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本众议员:中日至少要做和平相处的“邻居”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10月20日15:50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0日发表专访日本自民党籍众议院议员竹下亘的文章。竹下亘指出,要认识日中两国都无法选择“邻居”,不管日本也好,中国也好,谁都不能“搬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想怎样与邻居相处,尽量争取成为好邻居,退一步说,也不要成为坏邻居,至少是能够和平相处的邻居。这就需要政治家的智慧与胆量了。

  文章摘编如下:

  四十年风雨,四十年沧桑。明年将是中日恢复邦交40周年的日子。此时此刻,“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不仅怀念为中日关系发展作过贡献的中日两国众多政治家,也希望能够听一听当今日本政治家对此以及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建议。8月26日下午,《日本新华侨报》记者前往日本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对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的弟弟、自民党籍众议院议员竹下亘进行了专访。下面是访谈摘要。

  中日两国应携手促进世界和平

  《日本新华侨报》:明年,我们即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日子。回顾这40年走过的道路,您的哥哥竹下登以及您本人都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这期间,中日关系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既有良性的互动,也有磕磕碰碰。您认为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应该注意什么呢?

  竹下亘:我和我的哥哥竹下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比他小23岁,身高也差17厘米左右。我是从给他做秘书开始进入政界的。在那之前的中日关系,我没有亲身的经历,也就说不清楚。只是感觉当年能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日中双方都做出了很大努力。恢复邦交以后,双方都一直朝着相互友好、发展密切关系的方向努力,基本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到了竹下登担任日本首相期间的日中关系更是如此。日中两国在国际社会进行合作,就可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成熟

  《日本新华侨报》:不错,中日关系的确存在一些发展性的障碍问题。但是,有一种看法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日本经历过那场不愉快战争而又对中国怀着愧疚心情的一代政治家已经基本离开人世。伴随着那一代日本政治家的离去,日本政界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力量正在变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竹下亘:我认为,今天的日中关系并不能说完全不好。现在,日中双方如果觉得对方有什么问题的话,都可以互相说出来。彼此都可以说具体的问题,也可以说如果你这样做,我们之间的关系会恶化,如果你这样做,我接受不了。实话说出来后,日中两国之间肯定会有一些不愉快。但双方冷静地想一想后,还是会从国家利益出发做出最务实的选择。日中之间也会相互协调,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我认为这是日中关系成熟的一种表现,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日中关系已经完全成熟,但和以前相比,可以说成熟了很多。

  老一代政治家总是要去世的。现在,关键是要认识日中两国都无法选择“邻居”,不管日本也好,中国也好,谁都不能“搬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想怎样与邻居相处,尽量争取成为好邻居,退一步说,也不要成为坏邻居,至少是能够和平相处的邻居。这就需要政治家的智慧与胆量了。

  日本市场还是很不开放的

  《日本新华侨报》:您以前做过NHK电视台早间经济节目和NHK经济杂志等媒体的记者和评论员。现在,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比以前有了长足发展。二三十年前,主要是日本向中国投资,在中国成立独资、合资企业。近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在日本大量投资,很多日本媒体对这种情况表示担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竹下亘:经济关系本身就是相互的。当年,日本企业到中国进行投资,现在,中国企业也开始在日本进行投资,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日中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我注意到,投资的主要方向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和技术提高也在不断变化,日本最开始是在中国投资钢铁等行业,后来慢慢转向电子产业等。从中国企业投资日本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来日本投资一般看重日本的市场和技术。

  我要说的是,日本的市场还是很不开放的。这种不开放不是说日本违背WTO准则设置壁垒,而是在民众的心里。他们看见中国企业投资后,会这样问:难道日本企业的产品不行了吗?中国企业在日本投资不仅面临税收、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还因为很多投资集中在日本的高技术领域而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担忧。日本怕失去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当时吸引投资的力度非常大。不管是从土地还是税收方面都给予了外资企业很大的优惠,这也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我感觉,中国的魄力和推动事业的速度值得日本学习。(蒋丰)

  作者:蒋丰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