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两代作家创作方式迥异 50前寄手稿70后手写荒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24日00:21

  中新社上海8月23日电 持续一周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进入尾声。诸多海内外名家在书展期间莅临申城,与读者分享阅读和创作心得。其间,有“70后”作家彻底步入“数字化生活”,多年不看文字书;有“50前”作家仍留在“给出版社寄手稿”的时代。

  每代作家的阅读写作方式如此大相径庭,堪称“十年隔开一代人”。

  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作家叶辛,是中国知青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此次携最新长篇力作《客过亭》前来,自称还保留寄手稿给出版社的习惯。叶辛说,每次出版社都坚持留下原稿,只把复印件还给他,因为“现在手稿实在太稀少”。

  已在海内外出版40多本书的“50后”旅德艺术家王小慧,也曾是“电脑盲”。她透露,自己学电脑完全得益于开网络微博。从朋友督促,到微博“上瘾”,如今她几乎天天上微博。上海书展期间,她每天都会收到几千条读者留言。

  1961年出生的日本知名作家岛田雅彦,是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的评委。乐于尝试各种新事物的他,此次创作了“手机小说”《徒然王子》。小说每节都很短,岛田称,最初他是写给报纸连载,为吸引年轻读者,就通过手机来发小说内容。在他看来,数字时代对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未来写作、编辑、配图极有可能一体化;另一方面,网络、手机这样的载体可能让高雅文学创作“无生存之地”。

  曾以《鬼吹灯》长期占据网络小说排行榜头名的此间“70后”作家“天下霸唱”,在其新书《门岭怪谈》的交流会上坦称已多年不看文字书,而签售对他也是个苦差事,因为好多年不写字,“手写功能几乎废了”。

  “80后”作家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已经开始反思“数字化”时代。少年成名的“85后”作家蒋方舟认为,微博是一个与人交流、收获看法的平台,但并不能助长自己的判断力,她称,不希望被微博剥夺独立的思考能力。

  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