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同心2011网络媒体西藏行

拉萨人眼里的幸福:现在就是最好的生活

作者:王昕秀
2011年08月31日15:58

夏日的高原古城拉萨,每天早上7点,天刚微亮,住在大昭寺附近丹杰林路的边巴老人便起身下床,开始每天几乎重复的生活轨迹:打扫卫生、给佛堂换供水、打酥油茶、吃糌粑,然后出门转经……  这样的生活习惯,对拉萨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是一样的。虽然重复,但是一点也不单调,不觉得乏味。世界在变,但在拉萨,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却未曾改变,仍然很简单。在今年年初的《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从全国104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2010年度"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第一名。

"衣食不愁,有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这就是我的幸福"  69岁的藏族老阿妈洛桑曲珍,从1993年开始,每天早上都会去宗角禄康公园锻炼身体,18年间,几乎从未间断过。经历过新旧西藏的洛桑曲珍说,"衣食不愁,有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这就是我的幸福。"

60年前,除了贵族,一般人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百姓的餐桌上,如果有一点儿糌粑吃,便是一件幸福的事;约90%的人口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没有一寸公路,西藏仅有的一部汽车也只能从布达拉宫开到罗布林卡……  "现在,家里人有信教的,也有不信教的,每个人都可以对宗教信仰作出自己的选择。同时,各种蔬菜、瓜果、蛋、禽、肉、鱼等应有尽有,外地的水果、海鲜等原来不敢奢望的食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一到周末,我们一家人还会开车到郊外过林卡,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

  从衣不蔽体到满箱满柜,从食不果腹到山珍海味,从与牛羊为伍到大房大院,从两公里土路到立体交通网络,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医疗不用愁,这就是我们的幸福"

 去年,边巴老人的老伴生病住院,花了两万块钱,通过医疗报销,边巴只需自掏9000块钱。  "老年人最怕得病,但如今即使得了病,我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愁心,国家为我们分担了大部分药费。"

  自2007年10月拉萨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以来,众多城镇居民从中得到诸多实惠。凡具有城镇户口,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牧区医疗制度范围内的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每人每年只需交纳240元钱(其中个人缴费60元,政府补贴180元)。2010年,拉萨全市参保城镇居民人数已从2007年的2.6万人增加到4.2万人,征缴个人医疗保险费157万元。2010年,拉萨市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年满六十周岁就可领取新农保基本养老金。

  "众生平安、世态安详,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有汉、回、门巴、珞巴、纳西等多个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在拉萨大昭寺广场,见证藏汉民族世代团结友好的"唐蕃会盟碑"如今依然静静地肃立着。这座历经1000多年沧桑的古碑,与"民族团结宝鼎"一起,见证了千百年来西藏各民族团结的一段段佳话,各民族兄弟姐妹们在生活工作中,结下深厚的民族之情、兄弟之谊。

  "在社区,邻里很团结,一家有事,大家都过来帮忙,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那份亲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