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1年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消息

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南京演讲 9分半钟hold住全场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9月14日02:32
丁肇中正在激情演讲。肖 勇 摄
丁肇中正在激情演讲。肖 勇 摄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被命名为“J粒子”。

  9分38秒演讲,一秒不差hold住全场

  “我的报告时间,将是9分38秒”将作报告的时间,也控制得如航天飞机升空前“读秒”般精准,这独特的开场白,一上来就把满场听众给hold住了。报告来自江苏省政府经济(科技)顾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马燕 徐晓风

  关键词

  治学严谨

  10分钟内连续说了10多个“不知道”

  他说:虽然来南京10多次但对情况还是不了解

  作为江苏省政府经济(科技)顾问,丁肇中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然而然被问到了与当前江苏发展有关的问题。但对“现在国内不少人想方设法要出国,国外很多人却争相回国创业,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您认为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应该注意什么?”“对于吸引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您认为应该怎么做?”等7个问题,这位35年前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家,竟在10分钟内,说了10多个“不知道”。

  丁肇中说,他小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后来到了重庆,再后来到台湾念中学,之后就去了国外。“虽然我也常回国,南京也已经来过10多次,但对于国内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很抱歉,回答不了。”他说,“我在35年前还比较年轻的时候拿到诺贝尔奖,是因为我对物理有比较重要的贡献。但这并不代表我对每件事情都了解、都知道。我对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不知道的东西不要乱说。”

  现在跟他一起工作的,有来自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60所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有校长、教授、院士,也有很年轻的学生,我们每3个月开一次会,会议由我主持,只讨论与物理科研相关的话题。我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物理事业上,因此其余的事情我并不了解。”

  丁肇中教授的9分38秒报告,核心部分是围绕着基础学科研究与应用技术、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展开的。他认为,“基础研究的原动力是人的好奇心,这也是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他举例说,人们现在享受的便利,正是来自于最高端基础学科研究的应用技术转化。比如100年前物理学中最高端的力学,上世纪30年代物理学中最高端的量子力学。因此,别看基础学科研究现在是“花钱”的、不被理解的;未来却是“挣钱”的,值得的。

  而致力于当今时代最高端前沿的物理研究,正是丁肇中先生17年来“只做的一件事”。自1994年以来,丁肇中领导了由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研究机构参与的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以下简称AMS-02)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目的是通过探测外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来研究宇宙的起源及其构成。东南大学自2002年加入该项目,并承担最关键的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任务。

  今年5月16日,AMS—02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抵国际空间站,3个月内获得的宇宙射线数据达50亿个,超过了以往50年科学家所得到的宇宙射线数据的总和。昨天的会议中,听众们也得以亲耳听到丁肇中先生分享这一关键历史时刻的幕后故事。他回忆了当时跟宇航员的对话“我跟他们说,‘我看到,你们头朝下’;宇航员也跟我说,‘你的头,也朝下’。”说这话时,这位76岁的老人脸上绽放出如孩子般的笑容。

  关键词

  科学研究

  17年来“只做一件事”最高端物理研究。他说:基础科学现在“花钱”将来“挣大钱”。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从夫子庙顽童到“可见宇宙边缘”,他说:我所认识的诺奖得主很少有人在学校夺第一名。

  “对南京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那时候兵荒马乱,觉得像世界末日,很快又去了台湾。”他在南京时住在许府巷,在南昌路小学念书,当时他对念书毫无兴趣,常常到夫子庙听相声、听二胡。“我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几名。我妈妈是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她从来没有批评责怪过我,而是鼓励我。”丁肇中挺乐于描述自己曾是“顽童”、“差生”。“过去50年中,我所认识的拿诺奖的人,很少有人在学校考第一名。”

  不过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他还是提出了希望:“中国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约五分之一,我最大的希望是,中国将来在世界科学领域的贡献能与人口成正比。”

(责任编辑:UN98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