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海珠湖与周边水网相通 确能检测出劣五类水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1年09月07日16:35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何裕华,通讯员邓莉、姜文明报道:试开放一周的海珠湖再次成为城中焦点。6日傍晚,广州海珠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海珠湖的水是活水,并指出了海珠湖具有雨洪调蓄和群闸联控的作用,另外,湖区内将逐步完善湖区内设施。

  连河涌活水

  仍有劣五类水

  6日傍晚,海珠区政府和水利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海珠湖的雨洪调蓄和群闸联控作用。

  据海珠区副区长刘捷介绍,海珠湖首先是一个雨洪蓄水区,可以收集周边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其次通过利用潮汐进行调水补水,让周边水网形成一个单向稳定的流动,将断头的河涌盘活,起到置换、优化水体的作用,解决万亩果林主要的水安全、水灌溉的问题。

  近一个月来,海珠湖的水体每两天更换一次,“循环十分快,哪怕没有换水的那两天,海珠湖与周边的水网也是联通的”。

  刘捷进一步解释,海珠湖有外湖、内湖之分,外湖就是本来天然形成的两条河涌,修建湖区后,促成了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6条河涌的紧密相通。

  具体来说,海珠湖蓄水是通过东面的石榴岗河水闸引入珠江后航道江水,而排水是通过西南面的水闸将湖水引排放到与珠江后航道相连的水系,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引水补水循环系统。

  即便水是活的,但刘捷也坦承,在海珠湖检测出劣五类水质的情况确实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水体置换变差,下游水量不足,水质也会随之变差。”他表示,“其次,每逢大雨必定要打开水闸,因为市内排洪渠还没有做到全部雨污分流,下暴雨一开水闸,污水就会进入湖区水体。而雨停了后,要完成整个湖的水体置换需要7-10天时间,如果这期间再下暴雨,就肯定要更长时间。”

  刘捷表示,2010年至今,石榴岗在丰水期也曾达到四类水标准,“当然,在丰水期要测出劣五类水也不是不可能,到闸口内侧测就可以了,但检测水质不能只在某天某个点取样,要整河段分段测试取平均值。我们的目标是逐年改善,从长年的劣五类水,变成一段时期四类,一段时期五类,但不排除仍有一段时间是劣五类。往后,也是逐年增长四类、五类水的维持时间,不断减少劣五类水。”

  有果树被淹

  必须更换水梪

  日前有媒体报道海珠湖建设淹掉了果树,对此,海珠区农水局局长梁忠林解释,发生果树受淹的情况确实存在,但绝对不是大部分果园都如此。被淹果树大多位于低洼排水渠附近。由于目前的河涌整治工程主要集中在主干河涌,支流排水渠等还没纳入到治水的范围中,多年的淤积造成了排水不畅,只能通过每年冬修水利进行疏浚。

  梁忠林表示,海珠湖治水工程至今,已对果园河涌沿线的135个水梪(注:水梪,农田水利设施的最基本单位,农田灌溉区里面的水沟、渠道等汇总连接到河涌支涌、侧涌的连接口;可以理解为最简单的水闸。)进行完善,“但要减少果树受淹情况,必须更换更多排水渠的水梪”,据悉,2007年至2010年,海珠区对万亩果园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1720万元,改良农田400亩,修建机耕路桥30公里。“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处于低洼地区、长年失修的166个水梪进行维修,并更换和新设51个水梪,从根本上解决果树受淹的情况。”

  虽然,有部分果农表示果树被淹,但海珠区南洲街东风经济联社社长黄湛行表示,今年土华龙眼得到“20多年来少有的大丰收,绝对与海珠湖改善水质分不开。”

  按市民意见

  完善配套设施

  据介绍,自9月1日至今,海珠湖已接待游客超过15万游客,其中,周末两日更是日均超过5万人次入园参观人。不少游客在参观游玩之余,还对海珠湖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例如“海珠湖入口没有停车场”、“湖区内公共厕所数量少”等等。

  刘捷表示,针对市民意见,计划在东门增设加一个停车场;而湖区入口处小型停车场正在加快施工,预计9月9日完工。

  至于市民反映湖区公厕不足的情况,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区将增设两个公共厕所。除公厕外,自行车、电瓶车的数量也将增加。目前,湖区内正在加装休息椅凳,共160张,预计9月8日前完工。

  何裕华、邓莉、姜文明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