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退休干部化缘筹钱为烈士修墓 称让牺牲先辈安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20日17:16
  米兰芬是谁?在他的家乡(河北)景县,随着老一辈人相继故去,能记起他的人寥寥可数。而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唐宋路上,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地,墓地周围柏树苍苍,四季花儿芬芳。河北籍烈士米兰芬长眠于此。

  史料中关于米兰芬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米兰芬,河北景县城北大米庄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枣阳平林牺牲,年仅21岁。”在景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米兰芬的后人。如今已经82岁的秦振发住在阜城县北马庄,对比自己大两岁的大舅米兰芬,老人记忆犹新。

  秦振发回忆,大舅家贫,他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家七口仅靠二亩薄地维持生计。与米兰芬同岁的发小万起胜记得,他们在同一年进了学堂,但不到一年光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来,学童们一哄而散。“我和大舅在一起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我不能一直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我现在年岁小,等我年龄够了,我就去当兵"。”秦振发说。

  1945年,米兰芬加入了区政府和当地的抗日救国会。米兰芬识文断字,办事机敏,很快成为区长赵竹铭的通信员,负责站岗放哨,通信联络等工作。抗战胜利后,内战阴云袭来。这时,家里为米兰芬张罗了一门亲事,为他迎娶了一位年仅10岁的媳妇,20岁的米兰芬对这桩包办婚姻非常不满,他住在区公所,极少回家。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米兰芬毅然诀别了父母。米兰芬跟随赵竹铭作为南下干部留在了平林区。不久,米兰芬被任命为平林区区委委员兼公安助理。虽然襄枣一带刚刚被解放,但平林处于战略要冲,国共双方部队斗争分外残酷。

  赵竹铭离休前任湖北省农垦局局长,对他的一段访问视频记录了米兰芬的牺牲经过。1948年春,平林区区委将一批枪支弹药藏在农户家中。因叛徒泄密,这批枪支弹药被盘踞在平林的一伙土匪劫走。接到报告后,区委立即组织人员追赶,米兰芬也在队伍中。那时,刚下过一场雪,劫匪的行踪“露出了马脚”。正在一农户家休息的13名劫匪很快被包围。一番战斗后,屋内的10余个土匪,纷纷走出屋外,缴械投降。

  为震慑对新政权的破坏势力,这次战斗结束后不久,区委决定公开审判土匪。区委成员们到各地去组织群众参加公判会。米兰芬和副区长高中接到任务后行进到了平林新庄的山路。途经油坊湾时,被躲在山上的国民党85师残部发现,山上顿时枪声大作。米、高二人选择有利地形,顽强地予以还击。枪战中,米兰芬听到高中大声呻吟,他回头看见,高中的小腹部流血不止。掩护高中撤退的途中,米兰芬不幸中弹,敌人的子弹从他的右垫部穿进小腹部。听到激烈枪声的我方部队立即遁声赶来增援,敌方四散奔逃。

  因条件有限,米、高二人被送至农民家中治疗。高中获救了,但米兰芬因伤势过重不幸逝世,年仅21岁。赵竹铭含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没有消毒药品,赤脚医生便用盐水给米兰芬清理伤口,没有止血药品,村民们便抓来香灰止血,在昏迷中坚持数天后,米兰芬在战友的呼唤中牺牲了。

  他死后,被战友们安葬在平林的大山中。

  不种花养草图个啥?

  今天的米兰芬烈士墓碑高8.1米,占地约一亩,墓园内苍松翠柏,花香馥郁,很难想象,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皆是一位退休干部化缘而来。

  这位老人名叫王心荣。老人与米兰芬结缘纯系偶然。1979年,在镇上当文书的王心荣接到一项任务,主笔一本《平林简志》,他开始四处搜集资料。

  在年丰村,王心荣第一次看到了米兰芬烈士墓。那时的碑、坟保存得很好,附近的年丰小学每年清明都要组织师生前来扫墓祭奠,坟土越培越厚。

  2003年,王心荣退休了。一天,他收到一封群众来信,反映米兰芬烈士墓无人看管,以致碑倒荒芜多年。他立即赶了过去,现场一片狼藉,碑倒了,刨蜈蚣采松子的人破坏了地貌,雨水冲垮了坟包。20多年前他第一次看到米兰芬烈士墓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抚今追昔,王心荣心里酸酸涩涩。“革命先辈转战南北离家千里牺牲在这里,不能让他死后不得安身。”回到家,王心荣决心为米兰芬修坟,他想在当地建一座烈士亭。他把想法说给镇领导听,镇领导很支持,但当时镇里人员工资开支都有困难,拿不出资金做这件事。王心荣便决定自己想办法。

  王心荣的生活并不充裕,那时候他每月只有700余元的退休金,老伴没有工作。他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40元,请人修整了米兰芬烈士墓,扶正了墓碑,培好了坟土,并在墓地四周种上了红花、五角星等植物。

  然而,又一年清明时,依然没有师生前来。王心荣向学校打听得知,学校里安全抓得紧,老师们怕学生到这样偏远的地方来发生意外。一个火花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能不能把米兰芬烈士墓迁到公路边上?

  回到镇上,他又向镇领导说心里话,领导支持,但迁建烈士墓的花费不是一个小数目。“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王心荣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不久,枣阳市的很多单位企业都收到了王心荣的亲笔求助信,在这一封封的求助信里,王心荣言辞恳切地向他们说明了迁建米兰芬烈士墓的原因,请求施以援手。

  一开始,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一些人怀疑他的动机。四五次地上一个单位去做说客,对方总以“领导不在家、正在向领导汇报”来搪塞他。

  个别领导也不理解他的行为,公开或不公开地批评他,认为他这样做“影响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两位部门工作人员还上门与他交谈,翻出民政部门的相关规定,认为他此举不符合条例。王心荣的驳斥让对方哑口无言。

  筹款的几个月,王心荣绞尽了脑汁,他把身边的每一个关系都发动起来。通过林场,他拐弯抹角地找到了赵竹铭,他借来一架摄像机,三伏天跑到武汉,为老人留下了回忆米兰芬的影像,这位老人当场捐款1000元。

  9次跑到一个科局找负责人,还在对方检查工作时“拦驾”,换来了5000元拨款。

  一位平林籍的温州企业家接到王心荣的求助信后,立刻汇来6000元。

  为了多方筹资,一辈子没送过礼的王心荣“破例”了一次。他打门球时结识了一位球友,有一天,听说对方当企业家的儿子回来了,便远远地跟着,看到老人的儿子买土鸡蛋孝敬母亲,便抢着付了款。老人的儿子听说了王心荣的事,大受感动,当即捐款5000元。

  为了打消众人的顾虑,不留后遗症,王心荣自己不接钱款,而是在镇财政所开设了专门的账户,纳入镇里计划外资金管理,每一小笔资金都受到严格监管。

  王心荣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看到他东奔西走,为筹款累病了一次,周边又有不少流言蜚语,老伴心疼他,“退休了,打打门球看看报,种个花养个草,你这是图个啥?”

  历尽千辛万苦只是一种活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4个多月后,米兰芬烈士墓的筹建账户上收到了社会各界5万多元捐款。

  有了款项,王心荣并不轻松,他构思着烈士墓园的每一个细节。

  他找到襄阳市设计院一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听完他的来意,免费给他设计了墓碑和园内格局。

  拿着图纸,他四处勘探选址,最后,一位亲戚将自己在公路旁承包的一块山地免费供他使用。

  看陵园拔地而起,从图纸变成现实,王心荣心里美滋滋的。新建的米兰芬烈士墓并不宏大,但每一处细节都融进了王心荣老人的细密心思:碑高8米1,意寓八一南昌起义;陵园围墙两边呈波浪型,意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后墙呈长城状,警示后人强我国防;米兰芬烈士墓周围有27棵翠柏,那是他牺牲的日子……

  为了尽量缩减建设资金,陵园四周护坡使用的砌砖和硬化水泥板都是丢弃品,闲暇时王心荣一块块拾来,放在自行车两边自制的铁架上,慢慢推到陵园去。从小镇到陵园是一段1公里的山坡路,这样的路,两位老人不知走过了多少回。

  盛放红花草、含羞的五月菊,含苞待放的秋菊,刚刚凋零的紫荆,陵园四周植满了四季花卉,这些都是王心荣从别处移栽,和老伴一锹锹种下的,仅菊花就有四五种,四季花香不断,吸引了镇里的居民来这里小憩。

  每隔一天,王心荣都要到米兰芬烈士墓,亲手拔掉花丛里的一根根杂草。清洗墓碑,给花木浇肥、整枝,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6年。即便是倒在病床上,他还不忘打电话找人去维护陵园。

  在陵园的一处墙面上,有黑色大理石镌刻的功德碑,上面详细罗列了每一位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甚至留下了刻字工的姓名,唯独不见筹建陵园并正式捐款630元的王心荣。

  他希望藉此传递一种信息,他做这事并不图名。“人有各种活法和玩法,有人追求时尚,有人喜欢打麻将,有人喜欢打门球,我做这件事没什么,也是我的一种活法。”68岁的王心荣说。

  除了筹建米兰芬烈士墓,王心荣老人还从牙缝里省着钱资助着一位贫困学生,他连续3年给这位贫困生每年捐助800元,今年,这位贫困生跨入了高中,王心荣又送去1000元。

  说是活法,其实王心荣心底埋藏着外人无从知晓一个结。王幼时家贫,家里没有一分地,父母给人做长工,解放后,他家分到了土地,但父兄多病,母亲靠做针钱活赚零钱供他读书,但也常常过着饥肠辘辘的日子。在失学的边缘之际,一位老师为他申请了特等助学金,还组织众人募捐,使他学业得以维系。“在我心里常挂记着这些给我带来幸福生活的人,有我的老师,有米兰芬烈士,可以说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吧。”王心荣动情地说。

  几个家庭的世纪守望

  王心荣老人还有个心愿:米兰芬还有后人居住在河北景县,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座墓地。他想找到米兰芬的后人告诉他们,平林百姓永远记着这位革命先驱。

  记者在景县大米庄村找到米兰芬的二侄子米同成时,伯父的事才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以前只知道伯父南下牺牲了,在哪里牺牲的?我们不知道,更不知道还有人为他修建了烈士墓。我们从心底感谢这位王老爷子。”米同成表示,他将尽快和家人商量,派人前往襄阳祭奠伯父,看望这位王老爷子。

  米兰芬烈士墓重建并不是孤例,当年刘邓大军南出太行,无数忠魂埋在了异乡。距米兰芬烈士墓10公里远的平林镇沈集的一处山坡上,一处苍松翠柏掩映的烈士墓十分惹眼,这便是米兰芬的同乡刘书贵烈士墓。

  1947年秋,南下干部景县人刘书贵住在村民柴国义家中。时年25岁的刘书贵经常给柴国义讲革命道理,教他学文化,两人很快成了好友。1948年秋,刘书贵率部转移途中突遭土匪袭击,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悲痛不已的柴国义冒着生命危险将刘书贵遗体背回,悄悄掩埋在一片松树下。解放后,他又按当地丧俗将刘书贵正式安葬,年年为其守墓。

  1987年,当地修建引水灌渠,计划从刘墓附近通过,已经71岁的柴国义心急如焚,他四处奔走,终于获得镇政府迁建刘墓的规划。

  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柴国义身体不错,还能上桌打麻将,但已经无力爬上山坡为刘书贵打理墓园,他便让自己的儿子或花钱请人一担担地挑水浇花灌草。

  见到柴国义时,他高兴地对记者展示了新近收到的一封信,信是刘书贵的侄子刘洪文写来的,刘家人新近才知道这件事,他们在信中说,将在今年秋收过后前往枣阳探望柴国义老人。

  这是几个原本陌生的家庭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亲情连线和守望。“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跋山涉水过来看望我们,只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先人在这里安歇得很好。”王心荣说。(燕赵都市报)

  米兰芬是谁?在他的家乡(河北)景县,随着老一辈人相继故去,能记起他的人寥寥可数。而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唐宋路上,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地,墓地周围柏树苍苍,四季花儿芬芳。河北籍烈士米兰芬长眠于此。

  史料中关于米兰芬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米兰芬,河北景县城北大米庄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枣阳平林牺牲,年仅21岁。”在景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米兰芬的后人。如今已经82岁的秦振发住在阜城县北马庄,对比自己大两岁的大舅米兰芬,老人记忆犹新。

  秦振发回忆,大舅家贫,他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家七口仅靠二亩薄地维持生计。与米兰芬同岁的发小万起胜记得,他们在同一年进了学堂,但不到一年光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来,学童们一哄而散。“我和大舅在一起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我不能一直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我现在年岁小,等我年龄够了,我就去当兵"。”秦振发说。

  1945年,米兰芬加入了区政府和当地的抗日救国会。米兰芬识文断字,办事机敏,很快成为区长赵竹铭的通信员,负责站岗放哨,通信联络等工作。抗战胜利后,内战阴云袭来。这时,家里为米兰芬张罗了一门亲事,为他迎娶了一位年仅10岁的媳妇,20岁的米兰芬对这桩包办婚姻非常不满,他住在区公所,极少回家。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米兰芬毅然诀别了父母。米兰芬跟随赵竹铭作为南下干部留在了平林区。不久,米兰芬被任命为平林区区委委员兼公安助理。虽然襄枣一带刚刚被解放,但平林处于战略要冲,国共双方部队斗争分外残酷。

  赵竹铭离休前任湖北省农垦局局长,对他的一段访问视频记录了米兰芬的牺牲经过。1948年春,平林区区委将一批枪支弹药藏在农户家中。因叛徒泄密,这批枪支弹药被盘踞在平林的一伙土匪劫走。接到报告后,区委立即组织人员追赶,米兰芬也在队伍中。那时,刚下过一场雪,劫匪的行踪“露出了马脚”。正在一农户家休息的13名劫匪很快被包围。一番战斗后,屋内的10余个土匪,纷纷走出屋外,缴械投降。

  为震慑对新政权的破坏势力,这次战斗结束后不久,区委决定公开审判土匪。区委成员们到各地去组织群众参加公判会。米兰芬和副区长高中接到任务后行进到了平林新庄的山路。途经油坊湾时,被躲在山上的国民党85师残部发现,山上顿时枪声大作。米、高二人选择有利地形,顽强地予以还击。枪战中,米兰芬听到高中大声呻吟,他回头看见,高中的小腹部流血不止。掩护高中撤退的途中,米兰芬不幸中弹,敌人的子弹从他的右垫部穿进小腹部。听到激烈枪声的我方部队立即遁声赶来增援,敌方四散奔逃。

  因条件有限,米、高二人被送至农民家中治疗。高中获救了,但米兰芬因伤势过重不幸逝世,年仅21岁。赵竹铭含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没有消毒药品,赤脚医生便用盐水给米兰芬清理伤口,没有止血药品,村民们便抓来香灰止血,在昏迷中坚持数天后,米兰芬在战友的呼唤中牺牲了。

  他死后,被战友们安葬在平林的大山中。 (来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UN01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