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40年前“军垦战士”再聚首 忆当年浪漫恋爱情景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作者:刘志杰 刘志和
2011年08月29日14:14
1971年,16岁的罗超英在垦区的留影。
1971年,16岁的罗超英在垦区的留影。

当年的留影成了珍贵的纪念。
当年的留影成了珍贵的纪念。

《军垦战士之歌》又被大家满怀激情地唱响。 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军垦战士之歌》又被大家满怀激情地唱响。 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40年前的“军垦战士”聚首话当年

  我的青春 我的团

  核心提示:40年前,柳州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响应祖国“屯垦戍边、发展橡胶事业”的号召,前往北部湾畔,当上了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的军垦战士。在那广阔的田野上、葱郁的橡胶林中,知青们把人生最宝贵、最激情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4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十六七岁的青年,现在已经变成了五十六七岁的中老年人。昨日,他们相聚在一起,抚今追昔,共叙友谊,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的回忆,或美好、或苦涩。

  我的血书

  我的眼泪

  为了当军垦战士,不少人写血书、改名字以示决心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

  8月28日上午,柳州市万聚休闲农庄的礼堂内,响起了《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的歌声,原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的400余名军垦战士,相隔40年后重新聚在了一起。1971年8月下旬,这首当年伴随着他们踏上南下的火车、走进军垦区橡胶林的歌曲,勾起了众人的回忆,往事令人唏嘘感慨,泪光闪烁。

  57岁的黄金凤告诉记者:“我当年积极要去广西军区生产师,为了表决心,还写过血书的!”

  1971年,黄金凤只有17岁,刚刚从柳州第七中学(龙城中学的前身)初中毕业。广西军区生产师的工宣队到学校来发动、宣传,黄金凤听到要去当“解放军”,铁定心思要去报名。

  “一方面是家里很穷,有七姊妹,父亲是拉板车的,我去了可以赚钱补贴家用,我也不用去拉板车、挑重担了,最重要的是广西军区生产师属部队建制,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了!”黄金凤说,那年头,当解放军是每个人的梦想,家里有人当兵,全家都光荣。为了这个“不穿军装的解放军”,黄金凤写了申请书,因为申请书审批需要一段时间,等待的过程,黄金凤又写了决心书,写完后,用针扎破指尖,在决心书上“盖戳”,以示自己的坚定信念。

  “申请书、决心书至少一起写了5封,我的名字也改了,改成了‘黄永革’,永远革命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用到1979年回柳州!”黄金凤说,当年像她那样想去当“不穿军装的解放军”的同学很多,写血书、表决心的也不仅仅她一个,很多人是背着家里,偷偷拿户口簿出来报名,最后班上有14人到了广西军区生产师,当上了三团三营的军垦战士。

  “写血书、改名字,现在听起来好像有些幼稚,但当时就是那样的氛围,我们那一代的年青人,心中都有为祖国奉献的激情!”黄金凤说,至今她还保留着当年的申请书、血书,这些都是青春的纪念。

  我的眼泪

  忍受与亲人的离别和生活上的艰苦都是必修课

  1971年8月25日上午,初中毕业的罗超英坐上了南下火车,即将奔赴广西军区生产师。16岁的罗超英当时还是个体重只有40多公斤的小妹仔,但仅看“超英”二字,就已经能深刻体会那一代年轻人肩负的“重任”——超英赶美。

  那个上午,她沉浸在热烈的欢送气氛中,当天,柳江两岸,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万人相送,雄壮的革命歌曲,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当火车鸣笛,准备开动的时候,火车上有人忽然哭起来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家人的离别,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后来火车上所有的人都哭起来,我和同学抱在一起哭”,罗超英说,这个情景永远难以忘记,这也是8年军垦生活的第一次落泪。

  经历了一天一夜的的路程,到达目的地广西合浦后,大家都有些傻眼了:住的地方是棚屋,大伙手上拿的不是枪,而是每人一把锄头。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荒地上种橡胶树。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着呢,食堂给的根本不够吃!”刘一鸣自称是当年有名的“调皮鬼”,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去附近农村“打秋风”。

  “村子离我们连队大概10分钟路程,白天我就去踩好点,红薯、香蕉什么的,先看好地点,晚上12点,一宿舍十几个人全部出动!”刘一鸣说,挖红薯回来了,大家用连队烧开水的大锅煮,然后一起吃。有时候还去附近农村偷鸡吃。刘一鸣说,当年他们那帮孩子确实是调皮,不过老乡们也知道,这帮城里来的孩子确实是饿了。

  我的爱情

  年轻人在一起劳动生活,难免碰撞出爱的火花

  “当年也有很多人追过我,但是我都不敢面对,因为我知道,如果跟当地人结婚了,户口落在当地,这辈子就很难回城了!”罗超英说,很多人当时都和她有同样的想法。

  从1971年至1978年,这批从柳州走出去的初中生,大部分在当地呆了8年时间。从十六岁的小妹仔、小男孩,也长成了20多岁的大姑娘、小伙子。

  他们白天一起种橡胶树,晚上互相串门聊天。劳动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这样总会碰撞出爱情的火花,但是大家都遵循着“心照不宣”的规矩。

  据了解,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的400多人,后来有20多对夫妻,都是柳州仔与柳州妹,都是回城之后结的婚。苏树旺、黄南秋就是当年谈恋爱,然后回到柳州才结婚的一对夫妻。

  “跟现在相比,我们俩谈恋爱,没有都市里的灯红酒绿,只有蓝天白云、草地树林,其实也挺浪漫的!”苏树旺回想当年谈恋爱的情景,心中依然充满着欣喜。苏树旺是从第七中学出去的,黄南秋是从铁二中出去的,两人原先并不认识。在垦区,男宿舍离女宿舍是很近的,休息时间又没有娱乐,大家都是互相串门、聊天,苏树旺就这样认识了黄南秋。

  “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大家心里都清楚,我们俩谈恋爱了,我们两个人也很清楚,但一直没有说出口!”苏树旺说,这种恋爱关系是不用说破的,个个心里都清楚,我们两人心里有数,大伙心里也知道,1976年两人就确定了关系,但一直都没有结婚,直到1979年回到柳州两人才结婚。

  我的大学

  有人赶上了推荐上大学的末班车

  在昨日聚会的板报上,一张年代久远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照片里,一个圆脸、头发稍有些凌乱、穿着朴素军装的女孩子,坐在宿舍的木桌子前,正捧着一本书在读,木桌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女孩子安静地看着书。这是一张相当经典的照片,即使是现在,每个路过的人看到,都会想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景。

  “现在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心里都会激动,流过很多次眼泪了,十六七岁,就是这个模样,人生最好的青春,已经过去了!”照片里的人物,就是当年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9队的张力,当年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一名退休教师。

  这张珍贵的照片,也颇有些来历。1971年,张力到了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9队,还做了团支部书记。1972年,团部评先进工作者,并且要选一个人到广西军区生产师参加一个马列著作座谈会,张力被选上了。团部派人到张力的9队,给她照照片,当时她还在地里干活,接到通知后马上回来,看到旁边有人穿军装,她赶紧借过来,连脸都没有洗,就这样坐在宿舍的木桌子旁,照了那张照片。这张照片贴在了团部的橱窗里宣传,后来张力从橱窗里把照片揭下来保存起来。

  1974年,张力调到了广西国营滨海农场(原来的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场部党政科,1976年,她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正好赶上了“推荐上大学”的末班车,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原来叫作广西师院)读外语专业。毕业后,她回到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当老师。

  “如果当年没有去广西军区生产师,也许这辈子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张力说,她很怀念当年在广西军区生产师三团三营的生活,看相片都会落泪,因为有些人因为病故或其他原因,永远留在了那里。

  链接:广西军区生产师的来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三线建设要抓紧”和“屯垦戍边、寓兵于民”的指示,我国边防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先后都建立了“生产建设兵团”。广西军垦兵团以橡胶种植为主业,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按正规部队编制,共设六个团、五个独立营,其中一团在龙州,二团在东兴,三团在合浦,四团在浦北,五团在博白,六团在陆川,师部设在浦北县。在师、团一级有现役军人任职,到营一级则全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1971年8月,来自全区大小城市的1.4万余名中学毕业生,参加了广西军区生产师的建设。柳州当年征召了2000多名毕业生到三团和六团,主要工作是种植橡胶树,生产橡胶。1974年,由于体制变化,撤消了广西军区生产师军垦农场建制,恢复了广西农垦局国营农场建制。1

  今报记者刘志杰 通讯员刘志和

(责任编辑:朱鹏英)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