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刘德炳)得知北京市公租房将外地人纳入保障范围,一些租房子的外地人群正盼着通过公租房实现住房梦想。刚刚出台的北京市公租房相关管理办法给予了外地来京人员一定的希望,但同时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如工作年限等。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分配公平,不过其准入标准仍有待细化。
外来人口可申请公租房 北京市住保办副主任邹劲松表示:“与以前的保障房分配不同,此次在配租对象上明确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范畴,这是在北京大力建设公租房的背景下,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根据19日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外省份来京人员申请公租房的准入条件是在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能力,有稳定收入,能提供同期暂住证、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北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
据悉,北京市早期试点建设的公租房今年稍早时候已开始对外地人开放,旨在为此次正式开放积累经验。主要集中于产业园区,一种是高端人才房,包括海外引进人才、高端科研人才等;另一种是青年宿舍,解决技术工人的住房难题。
显然,就准入标准来看,此次出台的北京市公租房配租相关办法,意味着有更多的外地人能够申请公租房。但针对外地人的配租方案仍有待细化。
根据规定,外地来京人员申请公租房的具体条件将由北京市各区县人民政府结合区县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
分析人士指出,结合此次出台的公租房配租办法,仍有待于细化的方案主要涉及两个标准:一个是工作年限,一个是收入标准。截至目前,北京市尚无区县制定出相关细则。
公租房将稀释商品房市场但短期效果难现 据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介绍,在京长期工作的外地人可申请公租房的政策,将成为缓解租赁市场压力的突破口。据预测,今年租赁市场上至少70余万套的房源被外地人消化,每年几十万的外地新增人口也为租赁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量外来人口进京,造成租赁需求日益膨胀,房源紧缺成为推动租金上涨的一大原因。”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公租房保障对象包含了外地人群和城市新就业职工,稀释了普通租赁市场的需求,自然对目前的租金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政府手中有可以参与市场交易的租赁房源,可以拉低区域租赁均价,另外公租房价格也对区域租金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按照此次出台的北京市公租房配租办法的规定,租赁合同期限由双方约定,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张月表示,政策规定的租期比当前市场上普遍执行的一年左右的租期要长得多,长期签约会更有效冲抵租金上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当前租金长期平稳上涨的趋势之下,更有利于租金成本的节流,减小承租人的租金压力,避免房租短期快速波动。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季如进表示,租金水平的下降又将影响二手房市场的价格,并最终影响一手房市场,而且将外地人纳入保障对象,可以分流市场,减少了购房需求,这将对商品房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但张月同时表示,虽然公租房能够缓解租赁需求,但效果以及对租金的平抑作用,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体现的。目前,很多已经获得限价房、经适房购买资格的人群仍在等待轮候,这类人群对公租房的需求量大,并且将优先配租;同时符合条件的外地租客规模也将十分庞大。
年限标准不必太长 由于目前很多外地人居住在北京城六区,而事实上城六区相比其他区县而言,用地更为紧张,其中如东城区、西城区,本身就是旧城人口疏散区,其公租房对外地人的接纳能力自然较弱,这就意味着各区县标准难以统一。张月认为,这表明政策细化层面仍有一定难度。
对于外地人连续工作年限的设定,张月认为,应以3年左右最为适宜。若下限设置过低,面向人群过于广泛,则起不到保障作用,还容易造成公租房过于紧缺的局面。若下限设置过高,例如5年,部分人群可能早已不属于中低收入受保障的范畴。
季如进表示,北京市出台的公租房配租管理办法较好地考虑到了实际情况,那就是确实有很多外地人口长期在北京工作,但政策层面肯定不能完全放开,如果不做一定的限制,公租房的配租将面临极大压力。
据悉,目前国内有些城市也出台了公租房的配租管理办法,也有城市将外地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畴。
季如进表示,北京市公租房配租办法贴近实际,内容完善先进,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抑制高房租与高房价,缓解老百姓住房难题。这不单单体现在分配环节,从多渠道建设、多种优惠措施、租金管理、严厉打击骗购等多方面看,都具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UN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