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2015年浙江老年人口达991万 平均每5人中有一个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10月05日07:08

  本报记者 刘栋 本报通讯员 李慧宜

  “十二五”时期,我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年均增长4.5%;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57万,年均增长5.3%。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近日,《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炉,详细列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的具体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除了继续构建惠及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内容,针对老年人的八大重点工程也是第一次系统的为老服务工程。

  八大重点工程中,首次提出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失能老人是指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顾的老人。

  收入保障提升工程: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完善低保救助政策,实行分层分类施保,对老年低保对象给予重点照顾。完善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提高百岁老人长寿补助标准。

  医疗健康促进工程:稳步提高各项医疗保障报销比例,逐步降低个人支付比例,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支付比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降至30%以下。

  探索建立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低收入家庭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费政策。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构建“20分钟医疗服务圈”,及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加强老年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老年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空巢老人关爱工程:借助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立以乡镇(街道)为组织单元、村(居)为节点、基层老年人协会为骨干的空巢老人帮扶网络。到2015年,使该网络城镇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

  失能老人照护工程:《规划》首次提出,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即为长期精心照顾卧病在床失能老人的家属,提供临时性替代照护服务,让长期处于照护压力而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属得到“喘息”机会),并对家庭主要承担照护者提供免费或低偿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质量。

  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工程: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新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原有从业人员实施3年轮训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80%左右的从业人员取得初级护理证书,20%左右的从业人员取得中级护理证书。

  百万志愿者助老工程:积极开展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为重点,开展贴近实际需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常态化志愿者助老服务行动。还将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进行志愿服务储蓄,促进为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百万老年人乐学工程:组织力量开发建设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有计划地编订一批适应老年人多层次需求的辅导教材。还依托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电大等组织,为老年朋友提供新知识、新技能,让老年朋友更好地融入社会。全省还将筹建浙江省老年教育中心,进一步满足“老有所乐”的需求,提升老年教育水平。

  老龄产业培育工程:建立老龄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引导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加强对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照护产品的研发生产,特别是老年住宅、老年康复辅具的研究开发。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引导旅游企业完善和开发适合老年朋友的旅游项目和路线,满足新一代老年人旅游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