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程贤淑 报道
近日,杨浦区的都老伯给990直通车打电话,诉说由于年纪大、行动不便,老伴又瘫痪在床,生活对他们已无意义,希望能“安乐死”。什么样的困难竟让老人有如此决绝的想法?
年老因病厌世
都老伯今年85岁,由于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经,腿脚很不灵活。老伴已瘫痪卧床10余年。都老伯的家境其实并不差,老夫妻俩与女儿女婿一起居住,两人有个独立房间,两人退休工资加起来有4000元左右。虽然女儿女婿对老人很不错,但每天要上班,外孙也在上大学,没法时刻陪伴。随着病痛和行动不便日益增长,老夫妇觉得活着是个累赘,了无生趣。都先生女儿表示,父亲有时出门看病,走很远的路,排很久队,腿不方便,确实很辛苦;如果自己陪他去看病,母亲就只能独自呆在家。然而,都先生夫妇既不是空巢老人,也不属于经济困难,不符合社区上门服务条件,目前只能维持现状。
苦闷要想方化解
针对老夫妇的心结,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的老年人项目“咏年楼”社工郁文欣专程上门跟老先生长谈。“我们以前接到过一些老人厌世的案例,有的是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有的是爱人死亡了。 ”郁文欣说,都先生属于因生理病痛而导致厌世情绪,主要是与外界接触太少,过于寂寞,缺乏心理慰藉,需及时介入进行心理疏导。
“我跟他强调,老人是有价值的,并不是累赘;老人的生活阅历和感悟,那就是一笔人生财富;并从发展业余爱好等方面入手与老人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郁文欣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让老人随时跟他联系,并将在今后继续关注老人的生活。老人所在的居委也已专门上门拜访,表示今后将多关注老人的生活情况。
老人们需要增能
目前,上海的老人日益增多,老人生活缺乏帮助,情感落寞情况也正受到各方关注,各类助老服务正在广泛推开,其中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也一直在进行中。可是,类似都先生这样有子女、经济条件也不错,但两老都需要照顾时,家庭面临实际困难的不在少数。这类老人怎么办?
郁文欣说,“咏年楼”正致力于对中高龄老人的增能培养。既有一对一上门对失能老人和需照料者家属提供康复培训,也有群体性的讲座等。此外,及时的心理疏导介入更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