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推动排华道歉议案华裔女教授:国强最关键(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10月10日08:59
修建铁路的华工。资料图片
修建铁路的华工。资料图片

华工在船上。 资料图片
华工在船上。 资料图片

新会华侨义冢。 林旭娜 摄
新会华侨义冢。 林旭娜 摄

  美国参议院10月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法案通过的背后,是众多美籍华人的大力推动。为何要致力于推动美国针对排华法案进行道歉?推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美国国会是如何被说服的?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致力于推动排华法案道歉议案的华美社成员、华裔女教授董洁林女士。

  南方日报:请问您一直致力于推动道歉议案的动力是什么呢?

  董洁林:我是1982年拿到奖学金赴美留学的。我们这一辈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事业一直比较顺利。但后来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移民聊起了身份认同的问题,后来查阅历史资料才发现,第一代华裔移民曾遭受过如此不人道的待遇,美国的历史上还有如此的黑暗篇章。而现在,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上也没有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我们推动道歉议案,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永远远离族群冲突。

  南方日报:准备议案的过程中,都有哪些难点呢?

  董洁林:首先是措辞。议案的用语要让尽可能多的人都能接受。其次,要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都找到支持者,以避免陷入党争的拉锯战。然后就是说服美国国会提高议案的优先级,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华裔社群在美国逐渐发展壮大

  南方日报:那么你们是怎样说服美国国会的呢?

  董洁林:美国国会总是说有更重要的议程,经济危机、失业率等等。我们就跟他们说,历史上关于黑人、印第安人等族裔的歧视都已经通过国会道歉,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排斥过华人的国家也通过了向华裔致歉的议案。从道义上讲,美国国会没有不通过这项议案的理由。这是晓以大义。而且,近年来,华裔社群在美国逐渐发展壮大,参政意识逐渐提高,在政界影响力也强大起来。美国政客们为了争取民意,也要通过这样的议案来争取华裔美国人的支持。民意就是选票,对于议员来说,这是利益所在。不管是从“义”还是“利”的角度,都应该通过这项议案。

  说服美国国会提高议案优先级

  “对这份迟到的公正感到安慰”

  华人社区反应

  美国参议院10月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据悉,法案在参议院通过之后,下一步就是推动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通过,预计在明年5月份。

  关键是中国国力强大

  南方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美国德州广东总会董事局主席陈灼刚。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美交流的他对参议院通过法案表示欢迎,“身边的老华侨都表现得相当激动,尤其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军队中做后勤的老华侨们,对这份迟到的公正感到安慰。”

  陈灼刚在美国生活了31年。他表示,美国华人社会长期努力推动参众两院通过为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的法案。“如今取得重大进展,最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中国国力强大,以及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的深入。”

  作为美国众议院德州一个区域的亚裔委员,陈灼刚多次邀请该区域众议员Sheila Jackson Lee参加华人社区活动。“5年前,在许多美国人的概念中,中国要么非常贫穷落后,要么极端强大,很多人的认识有失偏颇。近年沟通多了,越来越多美国参众议员参加华人社区活动,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这都推动了法案的通过。”

  几代人努力换回可喜结局

  “如今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可喜的结局。”驻美中华总会馆总董雷华钦也表示,承认历史错误,不是回头,而是向前,是反省过往的悔悟,是避免历史重蹈覆辙。

  朱感生是圣荷西市史上第一位华裔市议员。他在获悉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表示,道歉法案的通过虽说来得有点晚,但值得庆幸,“国会华裔众议员赵美心等都对这一道歉法案在国会通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朱感生看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的多元化已在各族裔社区根深蒂固,他相信,随着美国的民主精神深入人心,华裔和其他族裔在各领域将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排华法案受害者多是五邑人

  华侨历史研究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谈排华法案

  视点

  “美国排华法案建立在华人血泪和冤屈之上,而其中受害者多是广东五邑人。”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华侨历史研究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他向记者介绍,美国参议院这次终于就排华法案进行道歉,是迟来的正义。它不仅仅是华人社会的胜利,也是美国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重大事件。

  自清朝以来,广东尤其是江门一带素有出外谋生的传统。据清朝台山地方志记载,出外谋生“无村无之”。据张国雄了解,在19世纪末,也就是在排华法案颁布期间,五邑人在国外超过10万人,其中大多数在美国和加拿大。

  他们在北美从事采金、修铁路,以及在美国加州从事农业开发和水利建设。在修建美国铁路的华工中,最多的是广东人,而广东人中最多的五邑人。他们前期在干苦力时,没有经济基础,而且从中国到美国要越过太平洋,其家属是根本无法赴美的。后来,有的人生活稳定了,就申请加入美国籍,但被移民局拒绝了。而在讨论排华法案时,议员们却倒打一耙,说华人不愿加入美国籍和融入美国文化。

  排华法案产生的背景既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也有种族歧视原因,张国雄分析说。

  华人劳工所做的两大主要工作就是:挖金矿和修铁路。正是这两方面工作对美国城市兴起、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

  排华法案是从华人最多的西岸开始,加州首先颁布了类似的法令,后来到美国国会。当时,中国人瘦小、留着辫子,有着与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宗教。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白人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来排斥中国人。主张排华者提出:华人有诸多的恶习和偏见,不可能接受美国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标准。

  当时,一个典型的矛盾人物就是斯坦福。他既是开发美国铁路建设的企业家,也是作为议员的政客。他的企业雇用了大量勤劳和低薪的华工,他自己家里也有华人佣人,但他却在排华法案表决时投票支持。这是兔死狗烹,排华法案对华人劳工阶层的冲击最大。

  参议院道歉不仅是华人社会的胜利

  张国雄认为,排华法案是美国的污点,是其继黑奴制度之后种族歧视的延续。尽管当时的清朝政府提出抗议,但弱国根本没有权威,被置之不理。而且,其颁布后还经过多次修改,一次比一次收紧对华人的政策。

  从此,华人在美国的生活更加艰辛,只能更加集中在华人社区,与社会愈来愈疏远,过着老鼠般的生活。“唐人街”也就在一些城市兴起。

  许多华人劳工不方便回乡,即使有了居住证,也出现过被拒绝入境的情况。他们的家属就更加不允许去美国。所以,侨乡的妇女最可悲可怜,从此一辈子与丈夫再也见不到面,守活寡。

  张国雄表示,从1993年起,美国国会已经就种族歧视作过5次道歉,包括出兵夏威夷推翻土著王朝、二战期间关押日本侨民、黑奴制度等。参议院这次终于就排华法案进行道歉,是迟来的正义。它不仅仅是华人社会的胜利,也是美国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重大事件。

  张国雄表示,都说华侨是革命之母,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许正因为海外华侨遭受了如此多的不公平待遇,使得他们从心理上对祖国和家乡非常怀念,也对国内革命非常关注和支持。

  修建美国铁路华工中广东人最多

  广东华侨墓下埋着悲惨侨史

  被卖“猪仔”漂洋过海,挖矿开荒客死异乡。华侨在美洲开发,尤其在修筑横贯美国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先后参加筑路的华工有四五万人,因病及事故死亡的,不下万人,其中部分人的尸骨最后在慈善机构和社团的帮助下得以落叶归根。

  记者不久前走访了位于新会和广州胸科医院里的华侨义冢,见证了这段悲惨的华侨史。

  新会陆续发现华侨义冢

  根据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伟强保存的资料,从1992年开始,新会陆续发现华侨义冢,七八年间,新会原本静寂的山野中,共发现7处华侨义冢,现存2614穴,其中既有美洲华侨冢,也有越南华侨冢,它们大多为新会退休教师欧济霖所发现。广东出现这么多无主华侨尸骸,其背后是一页血迹斑斑的海外移民史。

  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在《四巨头》一书中描述过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中国工人在内华达高山区的情况:在40英尺厚的积雪底部开挖了涵洞,3000多名工人过着奇怪的鼹鼠似的生活……随着雪在顶部山脊聚积,雪崩频繁发生,其先兆仅仅是一声雷鸣似的轰响,一瞬之间,一队工人、一间棚屋,有时甚至整个营地都以令人晕眩的速度坠落到几英里之下的峡谷底部。几个月后,他们的尸体才被发现。

  目前发现的华侨墓,基本都在广东,根据《世界华侨华人词典》,有记载的华侨义冢,只有白云山下建于1871年的“华侨千人墓”。几年前,原籍新会的美国加州大学牙医系教授谭雅伦带着学生回国考察,实地调研了新会几座华侨墓后评价很高。

  没有全名或无名姓墓主不在少数

  记者在几个义冢群中,拨开野草察看墓碑,发现没有全名或无名姓的墓主不在少数。如旅美华侨义冢基本可归为无名氏或姓氏不全者,大约占到全部墓穴的近三成。据介绍,当年美国和巴拿马修葺铁路和运河时,新会华侨死伤人数众多,运回新会后,由仁育堂、仁安医院和积德社等安排安葬,很多逝者身份不清楚。

  “当时华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活着时互相称呼也比较随意,后死者可能没有记下这些死者的全名,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批墓主在旅美时期的处境。”欧济霖在义冢研究文章中这样分析。

  南方日报记者 林旭娜

  侨居国设街道纪念华工

  链接

  19世纪,大批广东人以“卖猪仔”方式到美洲和东南亚。到了侨居国,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先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作出了惨重的牺牲,也为侨居国的繁荣,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世界各地对华侨、华人的贡献是十分感念的。加拿大多伦多有铁路华工纪念碑,碑文镌刻着:“1880年—1885年,有1.7万中国男工到来修筑铁路,其中有4000多人在危险地段上丧失生命……特立此碑,以示纪念。”

  印度尼西亚的金矿、石油矿,泰国、缅甸的锡矿等矿山,菲律宾的铁矿,爪哇的荒山,苏门答腊的烟草园,马来西亚的橡胶园等的开发和马尼拉等城市的建设、印度尼西亚各项公共工程以及由荒岛开发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商港槟城的建设等,都包含着广东籍华侨在内的广大华侨与当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

  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每年中元节,都要对客死异域而身后无亲属的先侨祠庙或墓地进行隆重的拜祭仪式。

  在各国,还有很多以华侨命名的街道,以示纪念。越南南部胡志明市,有一条街道名叫莫玖街。此街系越南人民为缅怀17、18世纪开发越南南部和下柬埔寨的著名华侨莫玖(1655年—1735年,广东雷州人)而建。

  旧金山市林耀华街也是类似情况。1958年5月16日,美国旧金山市在唐人街中心的花园角举行了旧金山林耀华街的命名典礼,这是美国第一条以华人命名的街道。林耀华是美国著名华人社区活动家,在废除排华法律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904年,马来西亚华侨巨富、一代侨领姚德胜(1859年—1915年,广东平远人)接受霹露州首府怡保市政当局的商请,用一年多时间,在该市建成了长1000米、均为两层楼房店铺的新街,名为“姚德胜街”。林旭娜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雷雨 徐林 实习生 刘竹溪

  通讯员 黄爱成 美国侨报记者组

  统筹:林亚茗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