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青岛长春路银行中割喉 |
金榜题名,这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可是在高考前,高中生要经过三年的紧张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昨天上午10时左右,在青岛长春路上的一家银行中发生了一起意外,一名学习优秀的17岁少年突然举起刀片割向了自己的喉咙,万幸的是刀片没有割伤动脉和气管,少年与死神擦肩而过。记者由此展开调查发现,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许多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家长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变化而让孩子的“心病”越来越重。对此,专家提醒家长平时客观评价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微小变化特别是孩子语言、服饰等方面的另类表现,并且及时疏导。
银行中突现“血脖”少年
“刚才我在银行中取钱,一回身看到一孩子脖子上满是鲜血,而他的手上则是一个锋利的刀片!”昨天上午10时左右,市民王先生拨打早报热线报料说。
记者闻讯赶到事发银行,小胡已经被送往了医院,这个面积不大的银行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在银行的座椅和地上,记者并未发现血迹,但是说起这起意外,目击者王先生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说话的语速飞快。他告诉记者,当时少年坐在后排座位上,开始没有任何异常,突然间有人尖叫一声“血、血”,他转身一看伤者的脖子上满是血迹,银行的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10和120,周围的热心居民则在一帮劝导少年,怕他进一步做傻事。
“孩子挺斯文的,高高的个子,很乖巧懂事的样子,谁会想到他年纪轻轻走这一步。”目击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在银行工作人员报警后,110民警和120急救人员先后赶到了医院,小胡被搀出了银行送上了120急救车。
随后记者赶到了海慈医院急诊室,发现小胡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在脖子左侧割开了一道长近8厘米、深约1厘米的口子,万幸的是没有伤及动脉和气管,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一名匆匆而过的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记者顺着门缝看到,小胡脖子上流出的血迹将身上的T恤衫和牛仔裤都染红了,但是情绪相对稳定,双眼紧闭不与他人交流。对此小胡的父亲不断叹气。
“孩子成绩挺好的,就是太要强,学习压力大出了这事。”小胡父亲情绪低落地介绍说,他告诉记者,今年17岁的小胡在上高中,平常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性格有些过于要强,最近不知怎地,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总是达不到设定的目标。这名父亲担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孩子的心理有波动,简单说了几句后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银行所在辖区派出所的民警表示要到现场了解情况,这名父亲害怕警察的再次出现影响孩子的情绪,在小胡外伤稳定后悄悄带着孩子离开了医院。“外伤要治,心病更该及时治,年纪轻轻学习又好,应该早给他解开这个疙瘩。”一名市民说。
高中生:
心中多有难解“疙瘩”
在采访完这起意外后,记者通过QQ群、电话、邮件、校内网等多种方式随机采访了100名高中生,结果超过八成的学生坦言自己压力很大,因此而产生了很多反常的举动。
今年考上青岛一所名校的小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很低落,因为“十一”假期即将结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中前十名的他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但是他坦言烦透了上学,有时候看见书本就有想撕掉的冲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说成绩说得多,现在基本不说了,但是一些细小的暗示我能看出来,和他们聊天最多的话题就是谁谁家的孩子从名校毕业后挣多少多少钱,多么有出息,这样的话听多了很难有个好心情。”小周介绍说。他告诉记者,他的睡觉时间在初中的时候是晚上10时,现在经常是晚上12时,并不是自己想学习,而是因为压力大根本睡不着。
在一片嘈杂的音乐声中,正在读高二的小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听得出她的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但是在短暂的采访中她还是不断让身边的朋友帮自己点歌。“求你,别跟我聊学习行吗?我现在就想唱歌。”小田在电话另一头恳求说。她告诉记者,以前是烦心的时候她才跟朋友唱歌,但是在“十一”期间,她基本每天都在KTV呆一会儿,不愿回家更不愿意谈学习。“学也没用,不管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隔壁那个谁谁谁。”虽然不让记者谈学习,但是在电话结束时她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压力有时候真不是父母给的,但是你看看我妈整天卖菜连饭都吃不上,考不进级部前三十名我自己都想抽自己,有一次考砸了我就用棍子打了自己一顿。”在平度一所高中上高一的小刘介绍说,来自单亲家庭的他坦言,自己的压力多数是自己加的。
家长困惑:
孩子的心难捉摸
高中生感觉压力大,很多学生家长们也感到憋屈。“现在的孩子说不得,但是有些事你不说又实在看不下眼去。应付工作已经是焦头烂额,但是比起这小祖宗来,工作上的事根本不算是事。”学生家长宋先生叹了口气说。
宋先生的孩子已经上高二了,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是在宋先生眼中孩子有一大堆的缺点,沉溺电子游戏、喜欢怪异服装、经常蹦出网络词汇,以前看不惯他还训斥几句,引起了孩子的激烈反抗。在“冷战”期孩子的成绩不断下降,几次较量后他就不大说孩子了,可是看到问题还是会担心,想和孩子交流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不知好歹,我辛苦给她做的营养早餐不吃,非要去吃路边摊,你越说其中的危害她越来劲,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吴女士说起孩子也是一肚子委屈,她现在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越是她极力反对的事情孩子干得越起劲,好像故意和她作对。
除了对家长的建议激烈反应外,还有很多学生视家长为“空气”,也让家长们感到困惑。“有时候一个月孩子不和我说一句话,我问他点啥回答都是‘挺好的’,孩子现在想些什么我都不知道。对我这般冷漠,但是跟那些没见过一面的网友聊得却很起劲,难道我这亲妈还不如个网友?”家长臧女士伤心地向记者介绍她家的情况。(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