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深圳患儿诊治事件:廉价药缓解通便不能说治愈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09月09日02:25

  深圳患儿诊治事件

  广州“8毛钱医生”李成昌称暂时无法确诊孩子是否患先天性巨结肠

  新快报记者 戴晓晓 李斯璐 见习记者 张国锋 实习生 郑雁虹 陈周琴 通讯员 马军

  昨日,广州儿童医院小儿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李成昌向记者表示,所谓的8毛钱治疗事出有因,“因暂时无法确诊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因此,我们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因此给孩子开了廉价的开塞露通便和石蜡油。”

  三大问题答疑

  1 未确诊就治愈?

  “尚处于排查阶段”

  “这名深圳小患儿来就诊时,让我看了深圳医院的诊断影像,根据片子,还没能确诊,无法排除患上巨结肠。当时,该患儿肚子确实有点胀,但肛门检验过程发现,手指能伸进去,说明病情不算非常严重。”李成昌说。

  在患儿来看病的时候,李成昌的病人很多,况且患儿年龄又非常小,因此采取了常规也是比较保守的办法对症状进行缓解,同时也是为了减少检查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我只对其情况进行初步处理,开了最便宜的开塞露,建议观察2个月后再回来复诊,并未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因此,对于患儿的病情,李成昌表示并未确诊,尚处于排查阶段。

  至于患儿家长称孩子的腹胀症状被广州市儿童医院那8毛钱的通便药“搞掂”了一说,李成昌并不认同:“那廉价的通便药,只能说为孩子缓解症状而已,并不能说治愈。如果孩子所患的真是先天性巨结肠,医生通常会建议做手术,如果家属不同意手术,患儿就要长年去医院洗肠。”

  2 一定要手术吗?

  “还可以观察一下”

  不过,用了药也并不意味着效果立竿见影。李成昌表示,即使药物有效,快的话孩子的症状也要几天才能缓解,慢的话甚至要几个月,“如果在症状彻底缓解后,病情又复发,那就很可能推断是先天性巨结肠,但是如果没复发,就可能不是。”

  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诊断和做法是否正确?李成昌并未正面回答,不过他认为,每个医疗行为操作都要建立在明确诊断这一基础上。“业内一直认为要持谨慎态度看待。如果还在没有完全确诊的阶段,确实可以观察一下。因为新生儿患者的巨结肠有组织性变化,阻碍排便的神经结节,会随发育从上段结肠一直往下长,直到消失。如果巨结肠一直无法消失,最终才考虑手术。”李成昌有30年从医经验,确实见过少数小患儿在保守治疗下治愈,因此他作出了“病向浅中医”的决定。

  3 确诊有困难吗?

  “新生儿难100%确诊”

  李成昌还表示,新生儿的先天性巨结肠确诊过程,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检查新生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巨结肠一般有三种手段,包括钡灌肠、直肠测压以及组织化学检查,也就是直肠粘膜活检。然而对于新生儿,化学检验的确诊率也不是100%。

  “一般来讲,钡灌肠诊断率为80%,20%患者会出现‘假阳性’的诊断结果,即没患上巨结肠,却显示巨结肠阳性检验结果;又或者明明患上巨结肠,但结果显现不出来。而直肠测压检验对于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周内孩子暂无反射表现,无法看出是否存在病变,连美国也不主张这种检查。第三种是创伤性的组织化学检查,要住院才能做,病情到最后仍无法确诊,或者有疑问了,才会使用。但活性检查也不是100%确诊的,也有‘假阴性’、‘假阳性’的可能。”李成昌说。

  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希望真相说明一切”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前日在微博及其博客上撰文评论深圳儿童医院的诊断风波,他将此称为“10万∶08事件”。

  廖新波说:“希望真相说明一切。”根据初步了解,这件事反映了以下问题:1、抗菌素使用的问题,患儿入院时有新生儿肺炎、小肠结肠炎;2、诊断问题,先天性巨结肠尚未除,患儿当时肠梗阻典型,有人工造瘘指征,患儿家属拒绝有穿孔危险;3、10万手术费不是医院说的,院方认为约2万;4、十多次拍片的问题,据查连院外应是三次拍片。一次腹三位片,一次钡灌肠检查,因钡灌检查拍动态变化需一次拍数张片。

  昨日凌晨,廖新波还发表了博文《如何将10万∶08的真相告诉大家》,其中写道:虽然有人认为2万、10万对8毛是性质问题。其实网友也对这个“质”给予回应。我认为,看问题不要孤立一点,要全观事件的始末,没有前期的检查,何来后面的判断。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很多病的检查到后来,根本就不用吃药。那你可以说前面的检查都是无效的吗?注意:阴性的结果也是有效的结果。

(责任编辑:UN01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