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录,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职业。在(青岛)市南区,有一位66岁女士不但自己学习速录,而且参与编写速录应用软件,这款软件已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确定为全国信息技术处理教育项目,在不久的将来将走进课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过程。
这位“新潮”的老人叫王瑞华。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夕阳的人干着朝阳的事儿。”
喜欢学习新东西 如果不是收到写有“经理”字样的名片,记者并没有觉得眼前这位银发女士与社区里散步聊天、含饴弄孙的老人有什么区别。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位年过六十开公司、年近七旬开发速录软件的女士展示了她不一样的那一面。
“好玩吧,这件事真的很好玩。”王瑞华说,她年轻的时候只能做应该做的事,不能做真正喜欢的事,所以现在一定要抓紧时间了却她的心愿。
王瑞华,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因为家中经济较为拮据,失去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然而,她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要做一番自己的事业。
王瑞华说,“我特别喜欢新东西。商店里有新式的家用电器上柜,我一定要买一个回来尝尝鲜。我也喜欢学习新东西。年轻时,我就报名学过烹饪,面点、中餐、西餐都学过。还报名学过缝纫,光缝纫班就报了三个。现在,我还是青岛电大现代文员专业的在册学生。我打算这几年读完这个专业,也拿个大专文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许多人不知计算机为何物时,还在自来水公司上班的她就自费学习Basic语言。“那时候,我们单位财务组有一台记账用的计算机。为此,还专门配了一间独立的计算机室。用计算机时,要拉上金丝绒的窗帘,进计算机室还要穿软底拖鞋。我当时在另一个组工作,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就自费去学习。”
她真正接触计算机是在2000年以后。当时儿子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已经退休的王瑞华也随儿子来到深圳,做一些食品和百货批发方面的小生意。闲暇时间,在儿子的指导下学习使用计算机。
2004年春天,一位生意伙伴邀请王瑞华使用网上聊天工具谈事情。已经学过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瑞华立刻同意了。没想到,对方输入两句话,王瑞华一句话还没打出来。“我越紧张,越想不起来怎么拆字了。后来那个小伙子看我半天没有回复,又问我怎么了。我只能拿起电话打过去,告诉他我没怎么,只是打字速度太慢了。”王瑞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一向不服输的王瑞华放下电话就开始搜索速录培训班。当天就花3600元钱买了一台速录机回来。儿子下班后无奈地对王瑞华说:“现在都用计算机通用键盘进行快速录入了,你怎么还买回来一台速录机呢?”之后,儿子为王瑞华邮购了一款速录软件,可是,这家软件公司的总部在北方,汇款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邮到。王瑞华急得不行,又买了一台速记机。“可是,这台速记机是将软件固化在笔记本电脑上,只能在这台电脑上进行速记。再者,这款软件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问题,根本打不快。我打了那家公司的电话投诉说 "你们这个怎么能叫速记机",简直就是"慢记机"。”王瑞华说。
就这样,王瑞华先后换了几款软件,花了不少冤枉钱,终于学会了速录法。
自主研发速录软件 2005年下半年,王瑞华回到青岛,下定决心开速录师培训班。为什么选择速录培训这一项目,王瑞华的解释透着一股老年人特有的实诚“人家都说无商不奸。回到家乡,我就不能再做生意了,我怕别人笑话我。我就选择开速录培训班,我想速录的前景应该不错。既然我需要,其他人肯定也会有这个需求。”就这样,王瑞华的培训班于2006年3月开始正式招生。
那几年,王瑞华先后代理了两家速录公司的产品。王瑞华发现,这两家公司只重视营销,不重视培训,而且软件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时,我儿子就说,这些软件都有毛病,不如我们自己开发吧。儿子在大学里学的是办公自动化,后来又被录用到一家印度的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就这样我设计方案,儿子设计程序,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开发了属于自己的速录软件。”王瑞华说。
王瑞华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软件。她介绍,大多数人在输入文字时使用的是单指交替击键、单键交替录入的单击录入方式,而他们这款软件实现了双手同时击键、多键同时录入的并击录入方式。更让人兴奋的是,这一软件已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确定为全国ITPT信息技术处理教育项目。而王瑞华在这一项目中承担了常务副组长的职务。“组长、副组长、组员大部分是高校的教授。开始确定职务时,差点把我也写成教授,我说,这可万万不能。我中专还没毕业呢。”
学历上的弱势也许可以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优势。王瑞华说:“我们的软件非常简单,因为方案是我出的,我的头脑就简单。目前,我已经完成了中文速录的教材,正在抓紧时间校订英文速录的教材。”
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开始创业,王瑞华被老母亲称为“能折腾”。王瑞华本人也承认自己不安分:“我外表看上去很老实本分,可是实际上我挺不安分的。我就想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了,我不想在闭眼睛的时候还留有遗憾。而现在做的事情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我越来越把它当成了一项事业。”王瑞华说。
与大多数创业的年轻人不同,王瑞华开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确实不需要钱。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国外工作,薪酬比较丰厚,经常给我寄钱。我丈夫退休工资比我高,家里不缺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不愿意混饭吃,就想干点事,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王瑞华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年过六旬的她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现在互联网已经铺就了信息化高速公路。可是因为录入慢,大多数人还在高速公路上赶着牛车。这怎么行呢?”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UN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