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您的名字罗援是否有特别含义?
罗援:我出生于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罗援这个名字由此而来。我们家其他几个孩子的名字也都有时代特征,大哥罗抗,抗日战争;二哥罗挺。挺进中原;老三罗援,抗美援朝;老四罗振,振兴中华,等等。六个孩子都是父亲根据时代取的名,每个字都带提手旁意味着威武不屈。
文汇报:从言论及作品看,您身上的军人情结十分浓厚,这与生长在军人家庭是否关?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具体事例?
罗援:准确地说,我们并不算军人家庭。 读书时填家庭出身,有工人、农民、革命军人、革命干部,我父亲当时在党中央、政府机关工作,属于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不一样。当然,他也是老红军“从红小鬼”一路走来,16岁参军,三过雪山草地,1955年所在部队集体转业,改建为中共中央调查部,1983年又与相关单位组成国家安全部#。我曾经在他90大寿写过一首祝寿词:“巴山蜀水育英雄,虎穴龙潭见忠诚。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形处建奇功”。算是对他革命经历的一个概括和称颂吧。我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性格爱好甚至价值取向都跟父亲的教导分不开。
长征时期,他和同乡伙伴在老家四川苍溪参加红军, 其中最要好的一个伙伴,因为总是乐观地咧着嘴笑所以外号“张豁嘴”,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再也没有力气前行,跟我父亲说:“青长同志,我不行了,你们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我父亲一直铭记战友的临终嘱托,并以此教育子女。他主张艰苦朴素,衣服几个孩子轮着穿,补丁累累也不觉得寒碜。孩子们都剃秃瓢儿,自己买剃头刀自己理发。暑假时,父亲还让我们到清洁队掏大粪,背着大粪桶走街串巷,跌跌撞撞,没人觉得辛苦,因为父亲教育我们劳动最光荣。他还利用假期把我们送到部队当小兵,当时还有其他一些领导人的孩子一起摸爬滚打,比如刘少奇的儿子刘源,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翮等。寒假时又把我们送到东北旺大队,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农民的孩子,我父亲没有忘本,也希望子女不要忘本。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父亲对我们既严格又民主。我们家每月都召开一次家庭民主会议,孩子可以对父母提出批评,父母也可以对孩子提出要求。尽管工作很忙,父亲仍用他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小学每次开家长会,他都骑着自行车亲自去,因此我小学成绩单上都有父亲的亲笔签名。
不应太过区分70后、80后、90后,只要教育方式得当,每个人都是中华好儿女
文汇报:如今您自己也是一位父亲,而且是军人父亲",您觉得,对于孩子的革命教育应该怎样进行?您父亲的方式是否在您这里得到延续?
罗援:我觉得革命传统教育应该是一种基因传承,家风家训、我父亲的方式当然在我们身上有所延续,但现在和当时有些不一样,所以还得根据不同情况稍微调整。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文革后禁演十多年的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 首次在北京展览馆演出,一票难求,我和爱人想方设法买到三张票,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一起去看。当时感慨万千,热血沸腾,但我女儿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当时我就特别气愤,把她训了一顿,这么感人的歌和场面你怎么能睡觉! 我爱人劝我说孩子现在学习负担特别重,在她看来,坐在这里不是为了受教育,而是休息。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教育不应是灌输式的,而应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所以我对女儿的教育更多是以身作则,并且在她能接受的场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她积极组织唱红歌、跳红舞,多次在演讲比赛中获奖,现在已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汇报:当前革命传统教育有所缺失,“80后”刚出来时甚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那么,您如何看待青年人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罗援:我们的孩子并非舆论说的是“缺失的一代”,关键在于你怎么教育。有一次讲完课,一个大学生问我对90后的看法。我说,我脑子里从来没有80、90 的概念。硬生生将50、60、70、80、90后划分开,造成割裂和代际隔阂,实在有点别有用心。现在80、90后无非生活条件优越一点,但爱国潜质都一样,关键是怎么把它激发出来。当初奥运护圣火等一些大事件,一夜之间,全球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都是年轻人做的?我有一次去八一中学宣讲周恩来精神,一个多小时讲下来,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很多人感动地哭了。第二天校长拿着一个孩子的日记给我看,日记写道:“罗援将军今天的一堂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知道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像周恩来那样做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无论是60、70后还是80、90后,其实都是革命的后代,他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新锐力量。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培养,怎样正面教育和诱导。
文汇报:您曾经对《亮剑》表示赞赏。那么对于当前比较火热的军事题材类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您如何看?这类影视剧对爱国主义教育是否有促进作用?
罗援:我觉得这种题材的影视剧非常有必要,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寓教于乐。在理想信念有所缺失、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情况下,我们提倡这种民族精神,弘扬这种主旋律具有特殊的意义。像《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都是红色经典。这对社会氛围的构建、民族精神的提升、理想信念的升华都很有帮助。我并非反对流行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和市场,但它不能成为文化主流,成为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它充其量就是消遣解闷的角色,成为文化补充。
我以前也说过,一个民族必须有尚武精神,尚武就是阳刚之气。当下某些影视剧追求庸俗",娱乐大众,阴柔气和脂粉气太重,这会腐蚀民族精神和奋斗意志,一旦危难当头,将是国家很大的困境,所以不妨从长远的战略高度来考虑这种社会现象。
我们必须铭记那些为共和国流血牺牲的英雄
文汇报:2009年您曾建议在建国60周年阅兵盛典中增加老兵方队。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触发的灵感是什么?
罗援:我对部队感情很深,那是生死之交的战友情,所以当我有能力时就应该为他们的利益呼吁#。老兵方队的主要灵感是我父亲一个老战友的孩子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建国60周年之际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前辈,他们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 比如十大元帅,7个受过重伤,其中最多的是刘伯承,他9次受伤,身上有10块弹片;十个大将也有7个受过重伤,最多的是徐海东,身上有20块弹片。据说受伤最多的将军是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徐其孝",当记者采访时问他身上有多少弹片? 他说数都数不清,“光看肚皮就有30多块,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你,这些弹片都在前面,说明我不是逃兵。”2008年军事科学院建院50周年,设立了一个院史馆,镇馆之宝就是科学院老栋梁、战功赫赫的粟裕大将火化时在头颅中发现的3块弹片。他生前一直头疼,但不知道具体原因,火化才发现这3块弹片。
这些事件震撼了我,这正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民族精神所在,是我党的不朽勋章。英雄应该被铭记! 当时提案一出,就得到贾庆林主席高度重视,随后便被采纳。浴血奋战老兵方队就这样成立了,当时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一起,在观礼台上看到这些老军人,心里非常激动,我们情不自禁地向他们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人民军队不仅是武装集团,还是文化集团
文汇报:一般印象中,军人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欠缺,但您的文学修养却和军事素质一样过硬。请问您对文学的热爱来自谁的影响? 在阅读上有何偏向?
罗援:你这个理解还是有些片面。 其实我们的人民军队不仅是武装集团,也是文化集团。没有文化的军队将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毛主席及其他很多共和国将领都是文韬武略,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就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从基层战士到文书,再到参谋、研究员也都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我在这方面其实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他虽然是泥腿子出身,但作为初中生,当时在红军中也算小知识分子啦,在文学上有些造诣#。除此之外,我的小学语文潘老师,中学语文鲍老师都对我影响很大。鲍老师当时经常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我至今和他们保持联系,教师节就去探望,到了军事科学院后,利用业余时间我自学报考了北师大中文系,这段经历也给了我很大帮助。不过我看书较杂,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闲暇时也会研究一下诗词格律。现在有了网络,我也开始追赶潮流,在网上看电子书比较多。
文汇报:您的作品中其实《满江红》偏多,这是您军人的身份和部队经历使然吗? 您自己最满意哪首作品?
罗援:文若其人,按婉约派和豪放派来区分,我想我还是属于豪放派吧(笑),这跟本人的性格和经历恐怕有很大关系。当然, 反过来说文学熏陶对人格、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确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我来说",文章主要还是要有一种激情和不吐不快的感觉在推动,它是感情的宣泄。我的词大部分按格律平仄来填,少部分也不太拘泥格律,因为太恪守旧规,容易因文害意,所以我更偏重情感的抒发。
至于作品,不能说最满意,应该说感情最激荡的是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含泪而做的那首《满江红 国殇》。当时惊闻哀讯,悲痛万分,又看到我们的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力参与救援工作,有一股激情萦绕在心,不吐不快。于是我在下半阙感慨道:“撼山易,试军否?”它援引自“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们的军队就有这种不输于岳家军的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
人一辈子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文汇报:1968年入伍在基层摔打,1978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工作,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您觉得自己的秘诀在哪里?
罗援: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必须知恩、 感恩&、报恩。我的军旅生涯一路上都有贵人相助,伯乐相知。
1968年因为时代原因,我失去当兵资格,能进部队要感谢我父亲的老战友刘忠将军",他冒着政治风险把我送进云南边防部队。在部队中,从一名基层战士提升为军作训处参谋,又要感谢老军长董占林,他在基层部队视察时将我“捡”了出来。参谋业务的提高则得益于老处长李凡、章士奇、尹维学。1978年从野战部队走向军事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则要感谢张晶将军,他当时是《军事学术》的编辑,曾为我修改推荐论文,是我军事研究的领路人。在军事科学院,老副院长李际均给我教诲最多,令我的军事理论水平再次得到提升。当然,我的老战友何其宗将军、张铁民、蔡四维等也一直在学习和工作上给我很多帮助与指导。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这一生非常有幸,得遇诸多恩师益友,所以,我也时时鞭策自己,不能辜负他们的培养和期望。
更多精彩,请点击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