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些貌似残疾者开着三轮摩托四处拉客 |
![]() |
近日,本报报料热线收到一封署名为“广州市一群不幸的下肢残障人士”的来信,信中提出:广州市计划在年内,把现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成残疾人电池电动轮椅车,车速限制在15公里以内,每辆充电后只能走30公里。据说,置换工作是为了整治搭客现象。
资料显示,广州注册使用残疾车的残疾人只有5000多人,但目前非法搭客营运的残疾车却有上万辆,都是套牌套证的非残疾人。记者连日暗访发现,本来方便残疾人出行特设的残疾车,却演变成全城残疾车大营运的景象。残疾车营运俨然成行成市。
营运乱象
残疾车营运一天赚四五百元
记者选定曾经一度“五类车”泛滥的中大布匹批发市场、广州火车站、高第街等地方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刚刚经过“五类车”整治,残疾车营运的情况仍然存在。
在中大布匹批发市场多为旧式残疾车载客,在广州站、广州东站则多为新式残疾车。相比黄色小巧的两座新式残疾车,红色的旧式残疾车后座空间更大,可坐四人。新旧残疾车区别在于,新式残疾车上都有残联统一发放的牌照,而旧式残疾车上并无任何牌照。
在红棉国际服装城与流花车站的交界路口,停着十几辆新式残疾车,残疾车主不断向提着大包小包的行人招手。据记者粗略估算,在蹲守的一小时内,每辆车都拉客三到四次。相比较火车站地区,高第街多是用残疾车拉货,并且更为频繁。车主在残疾车后座加装平台,方便拉大量的货物。在记者闲逛于高第街时,发现五分钟之内就有6辆载有货物的残疾车与记者擦肩而过,速度不慢。
一位残疾车车主告诉记者,他出来拉客一天至少需要60元的成本,每次拉一趟按照距离来算,近的五元、十元,远的二三十元,平均下来一天应该可以赚到两百元到三百元。这位车主还向记者抱怨说,最近查得太严,不然生意更好,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赚四五百元都没问题。
残疾车营运超七成健全人
在高第街调查中,记者由街头走到街尾总共发现有9辆新式残疾车在拉货,其中只有一位是明显腿部残疾,其余车主均可下车搬货,更有一位车主开着残疾车,如同正常人般下车入店与老板讨价还价。
在中大和鹭江两个地铁站周边,健全人驾驶残疾车的情况更普遍,其中开着红色旧式残疾车的车主尤其多。记者观察中发现,能下地随意走路和搬货的人至少占七成以上,能明显观察到有残疾的只有两人。下面是记者捕捉到的三个小镜头:
镜头1 车上挂拐杖 车主跳下车
在高第街头,车牌号为007×3的一位车主,跷着二郎腿正哼着《好日子》。记者观察发现,尽管车上放着一副拐杖,而其跷二郎腿的方式简直比正常人还正常!接着,又换了换腿,还不住地颤动腿部,显得很是得意。这时,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或许觉得太无聊,这名车主居然跳下车,走到另一台残疾车旁,从兜里拿出一包烟,递给旁边一名车主。两人显得很是亲热。
镜头2 开着残疾车 店内外看货
在高第街闲逛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名060×7车牌号的车主,这名车主并未像别的车主那样把后座加大,只是加了一个很大的后备厢。这位车主来到一个店铺门前,左脚踏地,右脚顺势向左抬起,划出一个很完美的曲线,双脚平稳落地。然后进入店铺与老板攀谈起来,整个过程中,这位车主时而进店内看货,时而对店铺中别的货物感兴趣,随后又跟店铺老板讨价还价起来。
镜头3 谈妥价钱后 跑着扛货物
车牌为036×2的车主,把“时间就是金钱”诠释得很完美。由于高第街中往来残疾车都是拉货,并未拉人,所以竞争可谓激烈。这不,这位车主跟一店铺商家谈妥之后,扛上货物就往自己车一路小跑去,根本不把肩膀上的重量当回事。随后又拿出绳子绑起了货,一会到车左边拽一拽,一会又到车右边紧一把,当发现装货没问题后,便快步跨上车,油门猛踩,扬长而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