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9月10日电(记者 王晓明 赵梦卓)投资总额20亿元人民币的大安市50万千瓦风电开发及水源热泵项目;投资40亿元人民币的桦甸市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项目;投资3.2亿元人民币的辽源市垃圾发电厂项目……在正在召开的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一系列地区性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成功签约,中国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正在加快。
“中国东北地区正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建设中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吉林省白城市委书记姜治莹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进入“十二五”,东北地区纷纷抢抓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难得机遇,吉林省计划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期间,共签订新型能源类项目28个,吉林省引进资金262亿元人民币。
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赵全洲说:“吉林省是国内少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种类较为齐全的地区之一。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均有较丰富的储量,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赵全洲说,近年来吉林省生物质能利用起步式发展,秸秆、垃圾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万千瓦,户用沼气达到3万户,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接近10万吨。
吉林省太阳能热利用大面积推广,集热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太阳能发电开始起步,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辽宁省近年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在能源供给的思路上,辽宁省逐步扩大非煤发电比重,改善电源结构。始终保持太阳能热水器和地热利用的良好发展趋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凭借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的良好条件,辽宁西北部各市抢抓国家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机遇,做大做强风能发电产业;此外还积极支持农作物秸秆发电、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
黑龙江省新能源已形成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的多元发展格局。疏导风电项目建设规模,引导企业开展前期工作,做大做强风电产业;积极推进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加快水电开发,重点加快呼玛河、牡丹江下游、海浪河干流和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开发建设目。
作为中国陆上风能、太阳能资源最富集、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内蒙古在“十一五”期间,主动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在优化和升级煤炭、火电产业的同时,加快了新能源开发力度,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装机规模连年迅速增加。进入“十二五”,内蒙古将继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推进内蒙古西部和东部两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百万千瓦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内蒙古将继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扩大风能等新能源开发规模,加快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步伐。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赵全洲认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可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减少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
“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产业链较长,涉及产业较多。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产业链上其他产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赵全洲说。
东北亚博览会是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性综合博览会,此前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累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引进域外资金达6200多亿元人民币。
作者:王晓明 赵梦卓
(责任编辑:UN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