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8月
地点:原宣武区椿树街道
体验:老人居家养老
问题:楼房老人容易自闭、孤独
建议:应针对不同需求的老人,政府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个性化的社区服务,真正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来自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2010年,北京户籍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8.7%,5年后,这一数据将高达23%。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银发潮”来得凶猛凛冽,社区如何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按照目前的规划,居家养老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主流的养老形式。日前,记者分别来到居民家中、社区和养老院,探访3种养老方式,一管以窥豹。经验值得总结,问题需要改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家家都有老人,养老绝非政府一家的事,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
看见垃圾桶里有烟头都开心
77岁的杜宝芝大妈住在原宣武区的大杂院里,集老、残、孤于一身。也许正因为这样,老人活得很有心计,但也因为这心计,把挺好的日子搅和了。
10多年前杜大妈的老伴因直肠癌去世。想到女儿是抱养的,新近又离了婚,未必跟她一条心,于是偷偷摸摸把廊坊侄子的户口迁过来。老人住在西城拆迁区,她算计得很好,有拆迁房在,闺女、侄子都得上赶着伺候。没成想,这下把闺女给惹急了,拂袖而去,这一走就是两年没露面。侄子又住得远,两个月来一次。杜老太太如意算盘落空。这个原本动不动就找邻居茬的“独”人,“生活所迫”学会了跟大伙儿套近乎。种下的第一个南瓜结果了,老人工工整整切了10多份,家家分了一份。
多年前杜老太太一跤摔坏了股骨头,如今走道儿离不了拐,出门离不了车。大中午去公厕,路过刘阿姨家门口,刻意往刘家的垃圾桶里看上两眼,这两眼让她逮住了,厕所也不去了,喜上眉梢地冲刘家喊:“您儿子回来啦?!”“没回来呀。”杜老太太把失落挂在脸上:“嗨,我看到垃圾桶里有烟头,还以为您儿子回来了呢。”“有事吗您?”“我那车铃坏了,这没铃我可不敢骑。我想让他帮我买个车铃。”刘阿姨转悠了半天才给老太太配上了车铃。
院里住着10来户邻居,没有杜老太太不支使的。其实,老人是个勤快人,但凡能自己做,绝不用他人。老人会换炉丝,会换灯泡,体力活比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强多了。但是闸盒憋了,房子漏雨,洗衣机不转了,这些事她都得指望邻居。问起社区服务来,老人摇摇头:“没听说过!”不过社区没有忘记老太太,隔壁院子的董电工年初找到老太太说:“居委会让我‘看着’您点,有事您找我。”
“年轻”老人照顾“年老”老人
杜老太太住在原宣武区椿树街道一处破旧的大杂院儿里,若干年前这里是著名的番禺会馆。如今,邻居们都老了。65岁的刘阿姨去年老伴去世了,48岁的王姐爱人前几年因为肺癌去世了,60岁的薛阿姨老伴突发脑血栓走了。“院儿二代”们无论贫富都搬走了,留下几个老的看家护院等着拆迁。“年轻”的老人照顾“年老”的老人,这一现象在这个普通的大杂院里很典型。
老伴走后,杜老太太的病就没断过,这一阵胸痛的毛病又犯了。她有了不好的感觉,晚上10点她摸到薛阿姨家说:“你明早去敲敲我屋门,兴许我就挺不过今夜。”“您这是什么话呀!甭等您挺了,咱现在就叫120。”
120来了,刘阿姨拎着东西,薛阿姨搀着老太太,三人颤颤巍巍朝院外走。在友谊医院折腾了一夜,可把这两位年过六旬的阿姨给熬坏了。盼到天亮,薛阿姨忙不迭给杜老太太的侄子打了电话。8点,侄子、侄媳妇就到了。医院床位紧张,开了一些药,老太太回家了,第二天就缓过来了。
有事没事就串门 电视老开着
前些日子杜老太太一直在跟刘阿姨较劲。赶在雨季前,刘阿姨翻修老房,就手安了一个院门。这下挡住了老太太的视线,干脆找上门来:“大白天的插什么门呀?”这话虽不合逻辑,却提醒了刘阿姨,一个人过日子未免孤独,这之后刘家的院门就总敞着。
老太太有事没事就串门子,她熟悉邻居家里所有的事,甚至比“院儿二代”还了解爹妈的近况。串门的时候,她家里的电视就这么开着,门也不锁。老院子很旧,没有贼;电视声音很吵,但显得热闹。
除了串门子,吃是老人最热衷的事。老太太从单位幼儿园退休,退休金2000多块,一点都不省着,变着法儿地满足自己这张嘴。
虽然解手要出院门去公共厕所,虽然家门口还有两级台阶要上上下下,虽然前几年老房的后山墙整个倒了,差点没把熟睡中的老太太砸死……但是,杜宝芝老人说什么也不去养老院。“在那受约束,现在我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有事没事就骑着车出去溜达一圈,多自由。”老太太笃信一个道理,远水难解近渴,在大杂院,养老靠邻居,心里踏实。
于是,杜老太太在花盆里种上更多的蔬菜,每有收获她都分给大家吃。谁家出门办事,狗呀、猫呀、钥匙呀都放在她家。院子老了,人也老了,但热热闹闹的生活还在,并因此冲淡了浓浓的孤独。
问题分析
孤独是一把刀 平房老人更幸福
杜宝芝老人的生活就是典型的居家养老,也是目前老人们理想的一种养老方式。海淀区妇联日前对304位老人的调查显示,60%多的老人希望独立居住,而子女又不要住得太远;30%多的老人希望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只有1位想住敬老院。
与住楼房的老人相比,住在平房的老人相对比较幸福,串门、养花,甚至看邻居们拌嘴、年轻人谈恋爱,对老人来说都是一种“开智”。
记者调查中的一个感觉是,平房区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症的非常少。“家家没有隐私”的大杂院生活,对年轻人来说也许觉得别扭,但人老了就值得庆幸了。
住在楼房的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孤独是一把刀。”一位住在洋桥的老人告诉记者,“昨天夜里屋里有只蚊子,我下意识地把它打死了。我这后悔呦,留着它,屋里还有个声响。”
根据北京市确定的养老方案,未来5年,90%的老人需要在家养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人老了,很多人又因老而残了。针对不同需求的老人,建议政府应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个性化的社区服务,真正打造15分钟生活圈。而楼房老人的自闭、孤独更应引起子女、社区和邻居的重视。
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