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三农高参”黄祖辉

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 作者: 叶 辉 蒋文龙
2011年10月17日16:23

  “三农高参”黄祖辉

  黄祖辉是睿智的。回首黄祖辉30年来的研究,人们惊奇地发现,“三农”领域的许多问题,黄祖辉其实都早已提出独到的分析和判断。这种睿智来自于对“三农”的专注和热爱,也来自于他兼容并蓄,对西方新理论的学习和借鉴。

  ■观察记者(特约) 叶 辉 蒋文龙

  改革开放前,浙江农村的贫穷落后可谓远近闻名。而今天,一提到浙江农村,人们则充满向往,无不称道。

  浙江农村的这一巨变,无疑应归功于浙江人民的创造。但与此同时,也离不开一大批“三农”研究人员,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正确决策,及时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浙江大学教授黄祖辉,就是这批研究人员的杰出代表。33年来,他发表“三农”研究论文200多篇,专(译)著10部,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项。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农民市民化”概念和政策主张,最早在“两会”上提出“暂停征收农业税”建议,推动浙江省在全国最早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条例”。

  人们亲切地称黄祖辉为“三农高参”。

  源自“北大荒”的“三农”情怀

  1969年6月,年仅17岁的黄祖辉,被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裹胁着,从繁华的上海大都市来到偏僻荒凉的北国边陲—黑龙江北安县引龙河国营农场良种场。

  在这里,黄祖辉第一次体验饥寒交迫,第一次感到身心疲惫,第一次觉得前途渺茫⋯⋯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艰辛的劳动之余,黄祖辉不得不思考这些沉重的问题。

  在“北大荒”农场,黄祖辉度过了整整9个年头。1978年,他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入校不久,他就和同学合作,在权威刊物《经济研究》上发表了论文《应重视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此后,他继续深造,到浙江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进修。原来苦苦思索,得不到解答的许多“三农”问题,此时变得渐渐清晰起来。他才思泉涌,喷薄而出。

  2008年,黄祖辉从发表的200余篇研究文章中,精选52篇,编辑出版了自选集《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同是上海知青,同在黑龙江农场插队,同年进入高校学习农业经济的陈锡文激情评价: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了中国“三农”问题的诸多方面⋯⋯从时间跨度看,也恰好是30年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跨度相一致,这看似一种巧合,却体现了一位理论工作者30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对中国农民的那份情怀。

  回首往事,黄祖辉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9年农场劳动。至今,黄祖辉每年都会回到黑龙江,与昔日的“插友”大杯大杯地干高度白酒。昔日的艰难困苦,早已烟消云散,沉淀下来的,是对“三农”不释的情怀。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