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搜狐传媒博客首页 > 2011大理国际影会

美国《光圈》杂志首展大理国际影会

2011年09月19日11:32
1974_CameraWork 

1993_ImmediateFamily 

 

 1993_Workers


  想要用中文搜索美国的《光圈》杂志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本创立于1952年的摄影杂志快60年了,但对于中国的摄影者来说,依然比较陌生。

  光圈是一个非盈利的摄影组织,1952年由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多萝西•兰格(Dorothea Lange)等多位摄影师共同创办。最开始他们每年只出版四本刊物(季刊),两年以后(1954年)开始以月刊的形式出版。与我们现在所看到大开本,全彩色印刷、充满国际化气质的杂志不同,最开始的《光圈》杂志要小得多(大约介于32开与64开之间),里面是黑白照片。由于照片的制作费用昂贵,所以文字比照片要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光圈”已发展成享誉全球的摄影组织,旗下包括杂志、书籍出版、展览、教育、奖项等,系统性地全面推动着摄影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向前发展。到今天,“光圈”出版部已出版了超过500本摄影书籍。内容包括当代艺术领域的摄影作品,实验性和创意性的作品等。

  2011年是光圈创立第六十年,无论对于世界或者光圈来说都有着一番不同寻常的意味。

  “光圈会在六十周年到来的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一个大范围的展览。”大理国际影会摄影总策展人阿兰•朱利安透露,“在这之前,光圈首先在大理国际影会上展出,以此作为这次盛宴的开胃汤。光圈这次在大理国际影会的展出,不仅是中国第一次,也是世界的第一次。”

  这次光圈在大理国际影会的参展作品选取了这六十年来杂志的部分封面与内页版面,范围涉及人文、新闻、纪实、艺术等多个方面。

  “保持灵活,只要是最好的,有时即使是传统形态的摄影,也会有新的点子令它焕发生机。”光圈出版部主任莱斯利•马丁(Lesley A. Martin)女士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说道,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光圈对于摄影多样化的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圈极少关注中国摄影家的作品,直到莫毅的作品在美国展出后。从那个时候起,光圈就开始对中国的摄影作品感兴趣。“中国摄影家与其他国家的摄影家不同,他们思想开放,渴望新的摄影技术与形态,很容易就能够接受光圈带来的一些新的想法。”阿兰说,“如果把光圈带到法国,法国人可能会说:噢,我知道它(光圈)。但事实上他们只是知道而并非了解,但中国人会深入了解它们。”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光圈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希望中国摄影师在大理国际影会看到这本杂志后,会对它感兴趣。

  而对于光圈是否能以中文版的形式在中国出版,阿兰对此表示遗憾:“光圈杂志进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它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用英文来谈论它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翻译成中文,可能就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我相信有一天会实现的。”

  All Photographs by ANDREA CHLAD © Aperture

(责任编辑:wenjiewang)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