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一份长达141页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称“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加之高速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破坏,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将无法独自养活十多亿人口,那时,大量的粮食进口将可能引起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
布朗先生对中国口粮的担忧不无道理,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杂交水稻专家正在努力给出答案。
隆回县委书记钟亿凡告诉记者,全县目前已种植了200多亩超级稻,产量明显提高,如果在全县推广种植“Y两优2号”,那么隆回稻谷产量将增加6万吨,农民将增收1.5亿元。
目前,我国杂家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3亿亩,平均亩产水平为480公斤,通过推广冲击900公斤过程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如果亩产水平能提高100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总量将超过200亿公斤,按人年平均占有粮食总量400公斤计算,这将能多养活5000万人。
对话袁隆平 攻关关键在天气,超级稻的口感好得不得了 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无人企及的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带领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新跨越。
在验收现场,记者没有见到主导这一项目的袁隆平院士。其时他正呆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心里默念着远在隆回县羊古坳乡的“种子选手”们,对最终的验收结果充满期待。
根据农业部超级稻验收的规定,所测种子的育种专家或育种所在单位不能参加这一品种的验收。为此,作为“运动员”的袁隆平院士按规定执行了回避制度。
从18日早上到中午,袁院士一直呆在办公室,期间只出去了三次,两次是到隔壁的办公室借计算器,根据前方传来的数据测算亩产。
袁隆平院士介绍,测算亩产900公斤超级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稻穗量、结穗率、粒重。综合这些因素,袁院士测算的结果都在900公斤以上。
“900公斤是个大关,这次能不能跨过去,我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这个和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天气好,没下雨,没刮风,稻子没倒,那么实现900公斤的可能性比较大。”
超级稻的口感怎么样?袁隆平院士讲了这么一个事例:早几年,港深代表团来湖南考察,18个人中有4位女士,我就请她们吃超级稻大米 ,这4位女士,有3位吃了三碗,1位吃了两碗半。“这说明超级稻口感好得不得了。”记者 胡信锋
(责任编辑:UN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