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山村法官创“猪八戒起诉书” 教导农民写起诉书

来源:新京报
2011年10月25日04:06
袁煜驰
袁煜驰
10月19日清晨7时30分,距离上班时间还有1个小时,早起的袁煜驰跑到法庭门外的菜园子里拔了几个胡萝卜,送到厨房拌凉菜。
  10月19日清晨7时30分,距离上班时间还有1个小时,早起的袁煜驰跑到法庭门外的菜园子里拔了几个胡萝卜,送到厨房拌凉菜。

  【人物志】 之二十二

  袁煜驰

  岗位:法官

  工作地点:门头沟斋堂法庭

  【生活剪影】

  周一进山,周五回家。

  为了表忠心,工资卡交给妻子。

  为了让农民会写起诉书,将孙悟空和猪八戒写进起诉书,贴到法庭门口。

  因为办公物品维修不便,自学成为维修工

  朱八戒在斋堂法庭深陷两宗官司。他告孙武空称,2009年元旦,他和朋友唐僧在南天门大食堂吃饭。孙武空因开朋友嫦娥的玩笑和他发生争执,孙武空用凳子砸伤他的头,住院治疗,10级伤残。朱八戒要求门头沟法院判决孙武空赔偿他各项损失5万余元。

  朱八戒同时被高九妹起诉离婚。高称,俩人自由恋爱成婚,并生儿子朱小戒。但朱八戒婚后酗酒并打骂她,曾被派出所民警批评教育。如今朱八戒家庭暴力不改,起诉要求离婚。

  两份巨大的起诉书贴在斋堂法庭安检口,人见人乐。这是法庭庭长袁煜驰写的起诉书范本。

  “这样的起诉书,村民爱看。”袁煜驰解释。他说山区群众教育水平不高,也没请律师的钱,常是空着手来立案,也搞不懂起诉书咋写。最初他和同事去街上发标准范本,但村民记不住。2009年3月,他写了这样两份起诉书贴上墙,不少村民一看就懂了。“为避免误会名著,猪八戒、孙悟空都用了谐音字。”袁煜驰说。

  事业

  从中国西部到北京西部

  袁煜驰,甘肃人,31岁,目前已在北京最西边的深山法庭斋堂法庭当了3年半庭长。

  2002年,袁煜驰大学毕业进入门头沟法院。当年11月11日,袁煜驰来到斋堂法庭当了书记员。

  上山不久,斋堂连下两场大雪,109国道冰雪覆盖没法通车,袁煜驰连续40天没能下山。当时的两位法官每晚回家住。法庭当时不能上外网,独自住在法庭的袁煜驰又怕又烦,常常一个人到院子里堆雪人。

  这还不是最让他烦恼的。当时两位法官都是斋堂人,原被告也是本地人,作为书记员,甘肃人袁煜驰听不懂当地方言,很难做庭审记录。

  袁煜驰开始苦练当地方言,请多名当地村民当语言老师。现在,他已完全是门头沟“百事通”,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斋堂话”。有个遗产纠纷案,袁煜驰跑到被告女儿家里,用“斋堂话”唠嗑,不一会儿,被告女儿同意调解。

  家庭

  二上斋堂女儿认生

  2008年初,袁煜驰已升任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当时,院里选拔年轻干部到斋堂轮岗当庭长,袁煜驰心动了。但女儿刚半岁,出生后常感冒发烧,5年的轮岗期,让妻子无法接受。袁煜驰和妻子商量了半天,妻子终于同意。

  第一次留守值班,袁煜驰半个月才回到家。好久不见女儿,他抱住女儿就亲,女儿却哇哇大哭,认生,不让他抱。为此,袁煜驰难过了好几天,有点后悔上山。

  春节7天假,庭长值头3天班,这已成了斋堂法庭不成文的惯例。2008年至2010年3个春节,袁煜驰都是1个人守在法庭里。“独自看电视,看两个小时就烦了,玩电脑上的小游戏,玩一会也倦了。大年除夕,周围鞭炮阵阵,女儿在电话里喊两声"爸爸",我在这头捂着嘴呜呜地就哭了。心里太酸。”

  2011年春节,征得院领导同意,袁煜驰把妻子、女儿和岳母带到斋堂法庭过年。一家人买了菜和肉带上山,在宿舍里包饺子过年。大年初一就在冷清的镇上街道溜达。

  如今女儿4岁了,每天粘着袁煜驰。偶尔和女儿视频聊天,女儿都把头往屏幕上撞,或用手在屏幕上使劲抓,似乎要钻进电脑把爸爸拽回去。女儿上幼儿园1年了,袁煜驰只送过2次,接过5次,没开过一次家长会。

  每周只有周六、日能在家,袁煜驰自知亏待妻子。于是,每次回家把洗衣做饭所有家务活都包了,还主动陪妻子逛街。为了表忠心,把工资卡上交,每月领点零花钱。“有时看到一些衣服或首饰,想买给她,媳妇倒不舍得了。”

  由于工作忙长期住斋堂,回次家开车来回四五个小时。如今,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家人都不告诉袁煜驰,怕他担心着急。“没办法,等轮岗结束,回去一定补偿他们。”

  工作

  山区审案重农村风俗

  “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能分老人遗产?”“打老婆几下有什么稀奇的?”“我没证据,但说的是事实,不信你们调查去!”……这类或错或赌气的话,袁煜驰听得最多。“有的村民认自己的死理,他不管啥是证据、开庭或判决。”袁煜驰说,遇到这种人法官只能劝,把法律掰开揉碎讲大白话,把村民的死理和法律合上辙,村民反而痛快,判也服,调也认。

  有个案子让袁煜驰印象深刻。几个子女争去世父母房产。被告的张某总不配合。开庭来了,却喝得脸红脖子粗,满口胡乱说。袁煜驰都急了:“你懂不懂尊重别人,喝成这样还能开庭吗?”他把原被告拉到村里现场开庭。当着周围街坊,张某酒也醒了,也不胡说了。

  “袁煜驰这人心细,有耐心,说的话实在,老百姓爱听。”同事李欢喜说。

  生活

  从法官到维修工

  燃气灶、打印机、冰柜……这些日常电器出故障了,袁煜驰都能鼓捣几下;电话串号了、网线断了……袁煜驰都能知道咋修。在山上4年,袁煜驰学了不少新本事。

  法院都有技术或物业人员,法官的工作只是日常审理,但袁煜驰在这里兼着后勤和物管。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坏了,打给厂家售后服务,至少得三四天才能去。于是,他和4个同事没事便鼓捣,时间长了也就知道怎么处理老毛病了。

  毕业近10年,同班同学有的进了国家部委、有的成了名律师。每次聚会总有人打趣“袁煜驰才31岁就成了法庭一把手,住在山里也算修身养性嘛”。袁煜驰反问:“要不你们也来养4年?”大家都笑了。

  让袁煜驰不安的是,等他2013年轮岗下山时,女儿就上小学了。那时他送女儿上幼儿园的次数会不会还是个位数?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博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贵彬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