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六和塔加装声音采集装备 “六和听涛”昨日重现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09月15日08:42

  六和塔观潮居高临下,全景壮观,可惜多年来只能看“默片”

  如今,一套声音采集装备,让潮起潮落的声音如此真实

  “六和听涛”,昨日重现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王洁

  六和听涛,本是古杭州胜景。传说水浒好汉鲁智深,便是在六和寺“听潮而圆,见信(潮信)而寂”。新中国成立后,六和塔江面被筑了堤,后来又修了之江路,陆路交通方便了许多,却也挡住了潮声。

  六和塔潮声“失聪”多年,一朝复原昨天,六和塔装上一台新设备潮声采集器,复原了老底子观潮听潮的圆满。浪漫的人儿,不妨前往听潮。

  多年遗憾,只见潮水不闻声

  六和塔观潮有居高临下的壮观,可见潮水全景。

  每当农历八月十八,钱江一桥的那一侧,都会首先出现一条白线,那条白线逐渐向我们移来。远看,以为潮水不是很大;可到了眼前,只见白浪翻滚,带着风席卷而来。

  转眼间,潮水奔腾西去,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地涌来。余波像一个脾气暴躁的壮汉,不断用力地拍打着大堤。从大堤卷回去的余浪和从东边涌来的波浪又撞击在一起,泡沫溅得很高很高。

  “潮水再壮观,看的也是一本‘默片’。”多年来,市民们对六和塔观潮有这样的印象。

  “六和听涛”位列三评西湖十景之列,六和塔景区为历来观潮圣地之一,可是为什么只见潮水,不闻潮声?

  “老底子并没有之江路,六和塔下就是钱塘江。”钱江管理处文物科科长张慧琴告诉记者。在很多民国老照片上,可以看见六和塔下有简陋的码头,人们下塔就可乘船渡江,那时的钱塘江江水一直蔓延到如今的之江路以北。

  “新中国成立后,六和塔江面被筑了堤,方便陆路交通,也为了抵挡咸潮。”工作人员说,江水被堤坝挡住,之江路得到建设和拓宽,地下也埋设了通向自来水厂的水管。

  声音采集设备,送来潮声阵阵

  六和塔观潮“失聪”多年,昨天,一只安装在钱塘江边的声音采集设备令它“声色两全”。

  “声音采集设备几乎就安装在潮水里,因此声音十分真切。”工作人员说。播放器则树立在六和塔边,每天潮水将至,钱江管理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正常运作,夜里则将设备收回。

  “我们目前尝试放3天,如果可行,明年后年观潮时也将坚持这样做。”

  昨天下午15时,钱塘江潮水由远及近,如期而至,整个潮起潮落的过程被完整采集并实时传送至六和塔下,“绘声绘色,六和听涛”2011盲童登塔祈福大型公益活动也在六和塔公园隆重举行,浙江在线和钱江管理处特别邀请的浙江盲人学校61位盲童孩子,第一次用这样特别的方式,与钱塘大潮亲密接触。

  八年级的丁林峰告诉记者,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六和塔,对于钱塘江大潮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想象。今天的听潮活动,让他脑海中的那个想象更具体了,潮水那么真切,那么猛烈,就像万马奔腾一般。

  声音采集设备还将在六和塔工作2天,浪漫的情侣们,不妨前往登塔听潮。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