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0月21日电(记者杨守勇、白林)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河北省邱县邱城镇农家孩子刘晓宇兴奋无比。“能到县实验中学读书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这个梦圆了。”同刘晓宇一样,邱县共有1700余名农村适龄学生,通过“初中进县城”战略一次性进入县实验中学就读,在河北省率先实现了初中教育“不择校”的目标。
“近年来,城里中学挤破门,农村中学空荡荡。城乡学校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越拉越大,"明星"学校成了"香饽饽"。”县长李红光说。以邱县实验中学为例,过去每年计划招生600人,却不得不扩容到1000人以上。农村初中生源逐年减少的同时,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惊人,农村优秀教师递减,而家长的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
去年6月份,只有26万人的邱县反弹琵琶求公平,针对自身农村生源少,易集中的特点,提出了“初中进县城、均衡办教育”的战略构想,并列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为此,邱县投资3000万元为县实验中学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将原东校区合并到西校区;并收购一所民办中学,整修增建为县实验中学新校区,使全县农村所有初中适龄学生全部在县城的这两所初中就读。
农村中学进城后,邱县将闲置的6所乡镇初中全部改建成了标准化小学,原有教学设施、仪器装备就地转化吸收。全县小学3至6年级学生全部就近集中到设施优良、管理精细的标准化小学就读,促进了全县小学教育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李红光说:“抹平城乡教育鸿沟,一种方法是把优质教育资源送下去,一种是把学生接上来。”送设备、派老师、拨专款,这条路子走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邱县反弹琵琶,将农村初中搬进城,统筹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初中进县城”后,为了加强师资力量,邱县从农村中学公开选拔了78名素质过硬的教师。县实验中学校长韩明江表示,让农村学生留得住、有进步、能成才,才是检验“初中进县城”成败的关键。农村新生集体入学后,学校实施了困难学生“导师制”,一位老师负责4-5名学生,学生们在思想和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喜人的变化。
(责任编辑:UN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