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穆斯林领袖的10年
——专访美国穆斯林前进协会执行会长黛西•卡恩
黛西的身上,集中了诸多作为美国穆斯林形象代言人的优势:女性而不戴头巾、印度而不是中东面孔、自信而干练的气质、流利的美式英语、美国梦式的奋斗经历。她明白普通美国人的需求,决心做穆斯林和西方社会沟通的桥梁
本刊记者 张欢 王大骐 发自纽约
黛西和丈夫计划在世贸遗址附近修建一个穆斯林社区和清真寺,引发巨大争议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
先是一位日裔美国人负责前期联系,当我们敲门时,戴着头巾,显然带有中东血统的年轻姑娘露出了头。
过了一会,一位印度中年女性走进会议室:“你们好,我是黛西•卡恩(Daisy Kahn)。”
她穿着剪裁合体的印度民族上衣,手上戴着镶有很大颗宝石的戒指,气质淡定而优雅。黛西是美国穆斯林前进协会(ASMA)的执行会长,她和他的丈夫Feisal Abdul Rauf,一位出生在科威特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努力在做一件很有意义但争议也很大的事情——做穆斯林和西方社会的沟通者。
试图承担沟通桥梁的角色
10年前纽约天崩地裂的那一刻,黛西和丈夫刚刚在科罗拉多州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准备搭乘下午的飞机回纽约。
在宾馆休息时,黛西听到了有人尖叫“快看电视”!打开电视,她看见一座摩天大厦在飞机冲击下迅速垮塌,浓烟和尘埃遮蔽了天空。
黛西感到头晕目眩,正在垮塌的大楼是世贸大厦,她和丈夫都曾在里面办公。她对那幢看起来很平庸的大楼非常熟悉,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她清楚记得每个入口和电梯的位置。她给印象中还在楼里上班的朋友们打电话,同时祈祷这千万不要是穆斯林所为。
所有的航班都被取消了,他们决定开车回纽约。Rauf的清真寺很快打电话过来说,无数的媒体都找上门问,这和穆斯林到底有什么关系——黛西的丈夫Rauf是一名阿訇,美国最知名的伊斯兰教领袖,他的清真寺就在纽约下城,距离世贸并不远。
他们开了5天车才回到惊魂未定的纽约。途中,美国政府宣布这是基地组织所为,策划者是本•拉登。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黛西知道,自己的命运要发生改变了。
“在法律层面,纽约和美国的穆斯林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你能感觉到穆斯林和外界多了很多障碍,以前维系大家在一起的纽带消失了。”作为穆斯林,黛西这样总结这10年来的感受。
仿佛宿命般,从进入纽约的那一天开始,她就一直纠结于自己的穆斯林身份,这种纠结贯穿了她的人生。黛西的经历是很多美国穆斯林故事的缩影,他们曾经逃避和对抗,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沟通。
他们热爱这个国家,也对自己的信仰非常虔诚,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他们试图承担沟通桥梁的角色。
黛西出生在印度克什米尔的一个望族,她的祖父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工程,回国后在克什米尔兴建了很多大型的水利设施和医院,后来又投身社区建设。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永远的痛。作为生活在克什米尔印度这一方的穆斯林,黛西对文明冲突所带来的后果记忆犹新。
1974年,黛西16岁,她移民美国,和亲戚们生活在纽约郊区长岛的一个犹太人社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犹太人,甚至于圣诞节时,连一棵像样的圣诞树都找不到。
文明的冲突从克什米尔延续到长岛,同学们问她在印度时,你是骑骆驼还是骑大象上学?她不得不向同学们解释穆斯林的生活,俨然是穆斯林的发言人,尽管只是在一所犹太高中里。
她也学着去融入这个国家,去邻居家帮忙看孩子,从给小朋友晚上睡觉讲的故事里,黛西开始了解这个国家的价值观。
为了融入到这个移民之国,她改了名字,从穆斯林色彩十足的Farhat,换成了更美国味的Daisy。在印度时,她是曲棍球好手,现在则捡起了吉他,成了花童嬉皮士。虽然生活在中产阶级群居的长岛,但如果非要选一个地方,她最想住在伍德斯托克。
然后,她过上了和同时代穆斯林精英一样的生活——成为专业人士。从纽约设计学院拿到学位后,黛西成了一名建筑设计师。
她搬到纽约的上西区,尽可能让人看不出自己是穆斯林。在南方出差时,人们对于穆斯林的好奇总让她不舒服。与此同时,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戴着面纱的妇女照片让黛西感觉很不好。
她是美国主流社会的成功人士、移民成功的典范,在雷曼兄弟(那会儿还非常风光)等世界500强公司里做得风生水起。只是在空闲的日子里,她发现越来越无法忍受穆斯林身份带来的痛苦,决心放弃这个自出生就开始扮演的角色。
美国主流精英生活和伊斯兰信仰从两个方向拉拽着黛西。
1987年的某个午后,吃完了午饭的黛西从百老汇西街上的Masjid al-Farah清真寺路过,她见到了这里的阿訇Feisal Abdul Rauf。
Rauf对她说,伊斯兰教应该是自由而包容的。这个与众不同的阿訇吸引了黛西,每个周五的下午,她都从世贸中心的办公室里溜出来,去Rauf的清真寺做朝拜。
Rauf是位不一样的阿訇,他没有要求黛西戴上面纱或者改回原来的名字,还希望她能站出来,争取女性穆斯林的地位。
他们越走越近,9年后,他们结婚了。
黛西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和认同,她不再纠结,和丈夫一起成立了美国穆斯林前进协会。她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和她一样有过困惑的年轻穆斯林——如何将西方世俗的生活和传统信仰融合。
这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女性,在大公司磨练出的高效行政能力很快就见到了效果。2002年,她筹划了一场纪念“9•11”的艺术展,作者全是穆斯林艺术家。2003年,纽约公园大道的Bartholomew's 教堂,在她的组织下,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们坐在了一起。
2006年,黛西在哥本哈根组织了一场成功的面对面交流,一方是伊斯兰保守派的领袖,另一方是Flemming Rose,这个丹麦编辑发表的一组漫画引发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呛声。
“9•11”之后,协会的事情越来越忙,她和丈夫经常需要出现在公众面前,解释现代伊斯兰教是什么情况,她的面孔频频出现CNN、CBS电视节目里。她辞去了大公司里的职务,专心于协会的事务。
在她身上,集中了诸多作为美国穆斯林形象代言人的优势:女性而不戴头巾、印度而不是中东面孔、自信而干练的气质、流利的美式英语、美国梦式的奋斗经历。黛西明白普通美国人的需求,她决心做穆斯林和西方社会沟通的桥梁。
她接受美国基督教媒体的采访,在达拉斯的感恩节广场上发表演讲。她是第一个站上那个讲台的穆斯林,而且是在“9•11”纪念日的那一天。
在多哈,她成立了穆斯林未来领袖论坛。在马来西亚,她建立了项目组织,讨论女性穆斯林有关精神和地位平等的话题。
“9•11”改变了黛西的生活,她是美国国家“9•11”纪念博物馆的顾问成员。她一直想告诉人们:穆斯林的信仰与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并无冲突,他们为这个国家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纽约的上西区有一个犹太社区中心,黛西曾与之合作,受其启发,她想做一个类似的穆斯林社区中心。一个开发商买下了一块地,黛西和丈夫的计划打动了他们——美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可以通过这个建筑来体现。黛西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好,只是她忽视了这块地位置的特殊性——和世贸遗址只相隔两个街区。
无数的争议随之而来,在原先设想里,这是一个多功能的伊斯兰社区中心,也包括可供千人祈祷的宗教场所,但最后留在人们印象里的是这样的画面——穆斯林要盖清真寺,而且就选在“9•11”遗址旁边。
争议既来自外界,也有来自穆斯林族群内部的反对声音。这或许与Rauf之前的发言有很大关系,作为一名伊斯兰宗教领袖,他在美国的发言屡屡引发争议。
在接受CBS《60分钟》采访时,Rauf说本•拉登接受过中央情报局的资助和培训,“9•11”是美国人往昔作为的副产品,拉登是美国制造的。他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包括朱利安尼、总统候选人佩林等政界要人。
围绕着这座清真寺,整个美国都开始讨论。很多右翼人士声称这就是一场“圣战”,总统奥巴马和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先后表态支持。Rauf和黛西也出面解释,这个中心包含了游泳池等健身场所,也有教室和幼儿园,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有各自的宗教场所,甚至还包括了一座纪念“9•11”牺牲者的纪念馆。
Rauf和黛西将这个中心命名为“科尔多瓦”——在中世纪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市,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和谐共存。
英国的穆斯林激进分子代表Anjem Choudary发表了一段视频,声称黛西应该戴上面纱,认为她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黛西收到了死亡威胁,不得不求助于警方,她说如果事先知道会遭到如此多的反对,他们就不会有兴建的计划。
今年年初,他们的计划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开发商Sharif el-Gamal单方面宣布Rauf的计划无法实施,他请了另一位阿訇来主持项目,并且希望首先服务于本地的穆斯林,而不是像Rauf和黛西希望的那样既是跨宗教又是全球性的。
几个月后,Rauf告诉黛西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本•拉登死了。那一刻,黛西觉得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
她告诉我们:“本•拉登应该在“9•11”之后的一两年内就被找到。我们花了太长时间才找到他,‘找到本•拉登’都成了一个笑话。制造灾难的人受到惩罚,这也是穆斯林要做的事情。”
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么?
她的声音依旧和缓:“至少今年的‘9•11’纪念日将会变得不一样。”
要以双方能理解的方式去传达信息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科尔多瓦计划”为什么会失败?
黛西:这个项目是非常美国式的社区中心,不仅仅是清真寺。反对者不想伊斯兰社区正常化,他们手上有选票。政客们想击败奥巴马,这一小部分人就有了利用的价值。
我们反对暴力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个中心不会受到极端主义的控制。那些反对派说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极端分子是一样的,那是他们只用一种方式思考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思想和极端分子是抵触的。我们相信神明、宗教行为要合法、人人平等,和人类创建的其他宗教形态一样。
人物周刊:你们的行为方式与伊斯兰传统教法间是否有相抵触的地方?
黛西:我没看到任何矛盾。教法讲求保护生命,这是非常核心的一点。伊斯兰教法保护人们的信仰,确保他们的家庭受到庇护。教法希望人们圣洁,相互理解,受教育,有尊严,这些都是政府应该保护的。
当穆斯林说教法时,他们就是想要公正。有些穆斯林可能受教育不够,不知道怎样恰当使用教法,这将导致教法的错用、滥用。比如,反对其他族裔,排斥妇女的正常地位。
最重要的是,在遵从教法时,要先真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伊斯兰教法。别人要求你做的,是否符合伊斯兰教法的精神。关于这个话题,目前美国方面也正在进行讨论。
人物周刊:你的丈夫Rauf阿訇在接受《60分钟》采访时曾提到,本•拉登是“美国制造”,“9•11”是美国政策的副产品,10年过去了,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黛西:对于“9•11”袭击,穆斯林组织感到愤怒,真正的穆斯林不会这么做,但是因此我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我想美国是否需要反思,当年为拉登提供培训与装备,一年又一年,让他们再也没回头。在美国我们有句话:“你放弃了你的恶魔。”就像电影中演的,放弃了恶魔,恶魔总是会回来,总会变成什么奇特的力量。美国的政策是恶魔产生的源泉,本•拉登因为对美国政策的不满而出离愤怒,他并没有以何种方式抱怨,而是直接与美国抗争。
人物周刊:Rauf和你,被认为是可以用西方话语体系进行对话的穆斯林,可你们也有很多的争议,为什么?
黛西:我们从来没有对一方说这个意思,而对另一方说另一个意思。如果我去中国,我们也要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交流,这是一种尊重。文化不同,想法自然不同,尊重文化的不同性,并以相应文化能理解的方式去传达信息,这是一种尊重。我们认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没有分歧,虽然人们有不同的信仰,但最终都相信同一个东西。
挑战在于,美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必须要了解美国的价值观,也要了解穆斯林的价值观。美国人热爱生命和自由,我们也热爱,这些都很伟大。可是当你和穆斯林讨论生命与自由时,他们会问,美国在阿富汗杀了多少人,你需要以一种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去与之沟通。
人物周刊:在纽约的穆斯林,与其他地方的穆斯林有何区别?
黛西:我们有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代表,各种各样的穆斯林社区,这里就是穆斯林世界的缩影。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清真寺,在一个地方能看到全世界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令人兴奋的是,这种情况也非常有挑战性,穆斯林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想法也不尽相同。你能感觉到这种差异,比如到清真寺来做祈祷的,有的胡子很长,有的胡子很短,他们祈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大家的信仰相同,只是在一些细节和表现形式方面有些不同。
人物周刊:穆斯林二代在纽约和美国的融入情况怎样?
黛西:在这里的华人第二代,虽然他们还是华人,但行为都很美国化,穆斯林也相同。他们去美国的学校上学,以美国的方式生活。这会和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教养产生冲突,包括他们怎样与父辈交流。我们要接受他们的观点,他们也要尊重穆斯林的文化。
保持传统很难,一旦从小讲的语言消失,传统就会消失。语言是最先消失的,如果在家里没有保持原有的语言语境,文化就会消失。语言是文化,音乐、诗歌,所有的文化都蕴藏在语言中。事实上,在美国的穆斯林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们说其他语言,因为他们都试着去更好的学校。
人物周刊:这是否意味着,去到清真寺的大多是第一代穆斯林移民?
黛西:是的,而且很拥挤。对新来的人来说,清真寺的数量是不够的。我们一直申诉,这也是穆斯林为什么一直寻求扩展,希望找到更大的地方。
人物周刊:你是一名女性穆斯林,而你的工作是和各方交流,你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黛西:最大的困难在于这里是不同穆斯林派别集中的地方,你要和不同的穆斯林打交道。我到任何地方,都会被问到类似的问题:请和我们讲讲关于伊斯兰教法、女性穆斯林地位、五功是什么。
伊斯兰文明有过黄金时期,孕育了欧洲文明,而且产生了丰富的知识,这些日子都已经过去了。现在人们回顾过去的15、20年,谈论起恐怖主义总会和伊斯兰教挂钩,这都是日积月累的历史积淀,我想纠正这些错误的看法。
我喜欢我的工作,许多人接受我的想法,因为他们接受我的丈夫,他是男士,而且人们更容易相信女人。女性身份不是障碍,困难在于我需要不断地纠正误解,传递正确的信息。
人物周刊:你曾经有非常好的工作,为什么会放弃而选择宗教与沟通作为你的新使命?
黛西:很多美国人也曾问过我,我只能说这是我的宿命,没人要求我这样做。我和我丈夫在穆斯林族群奔走,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才知道我的角色,才发现了自己的新生活。
作为妻子、作为穆斯林的一员,我找不到其他人来替代我的角色,所以我放弃了此前的工作,投入到穆斯林社区工作当中。
人物周刊:作为生活在纽约的穆斯林,你怎么看待这个城市从如此巨大的一场灾难中恢复?
黛西:“9•11”发生时,这个国家缺少对话,族群间缺少交流。“9•11”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普通美国人民的伤害,他们想不通自己的国家怎么会遭到这样的打击,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
10年后,我感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回想这件事,你会发现这完全是个灾难,有人出来说谁应该被杀掉,但不关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人找到并干掉了本•拉登,这对总统来说当然很重要。
每个纽约人都在自己的记忆中建立对“9•11”的纪念,记忆使人们聚在一起,让人们向前。纽约是一个光辉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向前。纽约人都很忙碌,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式来恢复,但这个国家的创伤可能没那么容易平复。我希望“9•11”的周年纪念,能帮助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的人民从灾难中恢复。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待这座城市?
黛西:我热爱纽约,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每次旅行回来,坐上出租车回家,就会感觉自己又开始充满活力。在纽约,人与人之间非常宽容,而且这里有世界各地的人,人们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
纽约有全世界的食物,新移民来此,带来新的美食。纽约有非常伟大的文化,伟大的诗歌。这里的经济处于升、降、升、降的交替中,你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经济脉动。
在这里,你有各种各样的邻居,有各种各样的社区,这非常了不起,比如唐人街就很棒。这个城市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而生长,这个城市由我们每个人来建设。移民也有平等的机会并取得成功。纽约是不同的人如何在一个城市共同生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