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西方圣诞商品采购升温 中国企业利润不升反下降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9月07日11:07
  西方圣诞商品采购升温 中国企业利润不升反降

  新华网浙江义乌9月7日电(记者 吴济海 李晔)在欧美经济多事之秋,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供应商浙江义乌商户今年接单继续上涨。然而,在国内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企业利润却出现下降。

  目前,圣诞用品外销订单已陆续进入发货尾声,进入10月份,义乌商户们将转入圣诞用品内销阶段。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告诉记者,总体来看,义乌圣诞用品外销方面增加了5%至10%。

  记者日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和具有“圣诞村”之称的义乌福田二区采访发现,大多数商户都称今年订单有所增加。

  “虽然增幅比去年小,但今年的外销订单还是有增加。”国际商贸城坤源圣诞工艺的老板张铭涛说,这两天正在给俄罗斯客户发货。

  陈金林认为,今年在世界经济受到欧美债务危机和中东政局动荡等影响的情势下,义乌圣诞用品外销还是出现上涨,得益于圣诞用品的特殊性和义乌市场的集聚效应。

  “西方国家要过圣诞节,订购圣诞用品是免不了的。”他说,但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会减少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增加中低档产品的购买,而义乌市场销售的多为中低档圣诞用品,因此,销量会有所增加。

  同时,义乌市场集聚效应增强,圣诞用品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也吸引了更多海外客商前来下单。

  据介绍,目前全球50%至55%的圣诞用品来自义乌,中国圣诞用品80%出自这里。义乌有约600家商户经营圣诞用品,产品涉及圣诞树、圣诞服饰等几乎所有品种。

  圣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老板何华明也认为,义乌商户的接单量会增加,是产业转移和集聚的结果,“珠三角一带圣诞用品制造商因成本上升更厉害等缘故停产或减产导致产业有所萎缩,有的订单就转移到义乌来了”。

  然而,在订单增加的背后,商户普遍反映,利润下降了。

  同样经营圣诞用品的永泰圣诞喜庆工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企业工人的月工资从2000涨到了2300至2400元,原材料成本也在上涨,但跟客户谈订单的时候上调产品价格很难,因此,只能力求薄利多销。

  陈金林介绍说,据协会调查了解,虽然义乌圣诞用品商户的外销订单价格有所上升,但小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导致圣诞用品经营商利润整体下降5%左右。

  另一个影响中国外贸出口的因素人民币升值在这里倒没有给义乌商户们带来大的损失。“义乌90%的圣诞用品出口都是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有效减小了商户的损失。”陈金林说。

  国际商贸城正巧圣诞礼品店的老板娘虞巧芳告诉记者:“我所有的订单都是用人民币结算,不然对方给的价格再高我也不接。”

  陈金林说,及时提醒所有会员企业用人民币结算,也是协会采取的减少商户损失、化解“赚钱难”的措施之一。

  协会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境,包括督促所有会员企业严格遵守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遏制低价竞争,提高定价权;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整合资源,在企业间调配订单,促使整体效益最大化。

  陈金林还补充说,最理想的方法是在义乌形成圣诞用品生产、物流和销售一条龙服务,这样既可继续扩大市场,又可降低成本,但要实现这一步,有不少困难。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