起“早班”。朱洁华说,跟往年夏天相比,持续10天左右的雷阵雨天气并不异常。

  目前无法精准预报

  “早上下雨为何凌晨才发预警?”上班途中被暴雨浇成“落汤鸡”的市民不解地问。对此,朱洁华解释说,夏季的短时强降雨预报比其他的天气更难预报。据介绍,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而且生存很短暂并且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朱洁华说,强对流天气有很强的时空特点,“比如,前几天就出现过金山下雨,浦东没雨。”

  朱洁华说,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精确预报雷阵雨下在哪里、雨量多少。“以现在的气象科学发展水平,只能通过实时雷达来监测,最多提前数小时分析出雷暴云团来袭的可能,但无法提前一天看到雷暴云团的产生,并给出精准的预报。”同时,她也提醒,由于最近强对流天气频发,作为其主要特征之一的雷电活动也很频繁,17日上海市区和郊县24小时内陆地闪电就达到了2000多次,市民需多加防范。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今年夏天,全国不少城市都频发强对流天气。华北大部及内蒙古中东部、河南西部、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强对流天气日数达8~1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气候专家说,虽然近期的强对流天气不属异常,但是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确实可能使与之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台风、高温热浪、干旱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上海近50年暴雨、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来看,由于气候变暖加上城市热岛效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确有增多的趋势。这也意味着城市更需要为抗灾减灾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马丹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