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西藏现存5万多叶(页)贝叶经 已完成编目工作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8月21日20:03
  新华网拉萨8月21日电 (记者 边巴次仁 朱庆翔)西藏自2006年启动贝叶经保护工作以来,通过普查和编目发现全区现存珍贵贝叶经5万多叶(页)。目前,西藏已经完成了珍藏贝叶经的编目工作。

  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次旺俊美在正在举行的西藏文化发展论坛上说,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包括部分纸质贝叶经式梵文、藏文写本)千余函(种),共5万多叶(页),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

  目前,西藏已编撰完成《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总目录》一套、《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共61分册)内部资料一套、《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简目》一册、《关于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方案与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写本保护工作》等8项阶段性成果。

  梵文贝叶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写在“贝多罗”树叶(即贝叶)上的梵文经典,经文涉及佛教经典、古印度文学、法典等内容。西藏现存的梵文贝叶经保留完整,是世界上梵文贝叶经保存最多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2006年,西藏在拉萨召开了“全区贝叶经保护工作会议”,启动了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加强保护、编出目录”的两项阶段性工作目标。

  次旺俊美说,经过5年3个月的时间,通过前期协调准备、全面普查登录、复查验收与整理编目和影印原件、新编目录和影印原件定本编辑成册、全面实施保护措施等工作,贝叶经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本次编目工作综合了西藏传统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的分类法与现存西藏梵文贝叶经写本,共分为22大类;其主要内容涉及佛教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诗学、词藻学、文学,也包括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小五名”。

  资料显示,在西藏启动贝叶经保护工作以前,由于保护手段落后、专业研究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通晓梵文的权威专家、自主研究能力弱等,西藏贝叶经保护、研究工作滞后。

  次旺俊美说,为“摸清家底”,西藏贝叶经保护工作人员对西藏现存的贝叶经写本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查登录工作;为确保贝叶经的安全,坚持“保持现状、登门验收、就地影印”的原则,吸收各收藏单位专人参与整理、配合协助影印,确保安全。

  在编目过程中,不管其写本完整、残缺程度如何,甚至连一片贝叶或残片都一一进行了整理编目与建档,并将影印原件收录于《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尽可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古文献永久地保存下来。

  次旺俊美说,根据现存贝叶经所附带的零星记录、写本内容的特点,以及整个梵藏译经活动的大背景等综合考定或推测,初步确认目前西藏现存贝叶经绝大部分为8世纪至14世纪的梵文写本,较早的可推到7世纪以前,最晚的则为17世纪左右。

  作者:边巴次仁 朱庆翔
(责任编辑:成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