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伊利特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特别报道:天空之城 > 神舟八号消息

记者探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天宫一号或29日发射

来源:现代快报
2011年09月25日03:36
本报传真图片
本报传真图片
24日,“天宫一号”已被发射塔包裹,等待升空那一天 快报特派记者 赵杰 摄
24日,“天宫一号”已被发射塔包裹,等待升空那一天 快报特派记者 赵杰 摄
 
 

  快报特派记者实地探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神秘小城:所有建筑都烙上了航天的印记

  9月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炎热与寒意共存。茫茫戈壁滩上,中午刺眼的阳光,晒得人发晕;但到了晚上,即使穿上厚外套,风吹在身上仍然觉得有些冷。虽然名为“酒泉”,其实,它已不在甘肃境内,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又名东风航天城。昨天,快报特派记者进入这个神秘的小城镇。

  建在茫茫戈壁之中的小城

  从酒泉到东风航天城,近300公里,只有一条路。

  多数时候,窗外的景色极其单调,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只有一篷篷看起来没有生机的草,干裂的土地上,还泛着白。中途也路过了一些有人烟的地方,两旁景色立即就不同了,菜地里种着豆角、玉米,还有一片湖泊,湛蓝的湖水澄清明亮。

  可惜,很快又是茫茫戈壁,3小时后,抵达航天城外的检查站。之前就已听说,“天宫一号”的安保力度史无前例,甚至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神舟七号”发射。来到实地,才亲身感受到有多严格。

  “没有通行证的,赶紧和里面的亲戚朋友联系,过会到检查站先办理通行证。”还没到检查站,司机就提醒大家。探亲访友者须有城内居民到关卡口接应。特殊情况要出入航天城的外来人员,则要航天基地干部人员出面才行。而外来无证车辆,一律不准进。不少包车试图进入基地的记者,都吃了闭门羹。办好证件要经过严密的审查核对,方可进入。

  住宿管理也很严格。从21日一早开始,东风航天城里的宾馆和招待所陆续向住客发出“逐客令”,因为9月24日专家团和中央媒体团将进入航天城,宾馆和招待所都有了接待任务。即使晚上还会有人来查房,如果询问时发现有问题的,会立即“请”你出城。前两天,不少没有正式采访证的记者,都这样被“请”了出去。

  而前往航天城参观的旅游团也被严格控制数量,很多已经被叫停,即使还能进来参观的,也只能当天往返,游客拍照也受到严格限制,不过,对此大家都理解。

  安静悠闲,自行车不用上锁

  进了航天城,公路两旁忽然出现一排排整齐的白杨,与外面的荒凉景色截然不同。经过几十年建设的航天城,绿化还不错,掩映其间的是一些低矮的红色砖房。似乎和普通的北方小城没什么两样,但又处处显着不同。

  神舟宾馆、飞天宾馆、东风超市……仔细看,就连路灯也被标注上了中国航天的标识。

  整个航天城只有两万左右的居民,即使“天宫一号”发射在即,也没有变得很热闹,当然,数以千计的媒体记者都被挡在了城外,城里的生活依然悠闲安静,午后的马路上,看不到几个人。

  没有出租车,虽然路边有破旧的公交站牌,但也没见到公交车。一名十来岁的小姑娘,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从身边经过,胸前还挂着家门钥匙。那场景,很像是穿越到了上世纪80年代。

  自行车是小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过,从来不用担心有人会偷车,“不上锁都没事,要是车不见了,那就是谁有急事借走了,一定会还回来。”招待所的服务员说。招待所的门口也放着两辆,住店的客人可以借来骑,来航天城里转转,很方便。自行车、摩托车,都可以不上锁,甚至连家门不锁,都没关系。可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公园、生态菜园

  动物园全都有

  长年无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8倍,树能在这里存活极其不易,也非常珍贵。不过,航天城里不但有供人们休闲的公园,还有一座种菜的生态园。大棚里种植了番茄、黄瓜等不少蔬菜,而且都是绿色无污染的。

  最神奇的是,航天城里居然还有动物园。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来不及去参观,不过当地人介绍,里面养了梅花鹿、猕猴、乌鸡、七彩山鸡、鸵鸟、蓝孔雀、鸸鹋、马鹿等动物,也是航天城孩子们的科普课堂。和正规动物园一样,这里的每种动物都有详细的说明牌。不过,所有的悠闲止于生活区,科研区被严格区别开来。每个入口都有战士把守。

  为了保密起见,整个航天城没有网吧,没有3G信号。看似悠闲散漫的小城居民,其实也非常谨慎,一旦你和他们谈论关于发射之类的话题,对方只会笑而不答,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提防。在这里,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任何人都禁止与外界交流此次发射的信息。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