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911”十周年 > “911”十周年消息

阿驻华大使支持阿富汗战争 称美国是好伙伴(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9月10日03:42
 
阿富汗不是恐怖主义避风港
本报记者与巴辛大使合影。
喀布尔街头,3名阿富汗学生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看起来像是刚刚放学。他们的衣着都很朴素,脚上甚至穿着破旧的拖鞋。

  喀布尔街头,3名阿富汗学生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看起来像是刚刚放学。他们的衣着都很朴素,脚上甚至穿着破旧的拖鞋。

  摄:赵海建 党建军
喀布尔街头,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似乎感受不到战争与自己的距离。摄:赵海建 党建军
喀布尔街头,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似乎感受不到战争与自己的距离。摄:赵海建 党建军

  “9·11”十周年之际 阿富汗驻华大使接受本报专访强调:

  “9·11”恐怖袭击10周年的纪念日即将来临,而在1个月后,阿富汗战争也将迎来10周年。为对过去的10年进行反思,本报记者专访了阿富汗驻中国大使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巴辛一开始就否定了“阿富汗战争”的叫法,而将之界定为“一场发生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他坦承,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10年,但阿富汗现在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边境地区。但他强调,并不能因此认为阿富汗是恐怖主义的避风港。

  本报特派记者 赵海建 党建军 (除署名外)

  “9·11”十周年

  人物档案

  牛津高材生

  长期做媒体

  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1955年1月1日出生,生有4子1女。牛津大学毕业,获法律、传媒等专业学位,精通达利语、普什图语、英语、俄语和法语。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曾任阿富汗巴赫塔通讯社社长。

  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他担任阿富汗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著有多部作品,包括《阿富汗国际关系研究》、《阿富汗人民院》等,《阿富汗人民院》曾在英国出版。

  展望

  十年了,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据新华社电 “9·11”事件发生十年来,在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反恐力度的同时,世界各地一幅幅严峻图景依旧清晰:

  欧洲极右势力抬头。其代表性事件是挪威极右翼分子布雷维克今年7月22日制造的爆炸和枪击案,共导致77人死亡;

  在中亚和南亚,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尚未扭转困局。巴基斯坦反恐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印度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

  中东一些国家成为恐怖主义组织转移和扩散的目的地之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

  西非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赫勒地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活动频繁。它们绑架西方国家公民,并对阿尔及利亚、马里和毛里塔尼亚等国边境的安全部队发动袭击;索马里正在成为东非恐怖主义活动策源地之一,最大的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公开宣布效忠“基地”组织。

  在俄罗斯、东南亚、拉美,反恐形势都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反恐形势面临诸多挑战有多种原因:

  恐怖袭击趋向个体化,恐怖组织趋于分散化、多中心化,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

  恐怖组织“网络化”,网络联系和影响力比有组织形态的恐怖势力威胁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社会治理恐怖主义根源的力度还需加大。

  态度

  巴辛大使非常“欢迎和支持”美国的这一行动,而且这种态度在10年之后依然未变,“只有阿富汗塔利班的集权政权倒台,我们才享受到自由”。他认为,不仅仅是阿富汗,其实整个世界都能享受到打击恐怖主义的好处。

  支持美国的阿富汗战争

  但未料一打就是10年

  巴辛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打了整整10年。他对此有自己的解释:“塔利班是一个组织,并不是一个人,要最终消除它带来的威胁确实需要多一点时间。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点结束。”

  事实上,阿富汗正在这10年间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在阿富汗接触到的大多数人都承认,与10年前相比,阿富汗发生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变化。而在巴辛看来,阿富汗的积极变化体现在所有方面。他说:“推翻塔利班政权之后,阿富汗政府几乎是白手起家。由于没有自己的安全部队,政府官员的安全只能依靠国际武装力量来保护。现在,虽然装备还不行,但阿富汗已经有一支20万人的军队,也有了自己的警察和安全机构。在塔利班统治时期,女孩子不能去上学。但现在阿富汗有几百万的学生,其中超过30%的学生都是女孩子。在塔利班时期,女人甚至不能独自上街,但现在已经有女性进入了议会,也有女性在外担任大使。塔利班时期还不允许人们看电视,当时只有一个电台,但阿富汗现在有30个电视台和上百个电台,它们覆盖全国非常活跃。阿富汗政府还修建了大约4500公里的路,其中有很多是中国人帮助修建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在塔利班时期是难以想象的。”

  巴辛也意识到,要想让阿富汗人享受高标准的生活,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再有一个10年也不够。

  驻军

  巴辛对美国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他们打败了塔利班,帮助阿富汗建立了新的政府和各种机构。他们还在阿富汗投资了几十亿美元。我们感谢他们的支持。”

  他还说:“2014年以后,美军不会在阿富汗拥有军事基地,但会继续保留一部分士兵在阿富汗提供训练。”

  美国是一个“好伙伴”

  但它不会赖在阿富汗

  尽管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对美军常常“出言不逊”,但在巴辛眼里,美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伙伴”。在他看来,美国在10年前发动的这场“发生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也有其合理性,因为“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是由阿富汗人参与策划的”,而且“美军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来到阿富汗担当反恐责任的”。

  但巴辛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其实也是其必须承担的责任。他说:“打击恐怖势力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这其中就包括在阿富汗打击恐怖势力。”

  按照美国最初的愿望,他们将完全消灭塔利班势力,并最终在阿富汗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权。如今,美国已经决定从7月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这就给人留下一个疑问:“美军在这场战争中到底是赢了还输了?” 巴辛认为,就目前来说,美国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目标,但至少已经基本实现了。

  与阿富汗政府一贯宣称的观点一样,巴辛也认为“现在是美国人将责任交给阿富汗人民的时候了”。但他又表示,阿富汗要走的路还很长,美国还有责任和义务来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来重建他们的国家。

  但问题是,美军在2014年之后还要不要继续驻留阿富汗?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阿之间正在接近达成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数以千计的美军士兵将留在阿富汗直到2024年。对此,巴辛表示,“2014年以后,美军不会在阿富汗拥有军事基地,但为了安全需要,会继续保留一部分士兵在阿富汗提供训练,但他们也不是永远待在阿富汗,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重建

  巴辛一直在很执著地向记者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在这场所谓的反恐战争还是阿富汗重建过程当中,阿富汗政府都是主角。“美国人打败了塔利班,但重建工作主要由阿富汗人民承担的,美国人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巴辛希望,国际投资者,不仅能帮助阿富汗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帮助阿富汗政府和人民独立自主管理所有的行业领域。

  阿富汗政府一直是“主角”

  美国人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根据路线图,美军从今年7月份开始撤军,阿富汗政府从2014年开始全面接管安保工作。阿富汗政府准备好了吗?巴辛对此显得信心十足。他说:“为实现这个路线图,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充满信心。阿富汗士兵在战斗中是最勇敢的,他们很自豪地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责任。”

  在巴辛看来,要在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摧毁“基地”组织和恐怖主义在阿富汗的根基和网络;其次,要确保外国不干涉阿富汗内政;最后,阿富汗需要拥有一支装备完善、训练有素的安全部队。

  让巴辛感到纠结的是,即便阿富汗士兵果真像他说的那么勇敢,其装备仍然过于落后。他因此呼吁:“国际社会应该继续给阿富汗提供装备,今天,阿富汗的部队仍然没有重武器,他们很需要。此外,我们还需要空军。”同样需要国际社会援助的还有经济。“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帮助阿富汗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价值几千亿美元,但这些资源需要建设基础来开发。我们希望国际社会来投资。”

  很显然,如果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阿富汗政府能否独自承担安保问题还是个问题。巴辛认为,帮助阿富汗维持稳定对国际社会也是有好处的。“恐怖主义对所有国家都是威胁,尤其是周边国家。如果有人认为可以将恐怖主义当做统治国家的工具,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所有运用这个错误政策人都知道这个代价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其他国家朋友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巴辛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重建产业的投资者们,不仅能帮助阿富汗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帮助阿富汗政府和人民独立自主,将来能够自己管理所有的行业领域。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依赖国际社会的捐助”。

  和谈

  巴辛表示,阿富汗政府对塔利班采取的是一种“边打边谈”的策略。他说:“首先,阿富汗政府会一直战斗到最后,直到消灭恐怖主义。其次,阿富汗政府也欢迎所有参与阿富汗重建以及参与民主政治进程的组织和个人。所以,一方面会有战斗,另一方面也会有和谈。”

  他认为,除了和谈,塔利班已经别无选择。如果塔利班不想加入和谈,阿富汗政府会一直对他们进行军事打击。

  阿政府的策略是以打促和

  塔利班除和平外别无选择

  在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当中,塔利班势力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威胁。事实上,塔利班近期也是动作频频,卡尔扎伊包括其弟弟在内的许多亲信都遭到“定点清除”。

  就在本报记者抵达阿富汗的第三天,卡尔扎伊的一名高级亲信就在喀布尔的住所内遭到枪杀。与此同时,有关阿富汗政府甚至美军方面与塔利班和谈的信息也在不时传来。

  巴辛承认,阿富汗政府在喀布尔以外的地方上的力量还很薄弱。“在地方上有自己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能力不够,没有办法来保护自己的人民。所以,阿富汗政府计划在地方推行更多的涉及民生的项目,以此来改善地方政府的统治。”

  但他强调,阿富汗不存在分离主义的问题,也没有解体的危险。因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很紧密,所有地方省长都由卡尔扎伊政府来任命,不存在地方政府抵抗卡尔扎伊政府命令的情况。”

  在塔利班问题上,邻国巴基斯坦的态度同样是阿富汗绕不过去的问题。在我们后来的采访中,许多阿富汗人对来自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势力表示了不满,甚至连阿富汗的塔利班成员也称他们的名声被巴基斯坦塔利班给搞坏了。

  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巴辛显得有些谨慎。他说:“在过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进行过很多的合作,也建立了很多的合作机制,卡尔扎伊总统和巴基斯坦领导人之间也达成了很多的协议。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美国之间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合作,将来还会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

  中国

  巴辛对中阿之间经贸合作表示了不满,认为还远远不够。“中国政府和人民很富有,经济在不断发展,发展就需要资源,阿富汗有丰富的资源。如果中国的公司能够到阿富汗取得更多的资源,对中国也会更有利。去非洲以及其他投资也很好,但是离中国很远,而阿富汗近在咫尺。中国人会被阿富汗各地方的人欢迎,而不会被憎恨。”

  中国是阿最好的邻居

  需要中国更多的投资

  在巴辛眼里,中国是阿富汗“最好的邻居”。他说:“中国是好朋友、好邻居。我们有6个邻国,如果让我选择,中国排在第一位。”巴辛对此进行了解释,首先,阿富汗和中国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其次,阿富汗曾经遭受许多国家的侵略,但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阿富汗。“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我们总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好。我们也因此尊重中国人民,并信赖来自中国的友谊。”

  2007年,中冶集团获得阿富汗埃纳克铜矿开采权,这笔35亿美元的投资是阿迄今最大的外国投资。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阿富汗最大的经贸投资者。但巴辛对中阿之间经贸合作表示了不满,认为还远远不够。他说,“现在是到阿富汗获利的最好时机,等到一切建设就绪后,就不如现在的收益大了。”

  对于记者担心的投资者的安全问题,巴辛表示,中国在阿富汗的所有投资者都受到很好的保护。他认为,阿富汗人民尊重中国人民,所以保护首先来自阿富汗人民。例如,当埃纳克铜矿项目上马之后,事实上是地方政府的安全力量在保护中冶集团员工的安全。此外,虽然阿富汗还没有足够的士兵和警察,但仍向中国企业和员工提供了1200名特设警察给予安全保护。

  巴辛最后对记者说:“我相信,将来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去阿富汗旅游。对于中国人,阿富汗有些地方非常美、非常有趣。我想通过你们告诉中国人民,现在就到阿富汗去,而不是等到以后再去。”

  那么,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责任编辑:UN01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