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老龄化来袭 我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天津网
2011年10月14日16:02
全国各省市老龄人口比例排名
全国各省市老龄人口比例排名

当我们渐渐老去 资料图片
当我们渐渐老去 资料图片

老龄化来袭
老龄化来袭

  我们准备好了吗

  全国26个省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速,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环渤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明显。

  根据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老龄化持续严重65岁以上1214万,山东省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势严峻。据预测,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接近1亿。“十二五”期间,劳动适龄人口保持在7000万人以上的规模,老年人口总量逐年上升,2015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14万人,占总人口的12.3%。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1996年早于全国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来的最早、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目前,辽宁全省人口总数为4246.1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657.3万,占人口总量的15.47%,并且每年以3.32%的速度递增。

  河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以5919726人的规模位居全国第19位,占全省总人口的8.24%,低于全国8.87%的水平。而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河北省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进入高增长阶段。这意味着,作为全国26个老龄化省份之一的河北,老龄化进程还在加速!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人口研究专家王金营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河北省20至34岁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已经不足,预计人口红利期尚可持续20年左右。“人口红利期”一般指生育率下降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降低,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的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就业压力非常大,但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收益,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王金营分析认为,目前河北老龄人口接近600万,大约是9个劳动力供养1位老人,处于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人口红利期。

  26个省市步入老龄化

  专家指出,不要只看到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因为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资源”。

  “我们不应只看到老龄化的负面影响,还应看到其潜在的经济机遇和财富创造的价值,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辑部主任牟新渝介绍,“积极老龄化”概念是200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这一概念认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

  “人口老龄化可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具体情况尚不明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姚远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果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老龄产业发展、重视老年人的价值、合理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那么挑战就可能变成机遇。

  人口老龄化只是代表着老年人口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严重问题,关键要看相关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应对得好,人口老龄化并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据《中国社会科学报》

  今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总人口约13.7亿人,65岁以及以上总人口为1.19亿人,占8.87%。

  我国26个省份(84%)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惯例,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也采用这个标准。内蒙古目前是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红线7%最少的,为7.56%。从人口数上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及以上人口已有27个省份超过了百万,人口大省山东、四川、江苏、河南位列前4位,山东更是接近千万,到942.98万人。

  按照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从高到低排列,26个省份依次为重庆、四川、江苏、辽宁、安徽、上海、山东、湖南、浙江、广西、湖北、北京、贵州、陕西、天津、吉林、河南、黑龙江、河北、甘肃、福建、海南、云南、江西、山西、内蒙古。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

  据《法制晚报》

  老龄人口≠社会“包袱”

  社会化养老:景很美路尚远

  王金营说:“截至2010年年底,河北65岁及以上人口有590多万,其中需要进入养老机构的人口按5%-10%来估算,将有30万至60万,而目前全省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3.25万张。”如此大的差距,不禁让记者感慨:未来,人们去哪里养老?毕竟,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已显得势单力薄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一个家庭已难以承受赡养双方共四位老人的重担。

  社会化养老需求巨大,社会化养老机构也在日益增多,但令人担忧的是,从家庭养老过渡到社会化养老,市场远未做好准备。

  最近媒体相继曝光多起养老机构护工虐待老人事件,让社会各界将关注目光再次聚焦到社会养老这个话题上。郑州市畅乐园老年公寓,护工郑焕明凌晨三四点叫醒被护理的老人,对其辱骂、殴打、捆绑,甚至逼老人喝尿;长春某养老院,竟用刷锅水泡馒头喂不能自理的老人……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发生这些令人痛心的个案,说明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都还要为破解社会化养老这个日益迫切的课题做更多努力。

  目前,全国尚未有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性社会养老法规。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老有所养”是每个人心中的期待,而建立起有序的社会养老机制则是这个愿望变成现实最好的保障。

  (本版图文整理/高创业 宏旭)

  国外养老良策

  美国:结伴养老

  芝加哥老龄化办公室在早些年就推出了“家园共享”计划,将60岁及以上,年龄段相仿,又有兴趣共享一个家的个人以合得来为前提进行甄选和配对。发言人米切尔认为:尤其是针对人群当中的老年阶层,这不失为一个既能建立友谊又能减少家庭开支的好办法。

  德国:“储时”养老

  为了解决老年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德国政府实施了“储存时间”制度:公民年满18岁后,要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义务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参加老年看护的义务工作者可以累计服务时间,换取年老后自己享受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

  日本:社区养老

  日本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中心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扩大了家庭服务员队伍,设有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及特别看护的短时服务设施、日间服务中心等,提供各种日间服务(包括饮食和体育锻炼)。

  综合《河北日报》等

  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责任编辑:UN9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