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司机撞伤11岁女孩 送医途中将其丢弃菜市后失踪

来源:海力网-半岛晨报
2011年10月25日23:21

  《假意送医?撞人者中途扔了受伤女孩》后续

  读者和网友提供多条重要线索

  昨日起家属重点在8所学校蹲守

  16日上午9时许,一名女司机在侯二小区613站点将11岁女孩撞伤,在送受伤女孩去医院的途中,又将女孩扔在了大菜市,警方成立专案组重点展开调查。截至昨日17时,肇事女司机还未露面,但是读者和网友提供了多条重要线索。

  截至昨日17时,肇事女司机还未露面。警方表示,肇事者可能还是心存侥幸心理,但是警方加大了搜索和排查力度,已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展开了针对性的调查走访,目标范围越来越小。

  警方在全力侦破的同时,家属也在通过多种渠道寻找肇事女司机及肇事车辆。昨日家属说,他们已经锁定了8所学校作为重点蹲守的目标区域,其中有小学,也有辅导学校,家属们还准备发动更多的亲友,到目标区域进行逐一排查。

  昨日,记者来到医院看到,受伤女孩杨柳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骨折部位仍疼痛,她说希望撞她的阿姨能来医院看看她,“我可遭罪了,不光腿疼,整条腿包着厚厚的绷带,真难受。”她说,阿姨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相信她每一天都会在内心深处感到不安的,11岁的杨柳劝她早一点站出来,跟自己说声对不起。

  记者来庆新 见习记者金哲民

  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调查

  车祸发生后,姐妹俩是如何被赶下车的?

  在跟踪采访撞人遗弃大菜市这一事件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蹊跷之处,姐妹俩一个11岁、一个12岁,一个是四年级学生,一个是初一学生,妹妹遭遇车祸后,姐妹俩为何不报警,不通知家长?中途被要求下车时,姐妹俩为什么选择接受?回到家时,姐姐为什么只是向爸爸描述说“妹妹腿疼”?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老师、家长、警方、青少年教育专业也分别就青少年经常遇到的危险进行了讲解。

  案件回顾:姐妹俩是如何被抛下的?

  仔细回顾整个事件,记者发现,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也给了肇事女司机可乘之机。

  第一,在车祸发生后,女司机没有报警,而姐妹俩一个11岁、一个12岁,一个是四年级的学生,一个是初一的学生,妹妹遭遇车祸后,姐妹俩为何不报警、不通知家长呢?对此,姐姐说,她们俩都没有手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她们也没有想到跟女司机借手机打一个电话。

  第二,姐妹俩中途被3次要求下车,第一个地点在香炉礁,第二个在菜市街南行方向,第三个在菜市街北行方向,姐妹俩为什么最后真的就下车了?姐姐说,当时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她们是要去大菜市买东西的,女司机就说送她们去,结果到了以后就被扔下来了,还给了姐妹俩50元钱。

  第三,回到家时,姐姐喊爸爸下楼把妹妹带回家,她只是向爸爸描述说“妹妹腿疼”,而妹妹被撞后脸上还出血了。家属说,姐姐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她对妹妹的伤势也没法判断,就以为是腿疼了,再加上肇事女司机对她们说“做做冷敷就好了”,姐姐就更加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四,被撞后,姐妹俩都没有记住车牌号码,对此,姐姐说她当时只顾着照顾妹妹,给妹妹捡鞋子,擦脸上的血迹,也没有精力来记车牌号码。

  家长说法:孩子2年前从农村来连,应变不行

  针对姐妹俩在此次事故中的表现,家长分析说,孩子们当时都吓傻了,最主要的是没想到女司机会作出如此有悖常理的举动。此外,孩子是两年前来到大连的,对城市环境、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都还没有适应过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而家长在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关于自我保护的家庭教育也没有跟上。家长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俩孩子当时走的是斑马线,这一点家长们是经常教育孩子的。

  情景再现:城市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更高一些

  这一案件中也暴露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有待于加强。

  22日、23日两天,在郭东社区、南松社区的协助下,记者分别选取10名城市家庭的小学生、10名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小学生,针对姐妹俩遇到的事故,记者进行了情景再现,看看学生是如何反应和应对的。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同行的小伙伴发生车祸,你该怎么办?20名学生都说要报警或者求助,有的说拨打110,有的说拨打120。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是:假如当时你没有手机,你怎么报警?这个问题把一部分学生难住了,其中7名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说,找旁边的人借手机,5名孩子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做出了上述回答。

  第三个问题是:假如司机在送伤者去医院的路上要让你们下车,你怎么办?城市家庭的孩子都说不下车,或者“找爸爸妈妈”,而8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说不下车,另外2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四个问题是:假如你的小伙伴受伤、身上出血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3位城市孩子说“哇哇大哭”以吸引人们的关注,6位说央求过路人帮忙抢救或拨打120;4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说求助于路人,4位说拨打120。

  第五个问题:假如有小伙伴被撞,你会不会记下车牌号,4位城市孩子说会记下,2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也说会记下,而其他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办。

  综合上述调查,记者分析得知,在遭遇突发状况时,城市家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反应能力会更好一些,这与长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负责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社区专干也告诉记者,这只是情景模拟,一旦发生事故时,在特定的环境里,孩子们都会出现慌张等表现。

  专家说法:仅仅教孩子如何防范是不够的

  针对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大连市婚姻家庭指导站、心灵花园大连工作站的洪清老师。洪老师分析说,首先我们不能怪姐妹俩,因为在突发事故面前,她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危险和潜在的风险。其次,部分孩子特别是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家长的失职;第三,学校也应该经常组织安全演习、逃生演习,这是不可不少的,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重视程度不一样,在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技能方面,学校不妨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方式。

  民警提醒:家长应首选学会自我保护

  针对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问题,高新园区公安分局凌水派出所民警叶红军、赵志国介绍说,防范和应对都是自我保护,但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走斑马线是为了避免危险,一旦在斑马线上发生事故,该如何做呢?这就是家长、学校、社区、民警共同来面对的问题,“演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和学校一起组织孩子到马路、派出所、社区等地方进行现场讲课和训练,此外我们尽量要求家长一起参加,只有家长掌握了自我保护机能,才能更好地教孩子。”

(责任编辑:UN02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