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卡扎菲军队虐待的战俘们回到当时的监狱,往事不堪回首。图/记者汪蛟 |
阿布都拉曼。图/记者范思鼎 |
在阿布都拉曼家,品尝地道的利比亚晚餐。图/记者范思鼎 |
对于伊沙来说,这种庆祝的心情尤其真诚,因为他刚刚逃离死亡,成为的黎波里战俘营的逃生者。
据利比亚执政当局(之前的反对派)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巴尼介绍,8月28日他们攻克的黎波里之后释放了当地及其周边监狱1万多人,但4.7万名囚犯失踪。伊沙正是那幸运的一万余人中的一员。
本报特派记者倪志刚 利比亚报道
与卡扎菲部队作战时被俘
以为9月1日要被杀掉 虐俘问题引起国际关注
伊沙是一名小贩,高中毕业两年。找不到工作,他跟众多利比亚青年一样,要么成为小店主,要么成为小贩。
他贩卖的是衣服,这些衣服多来自中国。生意不咸不淡,他说够生活费用。“如果一天可以赚到4第纳尔(1第纳尔大约等于6元人民币记者注)就发财了。”
记者问他是否有失业补贴,他说没有,政府什么都不管。
革命来了,热血青年伊沙拿起陌生的武器上了战场。他经历了班加西的惊险战斗,随后追随大部队往苏尔特方向前进。
3月底的一天是伊沙的黑色日子。在埃季达比亚的一场战斗中,卡扎菲的部队攻势很猛。在被反冲击后,来不及撤退的他被俘了。
以为9月1日要被杀掉
伊沙被送到的黎波里,进了中央监狱。那里关押着大量囚犯,很多是卡扎菲的反对者,其中不少人根本未经审判一直被囚禁在那里。
在他的记忆里,他受到了非人的虐待。他说,手被绑在后面,蒙上眼睛,被卡扎菲的多名士兵殴打。棍子,电棒,皮鞋……伊沙脱掉衣服,手上、背上、胳膊、头上到处都是伤疤。他说那是监狱送给他的礼物。
他不知道整个监狱关了多少人,他知道一个很小的房间内关了4个人,他所知道的战俘大约1600多人被关在同一个地方。
当战火逼近的黎波里,他和同伴听到了炮声。不过,看守士兵的话浇灭了他的希望。那个士兵说,9月1日将是你们的好日子。伊沙说,他的理解是,9月1日卡扎菲掌权的这个纪念日里,他们将被杀掉。
不过好日子真的来临了,反对派(当时)的军队在9月1日之前攻下了的黎波里。8月28日,当时的反对派军队在的黎波里及其周边的监狱放出了大量囚犯,其中就有幸运者伊沙。
不过,当时的反对派武装负责人巴尼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在的黎波里军事行动中共释放出约1万名被关押的囚犯,而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的黎波里及其附近地区的监狱中共关押有5.7万名到6万名囚犯,其中约95%的人是在今年2月利比亚爆发危机以后被捕的。他们目前已经成立专门小组调查这些囚犯的去向。
虐俘问题引起国际关注
伊沙的遭遇只是利比亚虐俘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些非政府民权和人权国际组织曾经警告,他们手中已经掌握证据,显示卡扎菲军队和反对派(当时)双方都存在虐待俘虏的嫌疑。
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在的黎波里的多个地方,他们发现到处堆积尸骨,他们判断是卡扎菲军队杀害的囚犯。一名自称是幸存者的布拉尼说,8月23日、24日卡扎菲的军队用冲锋枪、手榴弹处决犯人,而后一把火将死者烧掉。他说,他与另外十多人侥幸逃脱。这些人中不少就是战俘。
在卡扎菲武装传给班加西民众的一些视频中,有不少就是反对派(当时)士兵被殴打和被杀害的场面。本报记者手里掌握的3个视频中,一个是一群卡扎菲武装军人殴打一个中年男人,当地居民说那是个反对派。在另两个视频中出现非常血腥的画面,分别是一个男人的额头被挖空,而另一个男人的胸腔被挖空,场面令人发指。
不过,反对派(当时)军队也被指有虐杀俘虏嫌疑。
据美联社9月12日报道,由国际特赦组织撰写的一份报告称,卡扎菲的支持者与利比亚反对派(当时)都有过“非法屠杀和虐待囚犯”的行为,双方都曾犯下“反人类罪”。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卡扎菲的罪行更为深重。
据记者了解,卡扎菲雇佣军黑人士兵被搜捕后遭到虐待的情况比较突出。在反对派(当时)武装控制的区域,涉嫌卡扎菲雇佣军的黑人被抓捕的危险加大。记者在进入利比亚边境时就见到一个黑人被反对派(当时)士兵拉进封闭的院子。
[利比亚日记]
阿布都拉曼家的晚餐
最地道的本地餐饮绝对不在酒店宾馆,而是藏于民间。换句话说,在本地人家里吃上一顿正餐,无疑好过任何山珍海味。当地人阿布都拉曼帮我们实现了这个略显奢侈的愿望。
在阿布都拉曼家,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正的利比亚家庭:环绕整个屋子的沙发,半圈有小腿那么高,还有半圈只有脚踝那么高,几乎贴在地面;墙壁上只能看到空调和古兰经,后者被金色的相框装裱,放在墙壁的中间,一进客厅,就直入眼帘。
不一会儿,这个和蔼的老头儿带着几块彩色方格条纹的方巾来到客厅,并为我们每人分发。而后,他端起一套银色的东西,走到我们面前。
他先是轻轻地放下容器,再叫我们伸出双手,而后提起水壶,就像一个水龙头一样为我们浇水。打湿双手后,示意我们使用肥皂,并在我们搓起泡沫后再为我们浇水。一个一个,直到每个人的手上都留有香皂的味道。
翻译告诉我们,在阿拉伯国家,家庭的主人为客人洗手是一种礼仪,但小孩子也能做。阿布都拉曼作为一家之主,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尊重。
在利比亚,饮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里不分生熟,西红柿和生菜切好了就和米饭放在一起;这里还没有汤水,他们习惯面包加可乐;更不用说那种口味咸咸的奶酪了。我们只希望,吃上一碗面条就好。
阿布都拉曼端来了一个很大的圆盘,这位曾经的利比亚举重冠军必须张开双臂并欠着身子,才能保证圆盘的稳定。
圆盘内圈,还是我们熟悉却略有憎恶的干面包、生菜和烤鸡肉,但中间的一个大盆子里,却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面条!
面条既短又细,掺着土豆和黄豆,看上去是用番茄酱炒的,但尝起来并没有那么甜。我们每人一勺,抢一般地在盆子里淘。这可能有失风度,阿布都拉曼看着呵呵地乐了。
本报记者范思鼎
[最新战况]
执政当局部队
在苏尔特等地遭阻击
据新华社电 连日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与效忠卡扎菲的残余部队在拜尼沃利德和苏尔特两地的激战仍在持续,并陷入胶着状态。
据当地媒体报道,执政当局武装在拜尼沃利德遭到卡扎菲残余部队的阻击,导致至少6人死亡,20人受伤。在苏尔特,当局武装也因遭到阻击而撤出。当局武装已经加强在苏尔特的兵力部署,至少6000名士兵分布在城内和郊区,等待再次进攻的命令。
利比亚执政当局军方发言人巴尼17日说,未来几天苏尔特等地的战局将全面逆转,执政当局将很快掌控利比亚全部领土。
同日,卡扎菲的发言人易卜拉欣对媒体说,卡扎菲仍在利比亚指挥部队作战,卡扎菲部队拥有足够的武器,并准备进行长达数月的持久战。
[对话]
“我们用的都是中国货”
(对话人物:晓拉拉,29岁,利比亚商人)
潇湘晨报:什么时候去的中国?
晓拉拉:2001年去的,因为中国的商品最便宜。去过北京、广州、义乌。我喜欢北京。
潇湘晨报:这次什么时候回来的?
晓拉拉:一个月前,因为护照到期,要回来重新办护照。我还要去广州,从那边进家具到利比亚来。
潇湘晨报:你担心你的国家吗?
晓拉拉:不。我不认为我的国家现在危险。现在比以前要好。
潇湘晨报:对以后的政府有何期望?
晓拉拉:只要不像卡扎菲那样子就行了。利比亚很有钱,但是大部分转化成卡扎菲的家产,而利比亚人则很穷。所以我相信新政府而不是卡扎菲。希望以后是个民选的政府。这里的人都这么希望。
潇湘晨报:中国产品在这里多吗?
晓拉拉:很多很多。(指着办公室内)比如电视机、电风扇、鞋子、衣服,书柜、办公桌,这些都来自中国。
本报特派记者倪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