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区

发达国家在衰退吗?

作者:王一凡
2011年10月19日10:47

  印度:被GDP数据掩盖的

  “印度央行今年将印刷20亿张面值1000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7.73印度卢比)的钞票。”印度媒体日前如是报道,这一数目是去年的2倍,而今年500卢比面值钞票的印刷量将从上年的40亿张减为20亿张,这是1000卢比钞票的印数首次超过500卢比钞票,也将取代后者成为不同面值钞票中的主流品种。

  印度财政部一位官员说,自动取款机现在一次可以最多发放4万卢比,使用1000卢比面值的钞票会更加方便。银行也可以减少向自动取款机运送钞票的次数,也能节省成本。

  随着通胀逐步升高,引进更大面值钞票来减少货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和不便,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有业内人士戏称,印度的钞票面值有可能追赶上日本货币的水平。

  其实,印度媒体和不少印度人真正想和日本比较的是GDP,他们期望能早日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在印度国内掀起这一话题的是印度最大信用评级和研究公司CRISIL的一份报告。报告中,高级经济学家苏尼尔·辛哈表示,“如果没有地震和海啸,印度要到2013或2014年才能取代日本。”国际咨询机构普华永道近期也发布报告说,印度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则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GDP已经在2010年超过日本。

  这些研究结论让一些媒体和人士感到兴奋,因为就连相关报道本身也承认,印度GDP超过日本与否对国内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关键在于印度可以籍此在国际上要求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扮演更大的角色。而这正是印度所追求的。只不过,对此感到兴奋的人有意淡化了印度已经或将要超过日本的是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计算的GDP,而非世界更加通用的名义GDP。

  这一“研究成果”并没有获得官方和主流经济届人士的认同和采纳,或许他们觉得印度今年对日本的超越还“不值一提”。

  印度总理辛格早些时候表示,如果印度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将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他说,当前工业化国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这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不确定,但仍然要把第12个五年计划(2012年至2017年)的经济增幅目标确定为9%。

  不过经济飞速发展,依然改变不了很多东西:尽管印度塔塔集团收购了英国老牌汽车生产商捷豹路虎,并成为英国就业人数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但印度金融中心城市孟买仍然不得不依赖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建设的城市供水管道;尽管印度能源企业在澳大利亚和印尼大力收购煤炭资产,但印度9亿农村人口依然有40%的人没有通电;尽管印度首富可以花20亿美元为自己在孟买建造超豪华“安蒂拉”宫,但孟买60%的人口依然栖身于贫民窟之中。

  巴西: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本月的第一天是个周六。像以往一样,巴西首都最豪华的帕克购物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显示着这个国家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旺盛消费力。其中最为抢眼的是苹果专卖店门前,由于是iPad2平板电脑登陆巴西市场的首日,更是排起一眼望不见头的长龙。一部16GB/WiFi高达1500雷亚尔(1元人民币约合0.276雷亚尔),比美国市场上高出近一倍,而巴西人仍在如此踊跃地抢购,令人不禁啧啧叹息。

  但是,这种“购销两旺”场景的背后,巴西却在上个月刚刚经历了一场金融风波。受到愈演愈烈的欧美债务危机,巴西股市在享受了数年牛市的好景后,9月份遭遇了连续暴跌的股灾,全月累计共下跌了23%。与此同时,汇市也经历了一场风暴,巴西央行两次大规模入市干预。

  对于此次巴西9月份发生金融风暴,官方显然不愿意大肆声张,而是将之归咎于金融市场大规模的投机行为。但当地的学者和专家却一针见血指出,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而欧洲国家的趋势又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形势呈现二次探底的危险,因此必将给新兴经济国家带来较大冲击。他们认为,虽然目前它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还没有显现,但已经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这可能是一场即将到来风暴的前兆。

  巴西经济咨询公司CRU战略公司专家普拉特认为,巴西所获得外国投资主要来自于欧洲,而目前那里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开始抽出资金,以应对母公司发生的财政困难。另外,巴西经济还具有一个软肋,就是外贸的一半以上依赖于大宗商品的出口,而且顺差也主要靠它获得。目前,继石油和黄金之后,许多大宗商品项目也呈现价格疲软现象,因此不少外资认为在巴西已无利可图,纷纷从巴西撤走资金。

  在发生金融风波的同时,巴西政府不断放话给巴西经济打气。罗塞夫总统表示,国家拥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和充沛的外汇储备,因此不惧怕任何可能出现的新危机。然而,专家们却对此很不以为然。巴西对外贸易委员会德卡斯特罗说,旺盛内需是靠国民大规模信贷获得的,而目前居民的平均负债率超过了20%,这本身就有发生债务危机的危险。而且,巴西目前所拥有的3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于应对一场全球性大危机是杯水车薪。

  其实,为了应对一场新的国际危机,巴西政府已经在悄然做出准备。8月31日,巴西央行在今年连续5次升息之后,突然宣布降低银行利率,并表示在年内还要实施两次降息。此外,政府还在9月6日和17日,分别宣布提高7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和进口汽车的工业产品税,此举是为了限制进口的增长和保护本国工业。专家指出,每当巴西较多地使用贸易保护武器时候,那就是它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9月23日,巴西最大报纸《圣保罗报》在其头版头条发表评述说,随着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步加剧,新兴经济大国将不会像2008年时那样幸免于难。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国家存在着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本币贬值的担忧;另一方面,受危机影响的国家将出现需求减少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危险。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