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国争论要不要过“苦日子”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9月02日12:49
  持续了近3年的金融危机击碎了很多“美国梦”,也给美国人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国家庭3年内的各项贷款减少1万亿美元,“不爱存钱”的美国人目前的储蓄率是危机爆发前的4倍,一些民众开始回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父辈或祖父辈量入为出的艰苦日子。美国财长的言论和民调结果如出一辙:“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但在这些表象背后,还是有不少美国人坚持认为,美国人的高生活水准不能降,这是维系美国价值观的一大支柱。而在中国学者袁鹏看来,美国的“苦日子”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从政府到民众借贷消费的“阔日子”,但这种模式仍要长久持续下去的话,美国的危机从金融扩展到经济、政治,甚至社会层面,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美财长预言“最苦最长的日子”来临

  美国经济从2007年底到现在,一直处于衰退和疲软状态。路透社和民意调查机构伊普索斯8月10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超七成民众认为美国“误入歧途”,47%的受访者相信,对于美国来说“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同样,美国政要也提醒民众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今年7月,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参加媒体访谈节目时说,许多美国人仍将面对一段很长的“苦日子”,才能感受到经济复苏,而许多人会觉得“这是他们这辈子经历最苦、时间最长的一次”。

  如果想找到美国人日子变苦的例子似乎很容易。经济不景气,已让一些美国家庭不想多生孩子。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10年美国新生儿人口下降3%。盖洛普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58%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一个家庭不多过两个孩子是“最好的”,这样的心态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房屋贷款手续变严,首期款要拿出房款的25%,结果很多人根本拿不出四五万美元存款做首付,只好推迟购房计划。而一些在金融危机前贷款买房的人也开始失去家产。由于连续6个月还不上房贷,美国去年有50万个家庭被“半暴力”地赶出住宅。所谓“半暴力”,是指银行部门在持枪警察的保护下,委托专门的搬家公司将“养不起”住房的欠款屋主的家当强行移到房外,然后堵上门窗。

  在日常开销上,美国人的日子也出现变化。比如,华盛顿地区前几年有专业的婚礼服务展览,春秋各一届,由于人们办婚礼的投入减少,现在这样的展览也取消了。在美国国会7月底就提高“债限”问题激烈争论时,美国两大连锁书店之一的BORDERS宣布全线倒闭。在马里兰州一家BORDERS书店关门当天,一位美国中年人站在书店门前说:“这是全美国的悲哀。”《华尔街日报》分析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人更加清楚地划分了需要,人们有意无意地挤掉了购书费用。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来到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2008年1月,现任总统奥巴马的首次民主党党内初选就是在这个州开始并成功击败希拉里的。艾奥瓦州24岁的虔诚牧师杰克告诉记者:“由于经济低迷,人们在日常消费时会更加理智,更加聪明。”他举例说,一些美国人会因为油价问题选择小排量车,或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大家一起“拼车”的现象也很普遍。奥巴马没有做出“改变”,这让艾奥瓦州的政治风向开始变化。美国“茶党”的中坚人物已赢得该州的模拟投票,他们提出的限制政府权力、放任市场自由、节省政府开支等措施在州内得到不少支持。

  美国能接受又一次考验吗

  迈克·克拉克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文学文化和语言专业的老师,今年60多岁,他告诉记者,现在有可靠收入的美国人会比较踏实,但他们同样担心美国两党能否摒弃矛盾,尽快找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他认为,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就像生活在两个不同星球上的政党,太热衷于纷争。

  克拉克和记者谈到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围炉夜话”的典故,说像他这个年纪的美国人都还多少知道一些那段时期的“苦日子”。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那句“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的名言曾化解过美国民众心中的不安。罗斯福当时在总统府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几家美国媒体的录音采访,他呼吁美国民众把钱存进银行,他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如今,美国民众又开始存钱了。《今日美国报》8月29日报道说,尽管存款利息创下新低,但美国人的储蓄率正在上升。今年7月份的储蓄率为5%,几乎相当于2005年的4倍;约34%的房产持有人正缩短抵押贷款年限,希望早点还清贷款。在美国,信用卡透支额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华尔街的分析人士说:“这意味着人们使用信用卡的方式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得克萨斯州的60岁居民邦妮·温珂斯基的态度更为坚决,她发誓不再使用信用卡。温珂斯基说,在衰退之前,信用卡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假象,“你以为你有钱,其实你根本没有”。《今日美国报》评论说:长期的消费和借钱狂欢过后,许多被衰退折磨得伤痕累累的美国人都在采取类似“赎回”的措施。据美联储统计,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包括信用卡、抵押贷款、学生借款和汽车贷款在内的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已下降1万多亿美元。

  “美国人开始像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父辈或祖父辈学习勤俭节约,坚持量入为出并每月还清贷款。”这是一位美国网民在《今日美国报》文章后的留言。的确,美国人历史上经历过比现在还要苦的日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美国独立到建国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转移时期,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都考验过美国。但不能否认,整个美国过去无论在困难时期,还是繁荣时期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袁鹏说,美国人骨子里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关键是现在过苦日子的意义在哪里?最近10年美国社会矛盾加剧,华尔街集团、军工集团、劳工集团、移民集团各自为政,社会凝聚力减弱,“极化现象”严重,两党分化、社会两极分化、少数族裔也分化,1%的人占了美国40%以上的国民财富,中产阶层也十分不满现状。袁鹏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民众能否与政府“共克时艰”,最主要的就是看美国这个国家有没有好的发展方向。关键还有,美国的政治意志里也没有这个意识要改变,不要只是喊口号,总统该休假还休假,华尔街该分红还分红。

  是否一声叹气后故态复萌

  美国债务猛增,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4.6万美元,但并非所有美国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合作银行联盟高级分析师丹尼尔·潘罗德表示,经济衰退期间长期失业的群体或将永久改变其消费观念,而那些能保住工作的人很可能长叹一声后又故态复萌。一些自信的美国人认为,富国有富国的思维,富国有富国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必须以国民生活水平的高标准来维系其倡导的价值观,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特别讲政治的。还有人说,美国人并非没有经历过“苦日子”,关键时刻他们能响应国家的号召。比如,在二战期间,美国禁止生产家用小汽车,政府一声令下,大家都能忍受“没有新车”的日子,全民支援军队。

  艾奥瓦州大学经济学者迈克·斯普斯认为,美国人要过“苦日子”的说法有些主观,美国经济增长确实减速了,但人均GDP没有很大的减少,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标准还是比绝大多数国家的人要好。要说人们是否过得更好或者更坏,应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斯普斯认为,美国借债并不总是“坏事”,借债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如果美国借的钱总是用来加强政府运作,而不是投入生产,那才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袁鹏分析说,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后,逐步养成了过“阔日子”的习惯,靠全世界埋单过日子,要改变这种现象难度比较大。美国没有改变的动力,美国总觉得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美国中产阶级闲钱也不多,供车供房贷再加上旅游消费,想过勤俭日子也非“一日之功”。

  不管怎么说,长期低增长已使许多美国人流露出对政府的不满。有美国网民在网上写道:“现实是懒惰的自由主义者希望奥巴马及其"大政府"照顾好他们。”还有人反思说:“我们的"白痴政府"是我们选出来的。都是我们的错。”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在评论美国的后工业化知识经济已不能支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时说,过去几十年,美国百姓容易接受任何可以说服他们不必做出艰难选择的政客。比如,美国人相信过小布什,他说美国可以入侵伊拉克并减税,他们又相信了奥巴马,但“是的,我们能”的口号只是说给美国人听的“一个不必做出艰难选择又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文章说,现在很多美国人好像又开始相信“茶党”,认为减税能解决所有问题。

  “苦日子”会带来大问题吗

  近日,一个美国网民写的“用烂、穿破、将就着用”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美国咨询公司CEB常务董事彼得·艾肯斯在接受《今日美国报》采访时表示:“经济困难持续时间越长,这些新习惯就会更加根深蒂固。我相信节俭观念正深入美国消费者的内心。”对此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整个美国债务状态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债务危机对美国人的心理影响尤其大,从长期来说这是好事。

  “共克时艰对美国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国家繁荣,老百姓就过好日子;国家不行了,老百姓就过苦日子。”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认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让美国人想再过奢侈的日子没那么容易了。美国的精英阶层、利益集团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它的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和经济游戏规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需要不断改革,不能老躺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和体制当中。

  美国人的“苦日子”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问题?袁鹏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政治、经济、金融都出了问题,但社会运行比较稳定。他现在比较担心的是美国的危机会不会演变。袁鹏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诱化成政治危机,最后导致社会危机,再加上高失业率,所以美国社会会不会出问题,目前不好说。”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UN91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