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尔8月26日电(记者陈怡)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6日在韩国发布的报告说,尽管亚太地区防治艾滋病成果显著,但由于对高危人群关注不够充分、资金不够充裕等原因,亚太地区艾滋病防治前景依然处于关键时刻。
当天,这份题为《亚太艾滋病:清零》的报告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十届亚太艾滋病大会上发表。报告认为,亚太地区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的人数较以往大为增加,自2001年以来新增感染病例减少了20%,2006年以来患者中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人增加至原来的3倍,但在普及预防、治疗、关爱和帮助患者等方面,许多国家距目标甚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如果亚太地区要实现艾滋病感染者“零增加”的目标,就应以现有的证据和科学为基础,在国家层面进行应对。艾滋病规划必须以充足的财源为后盾,并集中用于高危人群。今天的投入将会为未来带来数十倍的回报。
据统计,2009年亚太地区共有49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个数字自2005年以来相对稳定,感染者主要在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和越南11个国家。
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9年期间,亚太地区新增艾滋病感染病例从45万减至36万。其中,柬埔寨、印度、缅甸和泰国由于对性工作者实施了集中、广泛的预防措施,降幅尤为显著。自2006年至2009年年底,本地区感染者中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人数增至74万人,新增儿童感染者则下降了15%。
但是,到2009年年底,亚太地区仍有60%以上必需人群未能得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柬埔寨是唯一能向80%以上必需人群提供这一疗法的国家。防止新增儿童感染病例的服务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个情况在南亚尤为突出。
报告说,亚太地区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依然集中在性交易者、吸毒者、男同性恋、变性者等高危人群,针对高危人群及其伴侣的保护措施并没有充分实施。多数国家对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歧视依然非常普遍,存在着妨碍患者和高危人群接受防治的惩罚性法规。
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相当大比例的新增艾滋病感染病例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数情况下,在高危年轻人中并未有效推广艾滋病预防措施。
报告认为亚太地区的艾滋病防治资金不足。2009年,亚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抗艾支出共计11亿美元,仅为实现普及抗艾目标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支出尤其少。尽管中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萨摩亚、泰国等国自行筹措大部分抗艾资金,很多国家依然严重依赖外援,尤其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国际援助资金的减少也在威胁着亚太地区的抗艾努力,2009年,国际抗艾援助10年来首次“原地踏步”,2010年甚至减少。报告认为,亚太地区各国、尤其是中等收入国家逐步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对本地区目前防治艾滋病十分关键。
作者:陈怡
(责任编辑:U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