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患者陈女士在展示收费单据。 |
治不孕治出急性感染病 哈尔滨民营协和不孕不育医院广告、高科技仪器、专家都是假的
新华社哈尔滨8月28日专电:近段时间以来,刘女士等多名患者反映,她们在哈尔滨协和不孕不育医院“100天快孕诊疗体系”“力争百天怀孕”等广告吸引下,到医院就医。短短数周疗程就花费数万元医疗费,有的患者不仅没有怀孕,反而被治出了急性感染病。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家民营医院受利益驱动失信问题严重,虚假医疗广告、虚假高科技仪器、虚假专家出诊等问题重重。
“输卵管查一个堵一个”
结婚10余年一直不孕的患者陈女士说,她看到哈尔滨协和不孕不育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广告并咨询院方,得知“这里名医坐诊,采用美国技术,100天就可以治好不孕不育,全套检查费只要1000多元”,就赶来就医。结果被告知,“妇科病很严重,必须做其他相关检查和治疗。”
于是,接下来3天里,她每天10时到16时,不停地做各种检查和治疗,花去了1万多元,结果越治越重,最后到正规三甲医院,从检查到治愈一共才花了500多元。
患者刘女士也有同样经历,“当天在协和医院做完造影检查后,肚子突然疼得受不了,最后被送到公立医院确诊为医疗检查引发急性腹膜炎,住了半个多月院才捡回一条命。”刘女士说,当时协和医院的主治医生找到她,扔下一沓钱,让其不要声张,否则“爱哪告哪告去”。
一些患者反映,协和医院的广告宣传很诱人,“电视上铺天盖地,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口中喊着‘我们都是协和宝宝’;医院自己的网站感觉也很专业,不仅有专门的网站客服人员,还有各种知识讲座,更重要的是有患者治愈的广告和专家介绍。有的广告还做成了视频采访故事,让人深信不疑。”
近几日,记者到协和医院调查,与一些患者及家属交流中发现,这家医院检查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输卵管堵塞”,几乎是“查一个、堵一个”,大家花费的也都差不多,药物的成分也都不清楚,但多名患者都表示,在这家医院看了多次,但目前都没有怀孕,而且多次向医院要处置单、病历本都被拒绝了。
揭开“核心竞争力”的面纱
记者到协和医院调查,发现患者反映的医院“核心技术”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星代言,傍身名牌,患者“现身说法”。在这家医院及网站上,有一位知名演员做的代言广告图片及视频。在医院导诊台,一位护士告诉记者,“哈尔滨协和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连锁机构”;二是“专家坐诊”“美国技术”。医院的护士及网站介绍,他们这里的专家都是“专家中的专家”,如“学科带头人”王玲花是“全国优秀不孕不育诊疗专家、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会员、不孕不育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医院对不孕不育症治疗的技术是“美国cook导丝介入治疗技术”“LEEP”技术等。三是“治病速度快”“治愈率高”。
“核心竞争力”到底是真是假?记者进行了调查和走访。
“哈尔滨协和不孕不育医院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什么连锁机构,这是典型的傍牌造假骗人行为,你们千万不要上当。”当接到记者的核实电话时,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人员果断告诉记者。
记者就“美国cook导丝介入治疗技术”等问题询问哈尔滨协和医院时,其客服人员先是表示“医院拥有先进美国技术”,随后又表示“医院只是引进了美国的设备,至于是否为美国技术,无关治疗,不用打听。”对此,一位医疗器材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仪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引入我国,使用非常普遍,主要是治疗女性输卵管堵塞。而所谓的“LEEP”,正规医院叫“射频消融术”,很多专科医院对其进行包装,让患者不明就里。
在核对王玲花“硕士研究生导师”身份时,这家医院网站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具体你可以向医生本人询问”。而王玲花本人对求证十分反感,她表示,自己不在其他医疗院校附属医院坐诊,至于在哪带研究生,患者来治病就好了,难道还要调查户口吗?
黑龙江省医学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华医学会会员入会在本省医学会申请办理,但目前他们没有受理过民营医院提交的会员申请。此外,中华医学会分妇科学会和产科学会,并无妇产科学会一说。
检查项目越多赚得越多
在一家大型民营医疗集团工作的刘姓工作人员透露,类似哈尔滨协和医院这种靠虚假宣传吸引患者,以多种检查治疗谋取暴利的做法在民营专科医院并不少见。这些医院的所谓高科技医疗设备和特级专家很多是按需制造概念包装出来的,他们或者自己包装成“专家”,或者花钱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在医疗企业挂名,每年交给专家固定的挂名费,但是出诊的“专家”,是真是假又有哪个患者能核查出来?
刘姓工作人员说,通常专科医院医生的收入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底薪,另一部分是患者消费提成,所以单子开得越多赚得越多。一些检查治疗也是谋利的重要手段:有的治疗器械一台成本不足万元,但每给患者检查10分钟就要收取几百元。
一共花了近5万元治疗费的患者金女士告诉记者,对于专科医院这些“高科技”疗法,她们并不清楚具体原理和疗效,甚至连名称都记不清,其中一项检查一个小时就花去了600多元。
哈尔滨市工商局网络监督管理分局局长王坚说,虽然管理部门多次警告查处,但几万元的罚款对这些医院来说都只是“毛毛雨”,并不能从根源上杜绝。面对巨大的民营医疗体系,尤其这些医疗企业网站已经成为“企业自媒体”,内容更新快,证据留存难,工商部门独立调查和取证很难。他认为,应“重拳”加大对这些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