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宋雨桂先生讲座:“黄公望是个要求进步的有为青年……”
原定下午2时,本报邀请宋雨桂先生为广大美术爱好者进行艺术讲座,还没到时间,辽博多功能厅内的240多张席位就已经爆满,还有400多位观众没有座。
虽然给本报打电话预订艺术讲座的观众只有200多人,但是好多参加完开幕式的观众中午留下来要听下午的讲座,致使现场观众人数超出预订的3倍,不得不由原定的辽博多功能厅换到辽博大厅进行。
讲座长达两个小时,气氛热烈。宋雨桂先生讲得深入浅出,语言幽默。他说,“黄公望是个要求进步的有为青年。本想以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但元朝那时候把人分了四等,由于汉人地位低下,直到中年,黄公望才被举荐做了个办理文案的小官,后来因为受别人牵连坐牢了……”
下午4时许,观众排起几十米的长队等待宋雨桂先生在本报八连版《新富春山居图》特刊上签名,签名结束时已经5时10分。
观展读者有创意:自制21米长“辽沈晚报版新富春山居图”
在签名现场,记者看到了利用本报八连版特刊制作的各种版本的《新富春山居图》。
读者老潘最有创意,他自制了21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我买了帆布、油布、硬纸片等材质,用浆糊、大力胶等装裱,都不理想。我想干脆花个几千元让装裱店干,谁知干不了,因为报纸跟宣纸不一样,装裱效果差很多。最后我自制了材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装裱完。 ”
集报人魏润生的创意很实用,他只用了两套报纸,正反面用透明胶,仅用了半天时间裱完,有18米长,“我在卷首留了白,那是请宋老签字的地方”。
本报评报员孙铁鹏说,八连版《新富春山居图》特刊他一下子买了12份,准备收藏。 记者 王素梅 王志东
观展提示
《新富春山居图》展览时间:10月9日至15日。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一楼1号展厅。
昨日,66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及展览活动。一位观众用放大镜欣赏《新富春山居图》。还有不少观众拿着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拍摄长卷。 本版图片由记者 潘恩战 摄
闻讯赶来的辽沈观众和书画爱好者排起了长龙,他们边看长卷边发出感慨。
本报邀请宋雨桂在博物馆大厅为观众做艺术讲座,现场观众人数超出预订的3倍。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