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温州警方证实出逃女老板郑珠菊已被抓捕归案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9月13日10:25
  中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黄耀伟)据经济之声报道,记者刚刚从温州市龙湾区公安分局获悉,犯罪嫌疑人温州电器批发女老板郑珠菊已于9月9号下午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抓获被龙湾警方抓获。当天下午,犯罪嫌疑人郑珠菊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的侦查之中。

  这也证实了此前多名债权人向记者讲述的郑珠菊被警方抓获的传闻。

  据知情人士称,郑珠菊今年49岁,曾拿下了格力电器在温州市龙湾区的总代理,还兼营西门子、索尼、海尔、松下、TCL、LG、海信、美的、康佳等品牌电器。

  今年的8月26号郑珠菊全家手机全部处于关机状态,债权人疑心郑已出逃。

  8月27号早上数位债主接到郑珠菊的电话,要求在温州龙湾区的滨海大酒店谈判,债主们纷纷前往。当天郑并没有出面说话,而是通过当地的黑社会势力直接和债主们对话。债主开出的条件是,要求郑珠菊把现金、银行承兑汇票等债务,郑珠菊外面没有追回的应收账款,银行的贷款以及其他的资产负债等统统清理出来,商量解决的办法,但是郑珠菊没有答应。这也是郑珠菊出逃后双方唯一的一次谈判。

  谈判破裂的当天,温州龙湾区警方对这一破产事件立案调查。

  截至9月8号,自发登记的债主名单已经上升至7页,涉及85人共计8948.62万元,金额最大的两个受害者分别被骗1400万和1360万元。而据郑珠菊的二儿子讲述,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的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

  温州电器批发女老板出逃:票据融资谜团

  记者来到龙湾区永中城北城中街24-26号“郑珠菊家电商行”,两排共计17间的店铺都已经关张,据说逃路之前电器已被私下里悄悄转移。

  据受害者讲述,和以往案件不同的是,郑珠菊的破产案不仅牵涉到1.8亿资金的个人放贷者,还涉及同企业之间近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往来。

  债权人:因为我们做生意嘛,从外面客户那里把承兑汇票拿过来,有时候5万、10万,从别人那里把材料拿过来,5万、10万的我们也要给别人付款的,像银行办托收要半年时间,直接贴息兑现金大概要5个点(的成本),她这里算算嘛比那个还划算一点。

  一般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是6个月的到期期限,从第一家企业开出汇票之后,就会在不同企业之间通过背书流转来完成企业的购销活动。因在各企业停留的时间不同,企业拿到汇票之后的到期时间也就会有所不同。两个月、一个月或者马上到期的都有,但更多的是三到四个月。

  对于企业来说,很快到期的,自己可以去银行贴现,期限太长的直接贴给银行,要承担利息损失,手续也非常麻烦。如果背书给上游供应商,常常被拒收。怎么办?这个时候郑珠菊出现了。一位同郑交情颇深的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作为格力电器在温州市龙湾区的总代理,并且兼营西门子、索尼等多个品牌电器的她,凭借自身强大的谈判能力和地位,有能力通过黑市、上游企业等渠道来处理这些汇票,同时也需要凭借它们来完成自身的资金周转。

  债权人:假如说承兑给上家,500万就500万的货源给她,拿到自己的仓库里面批发出去,在这个流程当中一个月批发出去的现金就可以拿过来还给我们,45天50天。

  在这整个交易中,出借票据的企业在45天后拿到全款,避免了去银行承兑的利息损失和繁琐的手续,而郑珠菊不费一分钱,依靠这些承兑汇票实现了电器批发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周转。

  如果不出意外,也不考虑法律禁止私人流通经营承兑汇票的因素,在温州的民间融资市场上,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由于郑珠菊信誉很好,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也出现拆解现金给她的。受害者李先生就是第一次被骗的:

  债权人:我一个朋友嘛,本地的,他跟我说了,他说他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她那里用了。我想想嘛,他介绍给我的,我也就跟着过去了,这样子大家都跟着受害了。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郑珠菊也开始偏离了最初的轨道,据受害者讲述,高利贷成为郑珠菊垮台的最后推手。

  债权人:据推测,她是高利贷放出去的。现在呢担保公司出现了问题,人家只想收过来,不给你,出现这种情况她的资金就断掉了。她上家不给钱,她的资金就周转不过来。

  如果不考虑现金借款,仅拿9000多万的承兑汇票来说,按照郑珠菊承诺的一般45天的回款期,她每天需要支付200万元,而在出现问题后,她仅仅支付了一次不算太多的款项安抚人心。8月26号,郑珠菊走向了最终的大逃亡。

  债权人:在8月17号可能发了三四百万,发了一点点,大家人心有点安下来了,因为预计她准备有付款的机会了,虽然拖了十几天,然后她还是说一个礼拜十五天,21、22号的时候,人就不见了,但是电话可以通。打过去都是通话中,但很难接到她的电话,大概在26号,全家人的手机全部关机,大家就说她逃了。

  郑珠菊案的后续影响

  林女士:我本来不想借的,我老公悄悄地借给她。

  记者:前后一共借给她多少钱?

  林女士:一共是1360万。

  记者:那么这些钱都是现金借给她的吗?

  林女士:现金。

  记者:第一次是什么时间借钱给她的你还记得吗?

  吕先生:第一次很早了,大概两年了吧。

  记者:那最后一次呢?

  吕先生:最后一次就是最近她出事的时候才给她的。都是帮忙才借给她的,她说最近钱紧张,这段时间我刚好生意不忙。本来我有1000来万周转资金的,周转资金都借给她,我现在生意都做不起来。

  记者:您是做什么生意的?

  吕先生:房地产啊这些。

  记者:那您借给她她给你多少利息?

  吕先生:过去说实话是两分利息,最近这个是没有利息的,纯粹是帮忙的。

  记者:那你跟她关系很好吗?

  吕先生:我是这么想的,一个女人,搞到这样也不容易,我有能力尽量帮忙,现在出事了,我也不相信。我说凭她的实力,应该没问题的,我还是这么说的。

  林女士:我老公这个人比较信用了,这么多钱借给她我们俩夫妻吵架吵了不知道多少天了,一借给她我们就吵架嘛。

  林女士:我老公悄悄地借给她(郑珠菊),我都不知道。她这个女人,嘴巴挺甜的,不过也挺好的噢。我们做生意,就是买房产啊,她说哪里房产便宜啊,你去买吧。温州人就这样子,“哪里便宜你去买吧,哦可以”,就这样子。

  这是记者和郑珠菊破产案中一对借款金额高达1360万的债主夫妻的对话。半是吃利息、半是人情才借的钱,不知道她借这么多,是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常听到的话。另一位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借款金额400万以上的钢材厂老板在听到郑破产的消息后,立刻陷入了崩溃中。但崩溃之后留给他的是本来就吃紧的流动资金将更加捉襟见肘:

  债权人:脑子昏了,脑子已经晕了,400多万拿不回来,这几天心情不好,一下子你叫他说话说不出来。

  而让许多债主们担忧的是,这一破产案的最大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到来。很多出借票据或者现金的小企业在银行也都有贷款,而大量的个人借款者也都是把房产拿到银行抵押贷出款来再转借给郑珠菊。一位借款给郑的皮革厂老板说,随着贷款到期日的来临,他们将难有退路:

  债权人:可能在这一年会出事的事情多了,现在第一步资金链断了嘛,我们都到那边讨款,现在讨款讨不过来嘛,比如说出现困难了,到了一年所有的(企业)贷款到期呀,银行房子抵押。比如说我贷款到期我还不了钱,给她那里资金链断掉了,还不掉银行采取收买房子呀,会牵连到整个社会的。

  而另一位债主认为风险集中爆发的时间可能会更短:

  债权人:一年之内就会知道了,五六个月之后就知道了,可能年底就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黄耀伟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